椰海大道C段2市政工程双轴水泥搅拌桩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批海南辰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三月二十九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椰海大道C段市政工程建设地点:海口市美兰区东营镇建设单位:海口市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补勘)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海南辰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海南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项目特点2.1本工程双轴水泥土搅拌桩主要用来对近期实施红线和远期实施红线之间的10M范围设反压护道作用,桩径为700mm间距500mm、搭接200mm,桩长要求15M。
2.2设计要求:双轴水泥搅拌桩采用P.O42.5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单桩断面Ф700@500MM,水泥渗量为15%。
外渗剂由施工单位根据本场地地质情况和经验确定。
土的天然重度平均按18KN/m3计,水灰比0.55,桩身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0.8Mpa。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桩设备和成桩工艺,确保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艺性要求试桩,并根据工艺性试桩结果确定相关施工参数,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
搅拌桩应联系搭接施工,相邻桩施工间歇不得超过12小时,如果因特殊原因造成搭接时间超过12小时,应对最后一根桩先进行空钻留出头以待下一批桩搭接;如果间歇超过12小时与下一根无法搭接时,须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补桩应与无法正常搭接的桩数和深度相同。
搅拌桩必须坚持两喷三搅的操作顺序,且喷浆搅拌时钻头提升速度及下沉速度均不宜大于0.5m/min,钻头每转一圈提升(或下沉)量以1.0cm~1.5cm为宜,最后一次提升搅拌宜采用慢速提升。
当喷浆口达桩顶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浆液泵送流量应与搅拌机的喷浆搅拌下沉速度或提升速度相匹配,确保搅拌桩中水泥掺量的均匀性。
施工时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压浆前将深层搅拌桩提升或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确保搅拌桩的连续性。
浆液试块强度试验应取刚搅拌完成而为凝固的水泥土搅拌桩浆液制作试块,每台班应抽检1根桩,每根桩不应少于2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应制作3件试块。
取样点应设置在最软弱土层处的搅拌桩内。
试桩应及时密封水下养护28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钻取搅拌桩施工后28天龄期的水泥土芯样,钻取芯样应立即密封并及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双轴搅拌桩加固体抽检数量不应少于该类型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
每组桩的取芯数量不宜少于3组,每组不宜少于3件试块。
双轴搅拌桩加固体的芯样应在基底以下范围内连续钻取的桩芯上选取,取样点应取沿桩长不同深度和不同土层处的3点,且在基坑底附近应设取样点。
钻孔取芯完成后的空隙应注浆填充。
3、工程地质概况: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椰海大道C段场地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营镇内,路段从里程沿K4+225横向,沿道路走向在K4+170~K4+250,拟建道路类别为二级公路。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海相阶地。
3.2 区域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雷琼断陷凹地东南翼,云龙凸起西北端,在新构造区上属于升降交替带,为一继承性断陷盆地。
新生代以来,新构造运动具有明显的继续性,表现为大面积的升降和强烈的火山活动,并伴有多处多次火山喷发。
本场地主要由近东西向的马枭—铺前断裂和长流—永兴断裂所控制。
3.3地层岩性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埋藏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 m)。
将场地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详细划分为5个岩性单元层,现将场地内埋藏地层的野外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3.3.1、人工填土(Q ml)①-1(“①”为地层编号,下同):灰白色,灰黄色,上上层为沥青路面,厚约0.14m,上层为混凝土块路面,厚约0.36m,中层为级配砂红土厚约0.40m,下层为碎石,厚约0.20m。
下下层为片石,厚约0.50m。
以上拟建好的道路普遍路基结构。
3.3.2、人工填土(Q ml)①-2(“①”为地层编号,下同):灰黄色,以粉质粘土混少量的细砂为主,结构松散。
3.3.3、第四系(Q l)淤泥②:灰黑色,略具嗅味,流塑状态,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光泽反应有光泽。
仅1号钻孔揭露。
3.3.4、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 m)中砂③:浅黄色,石英质,饱和,稍密状态,以中砂为主,粗砂、细砂次之,石英质,次圆状,级配一般,夹有薄层粉质粘土和粘土。
3.3.5、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 m)粉细砂④:浅灰,浅黄色,石英质,饱和,稍密状态,以中砂为主,粗砂、细砂次之,石英质,次圆状,级配一般,夹有薄层粉质粘土和粘土。
3.3.6、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 m)粉质粘土⑤:灰色,可塑~硬塑状态。
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有光泽。
场地内均遇见该层。
4、工程地质评价4.1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在勘察范围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断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除了局部分布饱和液化土层淤泥②外,拟建道路场地未发现有埋藏的河、塘、坑、沟浜、防空洞等其它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鉴于场地内淤泥②为软弱地层,采取换填处理夯实、分层碾压等处理措施填筑至设计路面标高,以处理后达到设计密实度、强度和变形要求的人工地基作为可作为路基的持力层使用。
故进行本工程的建设是宜适的。
4.2路基综合分析与评价根据拟建场地地层分布特征,结合拟建项目结构及荷载特点考虑,据沿途地形标高及周围地形标高情况,拟建道路大部分地段可以采用天然,对挖方区以中砂③层及其以下的地层作为地基的持力层,填方段宜对人工填土①采取换填或分层碾压等处理措施至设计路面标高,以处理后经检测达到设计强度和变形要求的人工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
根据《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及室内试验结果,拟建道路路基表层土液性指数指标为0.17~0.60,为干燥~中湿类型土路基。
二、监理依据:➢《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其它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施工合同及监理合同;➢设计文件及设计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及补勘报告;➢经审核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核同意的本工程的监理规划;➢主要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技术规程》(JGJ/T199-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其它强制性标准三.监理工作流程:四.监理控制目标:➢严格履行监理合同;➢抓好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同要求;➢控制工程进度,使工程进度达到合同要求;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及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轴线桩位布置尺寸、桩数以及桩顶、桩底标高的控制;➢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外加剂的品种;➢水泥浆的水灰比、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数量、水泥浆搁置时长、外加剂掺量;➢搅拌提升时间、提升速度、搅拌下沉时间、下沉速度、搅拌深度控制;➢成桩直径、搭接长度控制;➢桩位中心位移控制、桩体垂直度控制、桩体强度控制;➢施工对周边土体挤压影响控制;➢软取芯浆液强度试块制作监督;➢非原位试验、土体测斜管测点数量及深度的控制;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包括浆液配制和深层搅拌桩施工两部分。
1.浆液配制:水泥浆液配制是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必须可靠,进场水泥质保资料必须齐全有效,并严格按照有关检验要求对进场水泥见证取样复试,袋装水泥按200T/次、散装水泥按500T/次的频率抽检,不足的按一批抽检。
水泥浆液的配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水灰比;水泥在加入前须先行过筛,加入的水应有定量容器量测且水质要满足建筑施工用水标准要求,使用浆液搅拌机制浆,每次搅拌不宜少于3min。
制备好的水泥浆不得停置时间过长,浆液发生初凝时应作废浆处理严禁使用。
浆液在灰浆搅拌机中要不断搅拌,直至送浆,浆液不得发生离析,泵送必须连续。
水泥掺量15%,对水泥及外加剂的掺量要求施工单位安排专人记录,监理组随时抽查相关记录数据,确保单桩水泥掺量达到设计要求,保证成桩质量。
2.搅拌桩施工:2.1 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清除地下障碍物→桩位复核→搅拌桩机就位、校核桩机水平、垂直度→浆液配置→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至孔口→复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至孔口→三搅下沉→搅拌提升至孔口→关闭搅拌机→移至下一个桩桩2.2桩的定位2.2.1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设计图纸及复核无误的轴线在施工实地测放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轮廓线,同时在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对双轴水泥土搅拌桩位进行编号。
2.2.2为了防止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水泥土隆起,影响施工,应根据实地的水泥土搅拌桩轮廓线开挖施工沟槽,沟槽的深度按加固范围及桩长确定。
开挖沟槽的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有专人负责进行现场指导,应把障碍物清除干净,以减少施工中处理障碍物的时间;2.2.3根据本工程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在沟槽边设定桩的定位控制线;在桩的定位控制线上,每间隔5m设定位标志,确保桩间搭接符合设计要求的200mm。
2.2.4;根据双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桩位编号,在现场根据桩的定位控制线及定位标志确定桩位,将桩机就位,搅拌头准确对准桩位,其桩位偏差<40mm,用定位器固定好桩机。
施工前须排除沟槽内的积水,以免积水渗入影响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
2.2.5桩机就位要求机身稳定、底盘水平、机架垂直。
用悬挂在机架上的吊锤指示垂直情况,如有歪斜及时调整,并用经纬仪随机抽测搅拌轴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长。
2.2.6机架上必须设置深度标志,确保水泥土搅拌桩的有效桩长。
施工中应根据施工场地的标高,随时调整深度标志,其深度标志的设置以喷浆口为起算点。
2.3成桩工艺2.3.1成桩试验成桩试验数量不得少于3根。
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规定水泥掺入量和水灰比,计算出整桩应输入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内的水泥浆的体积,根据灰浆泵每分钟输出流量估算搅拌桩机每分钟喷浆时的提升及下沉速度进行试成桩;确定灰浆泵每分钟输浆量、搅拌头提升速度及下沉速度、水泥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桩机喷浆口的时间、水泥浆水灰比等各项施工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