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元勋.(xūn)草率.(shuài)愧怍.(zhà) 锲.而不舍(qiè)B.嗥.叫(háo) 楷.书(kǎi)调羹.(gēng) 妇孺.皆知(rǔ)C.校.对(jiào) 亘.古(gèng)哺.育(bǔ) 深恶.痛绝(wù)D.咀嚼.(jué) 污秽.(huì)默契.(qì) 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梳头选骋汹涌澎湃锲而不舍B.高梁迭起慷慨淋漓锋芒必露C.深宵铰肉浩浩荡荡目不窥园D.荒僻烦躁酣然入梦苛捐杂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青春剧既应该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④⑤②C.②④⑤③①D.①④⑤③②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其作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3分)到了高亮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

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

——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原以为“俏的事”,后来却是什么结果?请简要概括。

7.诗文名句默写。

(9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蒙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3)王维的《竹里馆》中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诗人新颖的想象力的诗句是:,。

(4)《木兰诗》中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4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3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孰.若孤()(3)非复..吴下阿蒙()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孙权以读书的目的晓之以理,又以自身经验动之以情,真可谓善劝。

B、鲁肃“非复吴下阿蒙”的惊讶充分显示了吕蒙学有所成。

C、全文写了吕蒙学习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结果。

D、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数千。

一婢悯之,每夜分,窃缸中鳝,从后窗抛入河,如是积年。

一日面店被焚婢踉跄逃出为火所伤困卧河滨。

夜深睡去,比醒而痛减,火疮尽愈。

视之,有河中污泥,堆于疮处,而地有鳝行迹,始知向者所放生来救之也。

按医书:河底泥,能涂汤火伤。

高感其异,遂为罢业。

及拆锅,下有洞穴,生鳝数石盘其中,尽举而纵之河。

(选自《虞初新志·卷十九》)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比醒而痛减(等到)B. 始知向者所放生来救之也(从前)C. 及拆锅(等到……时)D. 尽举而纵之河(与“横”相反)2. 用三个“/”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3分)一日面店被焚婢踉跄逃出为火所伤困卧河滨。

3.什么事情让高怀中“感其异”?(3分)(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选出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选文一、二两段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B.“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精神。

C.课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例如:语言描写“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神态描写“昂首挺胸,长须飘飘,”D.选文的主要内容是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2、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他这一方面的特点,作者写了他哪几件事?(5分)3、请赏析下面句子:(4分)“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四)文学作品阅读(17分)兵猴沈石溪⑴萨蛮猴群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猴王必须对付那只吃猴成性的恶雕——每两天就要发生一起猴入雕口的惨剧。

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几个月,整个猴群就会被杀尽吃绝。

⑵金氅身为猴王,他必须设法扭转种群灭绝的局面。

他已经摸清了雕巢的具体方位,决定趁绿头乌雕不在家的时候深入雕巢,消灭这两只正日长夜大的雏雕。

⑶当绿头乌雕矫健的身影消失在被霞光染红的白云里,猴王立即率领猴群从山的背面攀爬到状如猛犸象脑袋的山顶上。

从山顶到雕巢,有十多米长的峭壁。

所有的成年雄猴倒悬身体,我抱着你的腰,你抱着我的腰,形成了一条奇特的“猴梯”,从山顶一直垂挂到离鹰巢还有约两米的地方。

大白牙是兵猴,踏着长长的猴梯,轻盈一跳,扑进雕巢。

⑷事情并不是大白牙想象的那般简单。

两只雏雕虽然羽翼未丰,却不乏猛禽的凶悍,当他捏住红嘴壳的脖颈,红嘴壳扇动双翼抽打他的脸,还抬起一只雕爪来抓他的胸,而另一只幼雕黄嘴则不断地用尖锐的雏音向远方的母雕呼救。

毕竟是还不会飞的幼雕,他到底还是占上风的,两只猴爪使劲一拧,咔嚓一声轻微脆响,红嘴壳成了一只断脖子雕。

他用力一推,将半死不活的黄嘴壳从船形雕巢里摔落下去。

⑸天空传来绿头乌雕悲愤的啸叫,他瞥了一眼,绿头乌雕还像只大甲虫在远处的白云间疾飞。

他有把握能抢在绿头乌雕飞临头顶前顺着长长的猴梯逃到猛犸崖山顶去的。

他准备跳起来去攀爬猴梯时,却惊骇地发现,绝壁上空空如也!他被出卖了!被萨蛮猴群出卖了!⑹呀啊——天空响起锥心泣血般凄厉的雕啸,巨大的雕翼像张恐怖的网,正迅速朝大白牙罩下来。

他闭起眼睛,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⑺呦欧,突然,头顶传来一声金丝猴特有的报警式啸叫。

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大白牙睁开眼睛抬头望去,惊讶地发现,有一只金丝猴,趴在猛犸崖山顶上,小半个身体伸在悬崖外面,正急切地朝他吼叫!他看得很清楚,趴在山顶上的那只金丝猴正是猴群的王后蓝蝴蝶!⑻刹那间,大白牙的自尊心被激活了。

虽然与绿头乌雕搏杀,对金丝猴来说,无疑是以卵击石,但石有石的坚硬,卵有卵的自尊,他也要努力表现出粉身碎骨的勇气来。

⑼绿头乌雕已飞临雕巢上空,挟带着一股令大白牙窒息的腥风,两只遒劲的爪子朝大白牙抓来。

他无处躲闪,他也不想躲闪,迎着这致命的攫抓,他猛地往上蹿跳,雕爪抓住了他的腿,在这同一瞬间,他两条胳膊圈住了雕颈。

绿头乌雕愤怒地呀呀叫着,用嘴喙来啄咬大白牙的脸。

大白牙搂住雕脖拼命噬咬雕的肩胛。

弯如铁钩的嘴喙在他后脑勺啄出好几个血洞。

他痛得天旋地转,仍顽强地啃咬雕的肩胛。

雕的肩胛骨十分坚硬,他咬了好几口,满嘴都是雕羽和咸津津的雕血,但雕翅仍稳健地扇动着。

⑽绿头乌雕用另一只雕爪来撕扯他的腿,他感觉到,自己的两条腿就像拆零件一样,脚掌、小腿、大腿,迅速被撕烂了。

天空像在下红雨,点点滴滴洒下鲜艳的血。

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的血快流干了。

他已筋疲力尽,疼痛感早已麻木,产生极度的疲倦感,想闭起眼睛睡觉。

他想,绿头乌雕太强大了,他太渺小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同归于尽的目的了。

他气馁了,绝望了,想放弃了。

⑾就在这时,他无意中看见蓝蝴蝶趴在猛犸崖山顶上,正抬头望着他,他被绿头乌雕攫抓在空中,从空中俯瞰下去,他看得清清楚楚,空空荡荡的猛犸崖山顶,只有蓝蝴蝶一只猴子,他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幸福感,他并没被萨蛮猴群彻底抛弃,有最美丽的王后蓝蝴蝶陪伴着他,他永远也不会孤独。

他迸发出一派豪情,将残剩的生命都凝聚在牙齿上,狠命噬咬绿头乌雕肩胛骨,他的牙齿一颗一颗崩断,他仍发疯般地噬咬着。

咔咔,传来雕骨碎裂的声响,他发现,绿头乌雕失去平衡,一只翅膀拼命摇扇,另一只翅膀却软绵绵耷落下来,在空中陀螺似地旋转,并直线坠落下去……⑿蓝蝴蝶将大白牙的尸体带回森林,在一棵参天大树上找了一个树洞,将大白牙给塞了进去,长长的尾巴挂在树洞外,像是一块墓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