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支护方法
一、围岩分类稳固程度岩性主要特征
(1)1类a:极差断层破碎,稳定性极差。
(2)1类b:局部冒顿,破坏形式多为冒顿、破碎及松散。
(3)2类:岩性泥化程度较轻,岩石裂隙发育层理发育完整,夹层强度较低,破坏形式多为局部片帮或冒落。
(4)3类:岩体较完整,节理及裂隙发育不完整。
(5)4类:岩石较完整,自身强度较高,构造影响较小。
二、针对四类围岩的支护方式
(1)1类a围岩支护。
由于该层次支护的岩体多破碎,且整体稳固性较差,破坏形式多为冒顿,可采用锚索及锚喷网的支护方法。
并在掘进时可采用锚喷的支护方式,支护段的距离面长度小于 2 m。
所采用的混凝土型号为C20,喷浆厚度为100 mm,锚杆间距为900 mm×1 000 mm,长度为2 000 mm,网格型号为100 mm×100 mm。
(2)1类b围岩支护。
该阶段围岩的整体稳固性较差,且裂隙发育,以碎块状的结构为主,节理面泥化,多为冒落、片帮等破坏形式。
因此,可采用锚喷网联合支护的方法,且在局部加上钢筋梯子梁及锚索。
支护参数设置为:锚杆间排距为900 mm×1 000 mm;顶锚杆为φ20 mm,长度为2 000 mm;帮锚杆φ18 mm,长度为2 000 mm。
金属网的规格为1.1 m×1.2 m,网格100 mm×100 mm,
钢筋直径也为4 mm ~6mm。
对于巷道淋水较大的位置,应将1个导水孔安好与直径相匹配的胶管,并进行注浆加固,封住淋水; (3)2类围岩支护。
该围岩稳定性较差,且多出现片帮、冒落。
鉴于此种情况,可采用锚喷支护,并对其进行局部加网,提高围岩的自撑能力,最终确保巷道的安全性。
所采用的混凝土型号为C20,锚杆间的距离为900 mm×1 000 mm,下盘运输巷道顶部锚杆直接可取20 mm,其他巷道顶部的锚杆可取18 mm,喷浆厚度为950 mm。
对于特殊位置可采用锚喷网联合支护方法,其金属网的规格为1.1 m×1.2 m,网格100 mm×100 mm,钢筋直径为4 mm ~6mm;
(4)3类围岩支护。
该阶段的围岩稳定性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其岩石种类大多与角闪斜长片麻岩有着密切关系,且是矿山的主要岩石,分布范围较广,且拥有较好的稳定性。
然而,伴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也存在一定的风化问题,特别是遇到淋水现象时,极易泥化,最终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因此,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方法。
所使用的混凝土型号为C20,厚度根据围岩实际情况而定,其范围在85mm~95 mm左右,封闭围岩及淋水,并杜绝岩体风化现象的发生。
为提高施工速度及质量,可在矿山巷道断面初次喷射45 mm,在1个月内对其进行复喷,并重新计算其厚度。
若围岩在某个别位置有风化现象,可采用单根或多根螺纹钢锚杆布置,锚杆间距950 mm,锚杆直径约为50 mm;
(5)4类围岩支护。
由于该阶段围岩的稳定性较好,且岩性是完整
的伟晶花岗岩及磁铁矿,加上巷道成形较规整,即使不封闭,也不会发生变形现象。
因此,该阶段围岩支护方法采用裸巷支护。
若局部有出水点则可选择注浆方法进行针对性处理;
三、巷道的三种基本支护方法
1、锚杆及锚喷支护(一、二、三、四类破碎)
锚杆支护一般用于围岩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条件下,围岩能通过锚杆锚固住。
例如围岩稳定,但节理裂隙发育的条件下。
而锚喷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上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或虽为坚硬岩层,但风化严重、节理发育、易受自然营力影响、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崩塌、落石的岩质边坡;或岩质边坡因爆破施工,造成大量超爆、破坏范围深入边坡内部,路堑边坡岩石破碎松散、极易发生落石、崩塌的边坡防护。
锚喷网支护可以替代锚网钢梁支护方式。
树脂锚杆价格在120元/根左右。
锚网5元/平方米。
2、混凝土砌碹支护(一类破碎或者表土层)
砌碹支护一般适用于围岩松、散、软、弱的条件下的巷道。
或者是围岩比较破碎,矿山压力大,锚喷支护混凝土喷不上,粘不牢,锚杆作用力不明显以及巷道大面积淋水的条件下。
服务年限较长的巷道必须是砌碹。
厚度约400mm。
价格和厚度以及材料有关。
3、棚子支护或金属钢梁支护(一类破碎)
分木头棚子和金属钢梁。
木头棚子刚柔性较好,可以很直观的观
察地压情况,施工方便,在服务年限较短的巷道支护中使用。
但对木材消耗比较大。
如果矿压比较大就用工字钢加锚网支护。
木头棚子支护简单价格便宜,而金属钢梁则较昂贵,但可以重复使用。
工字钢约25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