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物流园现状及经营发展报告

市物流园现状及经营发展报告

市物流园现状及经营发展报告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惠州市金泽物流园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调查单位: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06级(2)班指导教师:张敏教授1中国物流发展概况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甚至有人将物流业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生产部门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对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物流系统能否顺利的运转,能否在各个行业中充分扮演好润滑剂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良性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物流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仍然有很多的企业不能真正理解物流的重要作用,在企业中采取物流措施的企业数量不多,而很多采取了物流的企业或者本身就是物流企业的企业,大部分物流技术落后,不了解现代的物流技术,生产力低下。

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来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高要求,而目前中国物流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需要。

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

受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18.3%提高到18.4%,上升0.1个百分点。

1.1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

受油价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由2006年的18.3%提高到18.4%,上升0.1个百分点。

从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结构来看,有以下特点:○1运输费用呈加快增长态势。

2007年,运输费用为24708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2006年提高4.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4.4%。

○2保管费用增长较快。

2007年,保管费用为14943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2006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32.9%。

○3管理费用稳步增长。

2007年管理费用为5755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2006年提高3.2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2.7%。

1.2物流业增加值增长较快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6981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2006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7.6 %,比2006年上升0.5个百分点,占GDP 的6.9%,比2006年上升0.2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业发展对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

1.3社会物流总额继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283亿元,同比增长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物流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这样的增长速度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和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

因此,中国目前的物流情况是巨大需求、较快的增长和较大的资源消耗的综合体。

即使目前的中国物流趋势并不乐观,但是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物流必然也必须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目前可以观测到的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是物流信息网络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网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成为各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手段,物流企业更是需要这样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以产生规模效应。

其次是强强联手。

在经济学上,“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最这世界经济资源集中度的进一步加大,各个物流企业之间必须通过互相合作来增加彼此的实力。

最后一个是供应链的发展。

物流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物流公司的单独发展,而是以物流为中心和润滑剂的整条供应链条的发展,同样将来的竞争毕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从这几年的中国物流发展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现代物流是一门新兴科学和新兴服务产业,其重要特征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现代的中国物流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

中国的物流界已经开始大胆开用各类新技术,积极开发适合中国本土生长的各类作业模式,使得中国的物流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

可以预见,中国的物流必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而中国的经济也必将在这“第三利润源”的带动下更快更好的发展。

2.惠州市经济与物流发展情况2.1惠州市经济发展情况2007年,处于经济社会“黄金发展期”的惠州全面发力,随着壳牌石化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产,石化工业崛起,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发展,呈现稳步健康快速增长格局,发展蓝图前景远大。

主要表现为:GDP保持快速增长、财税收入继续在高位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商贸零售业增幅继续上升、房地产业继续强势发展、外贸出口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GDP突破千亿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市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85亿元,增长14.1%(最终以年报数为准)。

人均GDP为28945元,增长 14.9%。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1:58.9:34.0。

惠州跻身全国一类重点城市行列,成为广东“千亿元城市俱乐部”的新成员,经济发展跨越一个标志性的台阶。

财税收入保持高位前行2007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06亿元,增长39.6%,全呈现持续高位增长的态势。

同期,全市税收总收入(国、地税合计)231.77亿元,增长32.5%。

其中,国税176.94亿元,增长32.1%;地税54.83亿元,增长33.9%。

地税增长快于国税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有了新突破 200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实现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增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拉动全市GDP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1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实现增加值502.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其中,电子、石化两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86.9亿元,增长57.7%,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95.89亿元,增长49%,成为今年以来投资增长的重要亮点;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11.78亿元,增长65.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37.33亿元,增长98.9%。

显示,工业与第三产业投资齐头并进,共同为惠州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协调发展。

商贸零售业增幅再攀新高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94亿元,增长19.1%,增幅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呈现在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创下近几年消费增幅的新高。

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完成306.13亿元,增长19.1%;住宿和餐饮业完成47.81亿元,增长18.9%。

对外开放成就辉煌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利用外资均呈成倍增长,港口、物流业也成为香港、日本等境外(国外)资本投资的重点。

2007年,全市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3美元。

外贸出口自2005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后,2007年上升至146.1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为129.9亿美元,占比达88.9%。

全年外贸出口146.1亿美元,增长19.0%;进口95.1亿美元,增长6.2%;进出口贸易总额241.2亿美元,增长13.6%。

实现贸易顺差51亿美元。

2.2 惠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惠州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

全市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面积的1/4,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55平方公里。

拥有海域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的海洋大市之一。

200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0436公里,公路密度为94公里/百平方公里,境内高速公路278公里。

惠州九十年代初开始建设高速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有四条高速公路过境惠州,2007年高速公路长度278公里;随着中海壳牌石化项目的落户投产,2000年开始陆续建成16座万吨级及以上的油气码头和通用泊位,港口年吞吐量达到2324万吨的规模。

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惠州交汇,惠澳铁路与京九、广梅汕铁路接轨,形成铁路连接港口的大陆桥格局。

可见,惠州拥有良好的物流发展条件,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2007年惠州市货物运输总量达5936万吨,公路货运量达3568万吨,铁路货物发送量241万吨。

物流装备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民用汽车拥有量56419辆,机动运输船舶净载重量48079吨位。

在大亚湾石化产业的强力推动下,港口建设取得新突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324万吨。

其中沿海港口量突破2000万吨关口、达2192万吨,增长19.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1.5万吨。

同时,香港和记黄埔加盟的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项目基本完成立项工作,惠州港专用煤码头、能源码头、石化码头等港口物流项目正在推进;惠州机场复航工作进展顺利。

在现代商贸物流平台建设方面,惠城区在继续推进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金泽国际物流园二期建设的同时,引进投资40亿元的合生创造小金口物流园投资15亿元的再生物资仓储物流基地等一批物流项目。

市区物流业的发展脉络日渐清晰,正在形成北面以工业园区为依托,连接铁路、高速公路;南面以石化产业为依托,连接港口的大物流格局。

2.2.3惠州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市比较重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的建设而忽视了物流结点的建设,物流基础实施建设不平衡(2)政府的物流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全市的物流缺乏综合的管理(3)传统的物流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物流进行统筹规划和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4)第三方物流比较薄弱,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竞争力相对较低(5)物流市场发展滞后,物流需求不旺(6)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很低(7)现代物流人才缺乏3. 金泽物流园区现状与前景。

3.1 金泽物流园区的定位。

“工业沃尔玛”创新物流模式。

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建立直销机制,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国外许多工业企业也在运用这种机制销售工业产品,近几年他们又用这种方式大举进军中国,与我们争夺终端客户资源。

为此,金泽国际物流园在吸收国外先进营销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整合、创新了“工业品超市+直销+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就是金泽“工业沃尔玛”模式。

从模式的特征来看,其集聚和辐射作用,充分展现了为企业配套服务,降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物资消耗,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

3.1.1金泽国际创新模式打造工业超市。

工业超市其实是金泽国际物流园内的一个主营项目,其一期工程目前已基本竣工,定位为五金机电采购中心。

这个项目根据五金机电行业的特点和专业市场的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拥有八大功能的现代化交易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