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分裂类型题强化练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分裂类型题强化练习

细胞分裂类型题强化练习1.(2018全国Ⅲ卷,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2.(2018全国Ⅰ卷,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3.(2018浙江卷,21)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C.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4.(陕西省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5.(太原市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一)试题试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如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①中心体的活动很活跃,图乙ab段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B.图甲中的②处于图乙中的ef段,属于分裂后期C.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是图甲中的②所示时期6.(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新高三零诊模拟生物试题)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

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

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

由此推断()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D.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7.(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图是某生物体(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染色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若①中有基因A,则④中一定有等位基因aC.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可能为Y染色体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基因数量加倍8.(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结构③的数目在图乙的ab区间加倍B.图甲中的结构④⑤在图乙中的de区间开始消失C.图乙中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为1∶1的时期在cd和hi区间D.细菌不具有图甲所示结构,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9.(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3 d、5 d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 ,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10.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11.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

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细胞周期G1S G2M 合计时长(h)10 7 3.5 1.5 22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要15小时后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要22小时后12.研究人员为测定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进行如下实验:用含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原料培养某动物细胞,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获得细胞群体甲;随后将3H­TdR洗脱,转换至不含3H­TdR培养液并继续培养得到细胞群体乙,则细胞群体乙()A.所有细胞均被3H­TdR标记B.最先进入M期的标记细胞是S期最晚期细胞C.培养液中缺乏氨基酸供应,细胞停留在S期D.培养液中加入秋水仙素,M期细胞比例减少13.(10分)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

某研究者对三倍体西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请分析回答:(1)下图是该研究者对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0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02浓度(Ci)的日变化研究结果。

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填“高于”“等于”或“小于”)11:00时。

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其原因是。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

(2)该研究者研究发现,西瓜果肉细胞内蔗糖的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果肉细胞吸收蔗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3)以三倍体西瓜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短期高温(42℃)和常温(25℃)对照处理,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得到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变化如下图。

依图2和图3分析,经过42℃处理后净光合速率降低,原因最可能是。

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常用提取,在高温(42℃)处理过程中,每6小时取样,提取西瓜幼苗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色素带会出现的变化是14.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图3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___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图1中AD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同时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

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图2、图3分别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段(填字母)。

(3)图2细胞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等于_________。

与图2相比,此时期乙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3结构H为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处在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通常认为不发生转录过程。

研究人员用两种活体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荧光激发下的细胞,有了新的发现(结果如下图)。

注:C列是B列图中黑框内的放大图(1)DNA与RNA在分子组成上的不同之处是DNA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

实验中,用蓝色荧光染料对DNA进行染色后,用带有绿色荧光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培养细胞,使新合成的___________专一性地带有绿色荧光标记。

(2)观察发现,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处于A列,说明A列表示的是处于________时期的细胞。

RNA分布于细胞中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在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将不同荧光激发下拍摄的荧光定位细胞图像做叠加处理(图中蓝、绿色荧光叠加),使图像完全重叠,这样处理的目的是确保两图像是同时期的________细胞的观测结果。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分裂期细胞________(能/不能)进行转录,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上述结论,在培养体系中加入RNA聚合酶抑制剂,D列中的相应实验结果未绘出。

若上述结论成立,则在D列中看不到染色体的是________。

1—10BCADC ACDBD 11-12BB13.(1)小于(1分)光合速率减小,导致CO2在胞间积累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不全不得分,1分)(2)主动运输(1分)(3)叶绿素含量低,使光反应减弱;CO2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弱无水乙醇(或有机溶剂,1分)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的色素带变窄(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素带变窄)(1分)。

14、【答案】(1)物质准备(2)适度生长着丝点分裂DE FG(3)1∶0∶1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15、【答案】(1)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2)分裂间期细胞核和细胞质(3)同一(4)能C-2或B-2(或B-3、C-3)表示的分裂期细胞内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细胞中有RNA 的合成(转录)(5)D-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