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道礼仪pdf

茶道礼仪pdf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茶道礼仪pdf篇一:茶艺礼仪茶事礼仪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而茶事活动则是中国五千年茶文化的完美体现,在这深远的茶文化中,积淀下来的是中国人内心的宁静与优雅,是对美好生活的衬托与点缀。

所以在茶事活动中要处处运用得体的礼仪来诠释优雅。

茶艺师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

个人在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礼节,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代表个人涵养,有时可能代表的是集团与国家的形象,所以茶艺人员要重视自身的修养,不但要有端庄的仪容仪表,还要有优雅的举止言谈。

首先要有端庄、优雅的仪态。

仪态能够反应一个人的内在气质,拥有端庄、优雅的仪态能为自己的印象加分,同时也容易给人留下舒服、亲切的感觉。

在茶艺服务中茶艺人员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都有严格规范的要求。

另外,茶艺服务人员仪容仪表修饰要尽量满足端庄、简介、大方的特点。

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要谈吐文雅、语调轻柔、语气亲切、态度诚恳、讲究语言艺术。

在茶事过程中,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职业素养,通过茶艺表演等形式向不同的人群展示、宣传茶文化。

茶艺冲泡流程标准,动作优雅流畅,给人以美的展示。

将茶的色、香、味、形通过与水的交融完全展示出来,并带领周围的人享受喝茶品茗的乐趣,爱上有茶相伴的生活。

一、云南大理三道茶三道茶,白族也称它为“绍道兆”。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于茶文化范畴之内。

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

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味宜人。

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以小口品饮,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

寓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

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

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面对苦境,我们惟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

此道茶甜而不腻,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客人可以痛快地喝个够。

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

经过困苦的煎熬,经过岁月的浸泡,奋斗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最后硕果累累。

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付出的回报。

当我们在鸟语花香里,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

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

因桂皮性辣,辣在白族中与“亲”谐音,而姜在白语中读“gao(第三声)”,有富贵之意,所以此道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如恭喜发财,大富大贵)。

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等等的诱惑。

要做到“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气度。

如果一味沉湎于成功或失败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过执着,就会作茧自缚,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丧失了许多人生乐趣。

所以,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妨看得轻些淡些,不要让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弃的重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二、擂茶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

这一习俗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

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

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

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

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

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

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至今仍流传于闽、粤、赣客家居住区。

客家人热情,多以擂茶待客。

待客擂茶分荤素两种。

招待吃素的客人饮用,加花生、豇豆或黄豆、糯米、海带、地瓜粉条、粳米粉干、凉菜等;招待吃荤的人擂茶饮用,则加炒好的肉丝或小肠、甜笋、香菇丝、煎豆腐、粉丝、香葱等配料。

客家人在南迁途程中,千里迢迢,跋山涉水,餐风饮露,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客居地又需要白手起家,逐渐养成一种坚韧耐劳、向外发展、敢于冒险的品格。

正是这种品格,给了客家人不知疲倦地寻找新天地的原动力。

擂茶的品格与客家精神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么?擂茶,取之于山野,烹之于征途,映日月星辰,染风霜雨雪;品之,呈优雅闲适之情,增粗犷豪迈之概。

它是客家的瑰宝,是跋涉者的“源泉”??每一种饮食文化,无不是生活哲学的一种诗化,一种启迪。

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纯,香气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三、英国下午茶礼仪从十九世纪开始,下午茶便是英国人生命中的一部分,钟敲四下(最正统的下午茶时间),世间所有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顿下来,即使有天大的事,也得先恭候英国人喝完下午茶再继续。

再说的夸张一点,就算你快病死了,也得先喝完下午茶再去翻白眼;即使战争战到了最后关头,还是得喝完下午茶再来决一死战;洲际飞弹飞到半途,先停下来喝完下午茶再继续往前飞??英国六茶——床前茶、早餐茶、工休茶(午前茶)、下午茶、五时茶和夜茶——可绝不能省。

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点心是装盛在三层瓷盘上,最下层是住以熏鲑鱼、火腿、小黄瓜的美乃滋三明治,第二层则放传统英式圆型松饼搭配果酱和奶油,第三层是以细致爽口著名的玛德莲蛋糕、巧克力慕斯,以及令人食指大动的水果塔等。

不过吃下午茶点心也是有学问的,并不是喜欢先吃什么就先吃什么,而是要先尝尝咸味的三明治,让味蕾慢慢品出食物的真味,再啜饮几口芬芳四溢的红茶;接下来是英式圆型松饼,先涂果酱再涂奶油,吃完一口再涂下一口,让甜味在口腔中慢慢扩散开来;最后才由甜腻厚实的蛋糕水果塔等,带领你品尝下午茶点的最高潮。

这一段冗长的过程也就是英国人最喜爱的慵懒时光,边吃边喝边闲聊八卦,讲一些有的没有的五四三,“优雅”的时光就这样悄悄流逝了??英国下午茶的礼仪(一)喝下午茶的最正统时间是下午四点钟(就是一般俗称的LowTea)。

(二)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是着燕尾服,女士则着长袍。

p.s.现在每年在白金汉宫的正式下午茶会男性来宾则仍着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伞;女性则穿白天洋装,且一定要戴帽子。

(三)通常是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

非不得已才请女佣协助,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篇二:酒桌、茶道礼仪酒桌茶道礼仪茶道在古筝的伴奏下,主泡火熏香。

净手,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

宜兴的紫砂壶。

烫杯温壶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马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

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奉茶:以茶奉客。

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茶道礼仪(详细)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臵,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

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酒桌礼仪文化1、主陪位臵: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即是请客的最高职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贵的人,位臵在正冲门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2、副陪位臵: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位臵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

传统意义上,这个位臵应该坐请客买单的人但随着近几年请客腐败之风的盛行,一般情况下,陪客者是倾巢出动,因此实际上,掏钱这样的小事是用不到第二顺位的请客者亲自出马的,所以,这个位臵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