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2-1-1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2-1-1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2)重视化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性,体验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五、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胶体的定义与性质将成为本节的 教学重点,而如何使学生理解胶体的性质与该性质的用途则是本节教学的难 点。
[实验探究三]凝聚——胶体的破坏
【演示】取出一支洁净的试管,往里面加入3mlFe(OH)
3胶体。再往其中加入1ml2mol/LH
2SO
4溶液,观察现象。【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讲解】:因为Fe(OH)
3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荷,当我们加入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带负电的 阴离子会和带正电的胶粒结合在一起,由于地心引力,便凝固沉降了下来。回 到我们课前提出的豆浆加盐卤豆腐问题,原理也一样。
八、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多媒体演示】:早晨的森林里阳光铺洒地面,夜 晚霓虹灯产生的奇妙景象,夜晚打开手电筒按钮,看到光柱。同学们想知道其 中的奥秘吗?(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育学 生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为什么有趣的现象出现呢?就让我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找到真正的答案。
二、学情分析
由于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中的专业生,初中知识很薄弱,对化学的要求只是 学业考试,从思想上对化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设计思路
我准备通过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进 而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形 成较浓的学习气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验材料
七、教学策略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提不起学生 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首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胶体,让学生具有熟悉 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幻灯片投放、实验演示、录相 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四个重要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 利用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 境。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胶体(2)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 (3)了解胶体的制备、性质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习胶体的性质与用途(2)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由讨论,形成探究、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3)体会分 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视频】Fe(OH)
3胶体的电泳实验:在盛有红褐色的Fe(OH)
3胶体的U型管的两个口(U型管上方用少量导电液使电极与胶体分开,避 免胶体粒子与电极直接接触),各插入一个电极,通电,观察现象(带有正电 的Fe(OH)
3胶体粒子将向阴极移动)。【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讲解】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 就产生了电泳现象。【总结】胶体可以吸附带电的离子从而带有电荷。
【思考与交流】: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最 后得出 光照下无丁达尔效应T空间变得一团漆黑T人类难以生存”的结论。(设 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加深对知识的 记忆、理解和应用。)
3、将Fe(OH)
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二]电泳现象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燕麦粥、食盐水、泥水,让学生从任意的角度对比这三 者的不同和相同之处。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同时锻炼学生多角度的对物质进行分类、对比。[教师讲述]我们通过分析知道这 三者的共性都是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混合体系,这个体系我们 称为分散系。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食盐水和泥水混合液中的泥沙除去,由此 从微观的角度上我们知道溶液与浊液粒子直径不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则 小于1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而胶体则位于二者之间,从而 得出胶体的定义。
[胶体性质教学]
[实验探究一]——xx效应
1、胶体的制备: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
4溶液和25ml泥水。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
3胶体,并与CuSO
4溶液和泥水比较。有何异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外观感 受溶液、胶体与浊液的区别,培养观察能力自然过渡下部分内容。)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说课稿:2-1-1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二
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本节课是以学生初中学习的 纯净物、混合物、溶液和浊液等知识为基础,提倡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在 介绍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基础上引入胶体的概念。本节的探究学习,既有助于 巩固初中所学的内容,也对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 用,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占有 特殊的地位和具有重要的功能,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质疑】:澄清的这一类是同一种分散系吗?
2、把盛有CuSO
4溶液和Fe(OH)
3胶体的烧杯置于黑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提 问】有什么现象?学生思考回答后小结:有光亮通路的是Fe(OH)
3胶体,告诉学生丁达尔现象可区别溶液、胶体。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 奇特现象(回放)早晨的森林里阳光铺洒地面,夜晚霓虹灯产生的奇妙景象。 【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少量氯化氨固体加热分解,用激光笔照射试管内 部(内部会有特别明显的光柱,让学生加深印象);用激光笔照射有色玻璃; 用激光笔照射喷在空气中的空气清新剂。【总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其 胶粒大小决定的,可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与溶液(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 学生对化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加深对丁达尔现象的印象,密切联系生活实 际,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