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面料基础知识

纺织面料基础知识

原料一、纺织原料的种类:1、天然纤维(1)动物纤维(天然蛋白纤维)a、毛发纤维:羊毛、山羊绒、驼毛、牦牛毛、兔毛等等。

b、蚕丝: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等等(2)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a、种子纤维:棉、木棉等。

b、韧皮纤维:苎麻、亚麻、大麻、黄麻、罗布麻等。

c、叶纤维:蕉麻、剑麻、新西兰麻等。

(3)矿物纤维:石棉纤维2、化学纤维:(1)无机纤维a、金属纤维:包括金丝、银丝、铜丝、不锈钢丝。

b、炭纤维c、硅酸盐纤维:包括矿渣纤维、玻璃纤维。

(2)再生纤维a、再生纤维素纤维: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天丝、莫代尔等。

b、再生蛋白质纤维:有花生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

c、其他:有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等等。

(3)半合成纤维:有醋酸纤维、绿化橡胶纤维。

(4)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晴纶、氨纶、丙纶、维纶、乙纶芳纶等。

面料一、梭织产品类型:1、平素织物:一般以平纹、斜纹、缎纹及在这种组织的基础上变化而织成的织物,组织表面没有花纹变化。

而平纹、斜纹、缎纹又称为三原组织,是所有组织的基础。

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纺类织物及大部分绡、绉类织物都采用平纹组织,大部分棉、麻类织物也均为平纹组织。

斜纹组织一般用于丝织物中的绫、绸类织物,棉产品中的卡其亦用斜纹组织。

缎类组织在织物中应用较广。

用于比较厚重的织物及提花织物的基础组织。

在棉织物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

2、小提花织物:由几种不同组织构成细小的、有规律的图案。

但是经线提升的规律不得超过16根。

此类织物亦可在素织机上织造,如由组织不同形成的条子缎条绡、双层乔其、人字斜纹绸等等。

3、大提花织物:在一定范围内(常规服装用绸其经密×花徊不超过1400根)有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循环较大的无规律性的花纹,此类织物需要用大提花的设备织造。

二、产品规格的表示方法丝织物的表示方法(1)原料的表示:丝织物的经线与纬线一般采用二种不同规格丝线比较多,并且对丝(纱)线的加工也通常会采用不同工艺。

因此在表示原料组合时一般会将原料的加工工艺表示出来,所以不能简单的将原料粗细表示出来就可以了。

如某产品经线为(1/20/22D桑蚕丝8 T/S×2)6T/Z熟、色表示:该经线工艺为分别将二根1/20/22D桑蚕丝每厘米向左加8捻后再进行合并,再将二根合并后的丝线向右每厘米加6捻,再将丝线进行脱胶、染色,然后再织造。

因此丝织物的原料表示方法要求分别将原料的种类、规格、加工工艺等都详细的表示出来。

(2)密度的表示方法:丝织物的密度单位为“根/厘米”,多层组织及重组织则必须将上下重或上下层的经线或纬线分别相加。

(3)重量的表示方法:丝织物由于规格多而复杂,常用门幅也很多。

如75厘米、90厘米、114厘米、140厘米等等。

所以通常用平方米克重表示,在国际贸易中也用姆米表示。

平方米克重=织物重量÷面积姆米(m/m):桑蚕丝织物重量(厚度)的常用表示方法。

它是指丝织物宽1英寸、长25码、重2/3日线为1姆米。

折合公制:1英寸=0.0254米 1码=0.9144米 1日线=3.75克面积:1英寸×0.9144×25码=0.0254×0.9144×25=0.58064(m2)重量:2/3日线=2.5g1m/m2.5÷0.58064=4.3056(g/m2)姆米数与平方米克重的关系式为:姆米(m/m)=平方米克重(g/m2)÷4.30562、麻棉羊毛等织物:(1)棉麻类织物及羊毛织物的规格表示方法则比较简单,一般用“纱支×纱支/密度×密度”表示。

这类织物的密度一般以“根/英寸”表示。

大部分织物没有重量指标,但对于牛仔类产品则用“盎司/每平方码”表示:1盎司=28.35克1码=0.9144米盎司(oz/yd2)=平方米克重(g/m2)÷28.35×0.9144×0.9144(2)羊毛织物门幅一般在145-150厘米之间,所以可以用每米克重表示织物的重量3、交织织物:经向用长丝的织物,表示方法同长丝,密度的表示单位为“根/厘米”。

经向为短纤维的织物,表示方法同短纤,密度的表示为“根/英寸”。

三、梭织产品的规格分析1、区别经纬向拿到要分析的织物,第一步要分清经纬向,这样才能报出比较正确、合理的规格。

要区别经纬方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密度特点:经密一般高于纬密。

纤度特点:如果经纬所用的原料不同,一般经向原料的纤度较细,纬向较粗。

纱线类形特点:如果织物的经纬向中的一向为股线(2根或以上合股),另一向为单纱,一般股线向为经向,单纱为纬向。

2、识别原料(1)外观识别:主要从形态、光泽、强力等方面观察羊毛:纤维比较蓬松,光泽自然柔和,单纤维(一根纱或丝由多根单纤维组成)较粗,用手触摸弹性比较好,手感比较舒适。

蚕丝:光泽自然、柔和,纤度(表示丝或纱的粗细)较细,强度比较高。

棉:光泽自然、纤维在干湿条件下强力变化小,如:在干态下用手拉强力与湿态下手拉强力的变化非常小。

麻:纤维表面有自然粗节,手感较硬,有凉爽的感觉,在湿态下强力明显高于干态。

粘胶:手感柔软,弹性较差。

特别是在湿态条件下,强力很差。

铜氨纤维:相对粘胶丝,光泽比较柔和,且单纤较细,是纤维素纤维中单丝纤度最细的一种纤维。

醋酸纤维:是纤维素纤维中光泽最接近桑蚕丝的纤维,但强力比较差。

合成纤维:形态光泽各异,干、湿条件下强力均比较好。

(2)燃烧法蛋白纤维:燃烧时有类似烧毛发的臭味,燃烧后产生松、脆黑球。

植物纤维与纤维素纤维(醋酸纤维除外),燃烧时无明显异味,燃烧后留下类似烧纸后灰白色灰烬。

醋酸纤维:燃烧时有比较明显的酸味,燃烧后纤维结成浅色硬块。

合成纤维:燃烧时无明显异味,燃烧后纤维结成硬块。

(3)助剂检测法:绝大多数的纤维使用以上二种方法后都能区别出纤维的类别,但是,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整理技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通过各种整理,改变了织物的表面效果。

因此除了使用以上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化学助剂和借助仪器对纤维作进一步剖析,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如合成纤维中最常用的纤维是涤纶和锦纶,无论从外观还是强度,肉眼一下子很难区分,但是如果利用二种纤维对酸的反应就可以比较容易将它们区分开来。

如准备一小瓶蚁酸溶液,将待区分的纤维放入溶液中,锦纶很快就会溶解掉,而涤纶表面则无任何变化。

(4)显微镜观测法:每种纤维都有独特的长相,如桑蚕丝的横截面为不规则三角形;羊毛纤维和棉纤维为中空形纤维;羊毛表面有鳞片存在;麻纤维的纤度非常不匀。

而人造纤维虽然也可以仿照天然纤维的各种不同的截面,但是在一束丝(纱)中,其横截面的形状、大小都非常的一致,且纤度也非常均匀。

因此对于某些外观仿真度较好、多种纤维混纺的纤维而一下子较难区分的织物用显微镜观测法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

3、确定经纬密度4、纤度(条份)分析:纤度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织物的纱支,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称重法:取90厘米(或90厘米的倍数或约数)长的丝(纱)线,在天平上称得其毫克数(0.01克)即为旦尼尔(D)数。

如是短纤维纱线,再换算成相应的纤度单位。

如90厘米长的丝或纱称重为100毫克,即为100D100D =9000÷100=90N100D=5315÷100=53S由于所需测算的纤维一般都从成品面料上取得,从纱线到织布再到染色(印花),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而每道工序的进行对原料的重量都会有影响,如织造有织缩,染色有染缩率,加拈有拈缩率,这些都会使单位长度内的纱线变粗(重),而有些工序又会使纤维变细(轻),如织物经过精炼会去除纤维中的丝胶、油脂等杂质;在织造、染色过程中会使部分短纤维脱落;为了使涤纶织物的手感变得柔软,用烧碱将面料进行减量等等。

因此,对于以上所测得的纱(丝)的条份,一定要经过对面料工艺的推断对数据加以综合调整,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纤度数。

(2)比较法:有些样品非常小,无法取得比较完整的纱(丝)线;有的客人要求不能破坏样衣。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比较法。

收集一些已知纤度的纱线与需要了解的纱支进行比较,大致判断出该织物的纤度。

(3)特殊产品的纤度分析:(a)弹力织物:有些织物的纤维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而这些伸缩性都是织物经过炼染工艺而得到的。

因此,从纱线到成品纤度差异相当大,一般不易把握,对于这类织物,在测算纤度时需要根据面料的伸缩率大小加系数,一般在20%到40%左右。

(b)涤纶仿真织物:这类织物经纬线一般都加强捻,为了便于织造,纤维加强捻后要经过高温定型。

因此手感、悬垂性都比较差。

为了使织物有一个较好的触感和垂感,一般在织物整理过程中要对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即用烧碱将纤维表面腐蚀掉一点,这时纤维份量就会减轻,这个过程称之为“碱减量”。

而碱减量的多少,根据产品的要求而定,轻簿型的织物,如涤纶雪纺、乔其、可以少减些,而仿麻类的织物,缎类织物可以多减一些。

一般碱减量在15~25%之间。

所以对于这类织物,在测算纤度时除了要考虑纤维因加拈而产生的拈缩率外,还要将实际测得的纤度数乘上1.10~1.25的系数,这样才会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结果。

5、面料重量分析:对于大块面料,可以借助工具将面料裁制成10cm2大小,再放到天平称重,得到的重量就是面料的重量。

如果对于比较小的样品,可以将面料裁成至平行四边形,称得重量后再除以面积得到面料的重量。

样品越大数值越精确。

二、产品类型的识别:1、平素织物:一般以平纹、斜纹、缎纹及在这种组织的基础上变化而织成的织物。

织物表面没有花纹变化,在素织机上制织。

如乔其、双绉、素绉缎、斜纹绸------。

2、小提花织物:由几种不同组织构成细小的、有规律的图案。

但是经线提升的规律不得超过16根。

此类织物亦可在素织机上织造,如由组织不同形成的条子缎条绡、双层乔其、人字斜纹绸等等。

3、大提花织物:在一定范围内(常规服装用绸其经密諁花徊不超过1400根)有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循环较大的无规律性的花纹,此类织物需要用大提花的设备织造。

面料规格计算面料规格计算工作,对于面料设计师来讲,是指导工厂生产产品的依据。

而对于业务员而言,则是一种与客人交流、报价、控制成本的手段,掌握了这门知识,无论对于那一类产品,在哪一种场合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核算出产品的基本成本,做到报价准确、及时,并能掌握控制成本的关键。

一、原料定量计算:原料定量计算所牵涉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有许多工艺缩率的计算非常复杂。

为了便于掌握,列出一个较小的范围的数值提供参考。

1、经线定量:每米经线定量(g/m)=每厘米经线密度×成品门幅(厘米)×(1+工艺缩率)×(1+织缩率)×原料纤度(D)÷9000(或1/N、0.59/s)2、纬线定量:每米纬线定量(g/m)=成品门幅(厘米)×每厘米纬线密度×(1+纬向织缩率)×(1+工艺缩率)×原料纤度(D)÷9000以上两式中的工艺缩率是指原料缩率与捻缩率剑杆织机门幅要另加12~15厘米(1)工艺缩率之一-------原料缩率:各种不同性能与不同工艺的纱线(丝)缩率如:桑蚕丝浸泡工艺缩率为1.5%绢丝染色、漂白工艺缩率为2.5%锦纶丝自然缩率为3%涤纶长丝自然缩率为1.5%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00D以下为7%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01D~149D为8.5%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50D以上为10%棉、麻、粘胶短纤染色、漂白工艺缩率为2%粘胶长丝通过机浆后伸长率为3%(2)工艺缩率之二------捻缩率:丝线通过加捻后会变短,这是因为丝线由直变成螺旋状扭曲,丝线变短,直径自然会变粗,所以在长度一定时纤度会相应变粗,不同纤度、不同捻度的捻缩率亦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