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做多年以前的大学期间,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
我设立了一个目标,看能不能用三个学期毕业,学习与正常人可能要花四年时间学习的相同的课程。
这篇文章详细地解释了我那段时间成功完成目标的管理技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每学期必须得到30-40学分,而大多数学生平均只需要得到12-15学分。
很明显,如果想要成功完成目标,我就不得不将我的时间精心规划以利用到极致,我开始阅读我所能找到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任何东西并把所学应用于实际。
我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三个学期内获得了双科学学士学位(计算机科学和数学),而且也没有参加暑期课程培训。
我每晚睡七到八小时,能够很好的料理日常家务(购物、做饭等等),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每天晨练三十分钟。
在最后一学期,我甚至找了一份游戏程序员的全职工作(每周40小时),同时是当地计算机协会(ACM)分会的副主席,并取得了最高级别的计算机科学和数学课程的37学分。
我的同学把他们认为每门课所需要的时间加起来,得出结论是我每周至少需要250小时。
我以GPA3.9的平均分毕业,同时获得了每年授予最优秀计算机科学学生的特别奖,我的一位老师事后告诉我当他们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时,选出获奖者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
我并不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我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也没有任何私人顾问帮我,我也不知道以前是否有人做过类似的事情,我也想不起有谁曾经鼓励我这样去做。
事实上,当我告诉他们我要这样做时,得到最多的是劝阻。
这仅仅是一件我决定为自己而做的事,如果你想对我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我尝试去做这样一件疯狂的事情的原因有一个更好的了解的话,你最好去看看《人生的意义:简介》,它包括了这个故事的整个背景和我当时那样做的动机的更多细节。
我花了很大心力去说服计算机科学部门主任同意我每学期加修额外的学分,我的同学常常假定我要不就是骗人的要不就是有个孪生兄弟再不然就是精神不正常(每周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最后一种说法,那么可能真的多少有点吧)。
对于我所做的事我通常保持沉默,但如果有人问起我修了多少学分,我会如实回答。
我可能是大学里唯一有两张课程表的学生,所以如果有人在这件事情上追问我的话,我很容易证明自己说的是实情,但我几乎没这样做过。
我告诉你这件事并不是要施压给你,而只是想让你对我是如何做到的充满好奇,我成功应用的时间管理概念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是在那段时间(1992-93)的书和音频制品里轻易就能找到。
我在大学学到的时间管理习惯同样使我的事业受益颇多,所以我想把他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发掘出相同的价值。
他缩短了我的求学时间同时使我拥有了大约$30,000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全是我最后一学期做游戏编程员挣的,大部分是我的版税收入)。
闲话少说,以下是我所学到的关于时间管理的精华。
清晰透明的目标是关键第一步是明确的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以前训练的那个跆拳道馆的墙上有一行标语“你的目标是成为黑带。
”它用来提醒学员他或她为什么要经受如此辛苦的训练。
当你独自一人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在书桌前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却一无所获,这在你自己并不明确要做什么的时候屡屡发生。
当你神游回来时,你问问自己:“此刻我真正想要完成的是什么?”你必须要尽可能清晰的知道你的目的所在。
明确你的目标,并把他们写下来。
你的目标必须明确到这样:即使一个陌生人在看了你的处境后都能就你是否达成目标客观地回答‘是’或者‘否’,如果你不能准确的确定自己的目的,你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时候算是达成了呢?我发现定义并实践具体目标的关键周期需要九十天,或者说一个季度左右。
在这段时间,如果你的目标足够清晰透明的话,你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可衡量的变化。
花时间停下来写写从现在开始你希望九十天以后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你的月收入会是多少?你会是多重?谁将是你的朋友?你的职业会如何进展?你的人际关系会如何变得?你的网站看起来会什么样?要具体!绝对的明确将给你前进的道路设立边界。
就像一架自动驾驶的飞机必须通过不断的校正来保持正常航线,你必须定期的重新确定新目标。
每天早晨重复朗读你写下来的明确目标,把它们贴在墙上,特别是你的经济目标。
几年前(九十年代中期)我在我公寓的房间的每面墙上都贴着这样的目标“$5,000/月”,那是我当时月收入的目标,因为我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几周之内我就达到了我自己的目标。
我继续设定明确的收入目标,即使会遭遇挫败,我仍然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效。
他不仅仅是帮助我聚焦在我想要的东西上——可能更重要的是他使我更容易放弃那些对实现我的目标毫无裨益的事。
比如,如果你的目标是$10,000/月,它会帮你放弃做那些只能让你挣$5,000/月的事情。
如果你还没有领会什么是明确的目标,那么就把这个作为你的第一个目标。
经历人生却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一种巨大的时间浪费,大多数人长期沉迷于‘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状态中,他们等待某种外部力量给他们提供明确的目标,从来不曾意识清晰的目标是自我创造的。
万事都等待你去动手,没有其他途径,它们会一直等到你最终做出决定。
等待明确的目标就像一个雕塑家盯着一块大理石,等待雕塑自己去除多余的部分。
不要等待明确目标自动出现——抓起一个凿子开始干吧!要尽量灵活知道目的所在和知道到达目的的路线有一个明显的区别。
典型的商用飞机90%的时间是偏离航线的,但是它几乎总能到达目的地,因为它知道具体的目的地,沿途会不断的修正航线。
你不可能提前知道抵达目的地的具体路径。
我相信计划的真正目的是尽可能简单让你始终确信可能的路径是存在的,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数据,即80%的新公司会在前五年失败,但更有意思的数据是几乎所有成功的公司都没有遵循最初设定的路线。
看看那些制定了商业计划并发展成功的公司,你会发现他们最初的计划都遭遇惨败,他们是因为尝试了其他途径才获得了成功,据说不与市场挂钩的商业计划都不会存活,我更愿意把这个概括为不与现实世界相连的计划都不会成功。
知名作家和商业顾问史蒂芬柯维常引用这句话“要诚实地面对你的选择”,他的意思是你不管不顾目标而盲目的执行计划是不可取的。
举例来说,比如你一直都很好地遵循你的计划,到目前为止非常完美,然后一个不可预期的机会出现了。
你是执着于原有计划(那么会错失机会),还是停下来追随这种新的机会(那么会脱离计划)呢?这时候你应该停下来重新思考目标,决定哪一种是更好的选择。
没有任何计划值得盲目遵循。
你获取了可以使你计划失效的新知识,你就必须在选择的时候诚实的实践。
有时候你可以通过那些不期而至的捷径更快的到达目的,有时候你又必须坚决执行你的计划,避免会让你远离目标的分神。
要紧盯目标但是要灵活计划。
我相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比有一个清晰的计划重要的多。
上学时我对我的终极目标非常清楚——三个学期大学毕业——但我的计划却一直在变动。
每一天我都会被通知有新的任务、课题或者考试,我不得不去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状态。
如果我为每个学期做一个长期的计划,在24小时之内它就会变得一钱不值。
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我坚持使用简单的纸笔来做计划清单,而不是那些精心设计的操作系统。
我唯一的管理工具就是一个便签簿,上面记下我所有的计划和他们的截止日期。
我从来不会费心的排出什么优先次序或者做什么提前的安排,我只是简单的扫一眼我的清单,选出最迫切需要完成的项,然后找一个我合适的时间完成它,然后把它在清单中划掉。
如果我要写一个十小时的学期报告,我会立刻去做这整件事情而不是把它分成几个小块。
我常常在周末做这种大项目,早上去图书馆做些必要的查询,然后返回宿舍继续写直到定稿打印完成。
如果需要休息,我就休息。
这个项目有多大或者教授要求这个在几周内完成都不重要。
一旦我开始这个任务,我就会坚持把它百分之百完成,使它成为待交的作业。
这种简单的实践方法给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首先,它让我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任务上,工作效率极高。
任务的转换其实相当的耗时间,因为对于每一个新任务你都不得不在脑海中重新下载和它相关的内容。
单一处理方式最小化了任务转换的时间消耗。
事实上,如果可能的话我会把我某一特定学科的作业捆绑在一起,然后在切换课程之前找一个时间段统一完成。
我会连续的做我的数学作业直到做完,然后是所有的编程作业,然后是所有的公共教育作业。
这样我就可以让我的大脑一直处于数学模式、编程模式、写作模式、艺术模式并尽可能长时间的处于同一单一模式。
第二,我相信这种习惯有助于我维持放松和无压力状态,我的大脑不会堆满了一大堆待办事宜。
一次总是只做一件事情,我能够忘记现在所做事情之外的任何事情。
与失败为友大多数人似乎对失败有一种天生的恐惧,但失败其实是你最好的朋友。
成功者同时也会是多次失败者因为他做了很多的尝试。
著名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曾同时保持着本垒打和三振出局的记录,最成功的人也往往也拥有最惨痛的失败的经历,失败并没有错,也不可耻。
唯一值得悔恨的是从不去尝试。
不要去担心你尝试增加效率的那些实践,有时候,检验某事是否可行最快的方法,就是投入进去尝试一番。
你可以随时做出调整,这是运用“准备—开火—目标”的这种办法,出乎意料的是,他比那些常用的“准备—瞄准—开火”的办法要高效的多。
理由是一旦你开过一次火,你就有一些真实的数据去校对你的瞄准,太多人深陷计划和思考之中而从不采取行动。
就因为你深陷分析状态麻痹了自己而错过了多少潜在的好主意啊(例如你总是处于准备—瞄准—瞄准—瞄准—瞄准—瞄准…的状态)?在大学期间我尝试了许多我认为可能节省时间的疯狂点子,我一直坚持阅读时间管理材料并将我所学到的学以致用。
我也想出了很多原创的主意,它们大多数毫无作用,但也有一些会有效。
我一次次尝试失败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可能撞上那样的额外的好运。
从而可以让我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要明白失败不是成功的反面。
失败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旦你成功,没有人会记得你的失败。
微软并不是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第一次创业尝试,谁会记得他们最初的交通数据公司以失败告终了呢。
当杰米凯瑞还是个年轻的喜剧演员时,有好多次他被观众嘘下了台。
我们拥有电灯是因为经过一万次的失败实验后托马斯爱迪生仍然拒绝放弃,如果‘失败’对你来说是一种魔咒,那么重新给它下个定义:你,或者成功了,或者多了一种学习的体验。
让失败的恐惧能更好的服务于你。
如果你对实现具体的目标感到兴奋,但是却害怕不能实现,无论如何,扑上去开始做吧。
即使失败了也会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下一次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尝试。
如果你看到了有些人今天的成功,你也应该看到他们都经历了一连串的令人沮丧的失败,才最终无意中发现了那些起效的方法,我也是这样。
我想这些人大多数也会认为早期的失败经历对他们未来的成功是一种重要的贡献。
我对于想创业人的建议就是开始行动起来提供你的产品和服务,而不要过多的去担心是否会一击命中。
很可能不会。
但是做了以后学到的东西比只是想想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