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章《第2节 内能》教案

人教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章《第2节 内能》教案

《第二节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物体温度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发生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5.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内能概念。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与热传递。

教学难点
对分子势能和内能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内能
一、导入新课
装着开水的暖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这是什么能量把瓶盖推动的?暖瓶没有动,所以不是机械能;暖瓶也没有接电源,所以也不是电能,那么这一能量来自哪里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内能》。

(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内能概念
自主阅读教材P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分子动能?什么是分子势能?
答:构成物质的分子由于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分子动能;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2.什么是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答: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是焦耳(J)。

3.阅读教材,结合表格回答问题。

机械能与内能的对比
机械能内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热运动,所以每个分子都具有动能——分子动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之间具有势能——分子势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大小可以为0 物体任何温度及状态下都具有内能单位:J 单位:J
问题1:机械能与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机械能与__整个物体__运动及形变有关,内能与__分子__运动有关;机械运动与温度无关,内能与温度__有关__。

问题2:内能与机械能可否相互转化。

答: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二)影响内能的因素
自主阅读教材P8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
少,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南极的寒冰没有内能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
D.物体从一楼搬到二楼后,内能会增大
三、合作探究
对学:分享检测1~5题。

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温度为零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方案二阅读下面短文:
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

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分子的势能__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_分子的动能__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答:__分子的动能、势能__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内能
1.内能的概念
2.影响内能的因素
六、教后反思
第2课时物体内能的改变
一、导入新课
冬天手冷时为什么搓手能取暖?为什么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钻木为什么可以取火?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2课时物体内能的改变》。

(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自主阅读教材P8,独立思考并完成:
1.什么是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
答:使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或者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样的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两部分)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2.什么是热量?其单位是什么?
答: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是焦耳。

3.举一些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答:用热水袋取暖;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

(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自主阅读教材P9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
(1)图甲中硝化棉为什么会燃烧起来?
答: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2)图乙这一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的是( D )
A.打气的过程B.打气的过程中瓶中的情况
C.瓶塞跳起的高度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发生的变化
(3)图乙玻璃瓶内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使玻璃瓶内有大量水蒸气。

(4)你认为应该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这一现象所能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可以看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从而证明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5)以上两个过程通过做功使物体的温度发生改变,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与__内能__的相互转化。

三、合作探究
对学:分享检测1~4题。

①对子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有哪些方法可以升高铁丝温度。

方案二体会搓手和对着手“哈气”手的感觉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六、教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