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LA技术规定报批稿

TLA技术规定报批稿

WJG214-2011 武汉地区特立尼达湖沥青(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定(试行)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1年10月13日发布2011年11月1日实施前言特立尼达湖沥青(下称,TLA)是产于南(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境内沥青湖的一种天然沥青。

上世纪八十年代,TLA在美国华盛顿等几个城市的路面工程中应用,表现出了优异路用性能。

此后,TLA被经济较发达国家广泛地应用于的重交通路段、飞机场、桥面铺装和高速公路工程。

目前,使用特立尼达湖沥青的国家及地区已达到30多个,而且已被美、英、德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指定使用。

1999年,TLA应用于我国江阴长江大桥的桥面铺装。

TLA改性沥青高温抗车辙、水稳定性好等优良的路用性能得到肯定后,TLA在我国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先后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二环和三环道路、上海虹桥机场、珠海淇澳大桥、重庆嘉陵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佛山一环道路、沧黄高速公路和武汉绕城高速公路等60余个项目的路面工程中采用,效果良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的条文说明中,提供了TLA和TLA改性沥青的有关技术指标,但由于内容简单,致使TLA在实际应用时遇到困难。

在目前城市道路建设的高潮期,TLA在武汉地区有大规模使用的趋势。

为适应武汉地区规模运用TLA的需要,规范武汉地区TLA路面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在搜集各地研究和应用TLA成果、总结武汉地区应用TLA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地区交通和气候条件,编写了《武汉地区特立尼达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定》。

本规定编写时,参照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DG D5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总结运用了武汉绕城公路TLA改性沥青路面的经验数据;参考了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太旧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山西路翔交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编写的《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应用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本规定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香港豪银公司、武汉华通昌商贸有限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本规定主编单位: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天银沥青路面工程有限公司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刘喜德蒋伍林徐一心邓利明陈凯华陈玮张诚民刘先觉目录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材料54.1 沥青54.2 粗集料74.3 细集料94.4 填料105 TLA改性沥青面层施工115.1 基本规定115.2 TLA改性沥青制备135.3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155.4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165.5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175.6 TLA改性沥青面层碾压185.7 TLA改性沥青面层接缝205.8 开放交通及其他206 质量控制和验收216.1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216.2 质量验收25附录A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调整方法26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验收标准281 总则1.0.1 为适应特立尼达湖沥青(下称“TLA”)在武汉地区沥青路面工程中应用的需要,规范TLA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武汉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及维修的热拌TLA改性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 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本规定所称“TLA”,是指产于南(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境内,质量指标符合中国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天然沥青。

2.0.2 TLA改性沥青本规定所称的“TLA改性沥青”,是指将TLA作为改性剂,与适合道路工程使用的基质沥青按一定比例配伍,按规定的温度条件在专用拌合罐中搅拌适当时间配制而成的改性沥青。

2.0.3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本规定所称的“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按配合比设计将TLA改性沥青与合格矿料(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用专用拌合设备加热拌合而成的沥青混合料。

3 基本规定3.0.1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道路工程施工资质和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能力。

3.0.2 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依据合同、设计文件和有关法规、标准,结合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应按管理程序通过审批,如有补充或变更,补充和变更的内容应重新通过审批。

施工单位应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3.0.3 TLA改性沥青路面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申请监理工程师预验收。

预验收合格的工程,施工单位应报告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在规定时限内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3.0.4 TLA改性沥青路面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或环境气温低于10℃时施工。

3.0.5 TLA改性沥青中TLA所占的比例(%),应根据路面工程所处环境和应用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本地区TLA的掺入比例一般为25~40%。

3.0.6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40的要求,并遵守下列规定:1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TLA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2开工前,应对当地同类道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借鉴成功经验。

3 应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选择合格材料。

3.0.7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前,应按本规定附录A“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调整方法”调整确定油石比。

3.0.8 TLA改性沥青路面基层的材料、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有关规定。

基层的质量验收合格,方可铺筑TLA改性沥青路面面层。

3.0.9 TLA改性沥青路面的面层和基层宜在同一年度内连续施工。

4 材料4.1沥青4.1.1用于配制TLA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TLA有良好的配伍性,其质量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用于仲裁试验标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②经建设单位同意,表中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③70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

④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RTFOT代替。

4.1.2 用于配制TLA改性沥青的TLA,其质量应符合表4.1.2 的规定。

4.1.3 配制的TLA改性沥青,其质量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表4.1.3 TLA改性沥青质量要求4.2 粗集料4.2.1 TLA改性沥青路面面层的粗集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

4.2.2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其质量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2 对S14(即3~5mm)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宽到3%。

4.2.3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8 / 344.2.4 粗集料应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具有一个破碎面的宜大于90%,两个及以上破碎面的宜大于80%。

4.2.5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以及用于表面层(或磨耗层)的粗集料的磨光值应符合表4.2.5的要求。

4.3 细集料4.3.1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质量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4.3.2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宜采用憎水性石料生产的机制砂或石屑。

机制砂或石屑规格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沥青混合料机制砂或石屑规格4.4 填料4.4.1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用作填料的矿粉应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

TLA改性沥青路面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做填料。

TLA 改性沥青混合料用矿粉应干燥、洁净,质量符合表4.4.1的规定。

5 TLA改性沥青面层施工5.1 基本规定5.1.1 TLA改性沥青面层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到位;TLA改性沥青和其他面层材料供应满足需要,试验检验合格;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已经确定;各种施工机械、机具已按计划进场、数量足够、能力配套、性能良好。

5.1.2 通过试验确定的生产配合比不得随意变更。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跟踪管理和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保证供应充足和质量稳定。

配合比微调,应通过试验验证。

材料变更、环境改变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5.1.3 TLA改性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

试验段长度不宜少于200m。

质量合格的试验路段可以作为永久工程的一部分。

由同一施工单位施工的工程,且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法、施工环境完全相同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可利用已竣工合格工程的经验,不再铺筑新的试验路段。

铺筑试验路段的目的是:1 确认合适的TLA掺入量;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 通过试拌,确定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3 验证TL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用于施工的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4 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5 确定TLA改性沥青混凝土压实标准密度。

6 确定合理的施工产量及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7确定施工组织、人员安排、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8 其他需要验证和确定的事项。

试验段铺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认真进行质量控制并作好记录分析,监理工程师应现场旁站监控。

铺筑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提出试验段总结报告,修订和确定具体施工方案。

修订后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5.1.4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的类型及层次、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通过试验确定。

沥青混合料机械摊铺的初选松铺系数1.15~1.25为宜;(边、角等处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的松铺系数1.25~1.35为宜。

5.1.5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由TLA改性沥青粘度-温度曲线确定.缺乏粘度—温度曲线数据时,结合实际情况,执行表5.1.5的规定。

表5.1.5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用表面接触式温度计测定。

当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应进行标定。

5.2 TLA改性沥青制备5.2.1 TLA改性沥青,应在专门的生产场站,由有经验的工程人员使用专用设备配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