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流熏蒸技术讲解
(3)降低药剂用量,节省人力,降低费用。 (4)促进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使各部位药剂气体浓 度较快达到有效浓度。
(5)便于进行补药。
(6)便于对仓外杀虫气体的监控。
(7)能实现多途径的混合增效熏蒸,提高杀虫效果。 (8)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药剂有效气体浓度。 (9)与常规熏蒸相比更容易控制磷化氢的浓度,达到安 全、经济、有效的目的。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
重庆粮食集团万州区粮食有限责任公司 罗崇海 2014.04
一、环流熏蒸的特点
环流熏蒸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 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均匀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环流熏蒸具有以 下的优点:
(1)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操作人员与毒气的接触,保证环境 卫生和职工健康。
(2)减少残渣和对粮食的污染。
(四)施药装置及药剂的准备
1、熏蒸药剂的准备
(1)环流熏蒸所用药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有关 行业质量标准的要求。
(2)熏蒸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或具有通风装 置的室内,并远离生活区和工作区。
(3)根据制定的熏蒸方案中的总用药量,经申请、审批后, 备足药剂。
>25 20~25 15~20
B组害虫, 如谷蠹、 米象、扁谷盗、赤 拟谷盗、蛾类及其 它抗性虫种
>25 20~25
14(d) 200 250 —
300
密闭时间 21(d)
150 200 250
250
28(d) 100 150 200
200
350
300
250
15~20
—
350
300
表2: 环流熏蒸初次磷化铝片剂(或丸剂)单位用药量 (g/m3)
2、药剂残渣的处理。除采用磷化氢钢瓶施药方式外,其他施 药方式都会留有磷化铝反应后的药剂残渣。一般情况下,反应 后的磷化铝残渣中仍有一些未反应完全的磷化铝药剂,因此不 能随意丢弃而影响人畜安全和造成环境污染。
药剂残渣要按照有关规定,选择远离水源和生活区(50m) 进行深埋。特别是磷化氢发生器的残液不得随意排入下水道、 河流和沟渠中。有条件的可采用除毒净化处理,然后排放。
(七)安全防护器具的检查
1、在1000ml的三角瓶中放入1g磷化铝,略加水,瓶口与滤 毒罐进气孔连接,滤毒罐出气口与50ml注射器相连,用注射器 抽得的气体喷到5%的硝酸银试纸上,如有变色,说明滤毒罐已 失效。
2、可将同样的两个滤毒罐串联起来使用,在两个滤毒罐中 间放入蘸有5%~10%的销酸银溶液的试纸条,使用后如发现试纸 条变黑,说明下部的滤毒罐失效。
二、磷化氢环流熏蒸装置
1、固定式仓外环流管道
2、移动式仓外环流管道
3、仓内环流管道
⑴部分回流管道安装在仓内,其中风机、一些环流管道也在仓 外。
⑵回流管进一步分为竖立主回流管、平铺主回流管、分支流管 。
4、环流风机
采用防泄漏、防爆和抗PH3腐蚀性能的粮食熏蒸 小功率的专用离心风机,其风扇边缘的线速应小于 40m/s,管道内作业内的压力降小于1000Pa。(一般 300m3/h以下)
熏蒸投药过程中应采用磷化氢报警仪对施药装置、环流 装置周围(特别是接口处)进行磷化氢监测,如发现磷化氢 泄漏,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同时对工作环境进行磷化氢检 测,当环境中磷化氢浓度超过0.2mL/m3时,应采取安全防护 措施。
(十一)散气及效果检查
1、当熏蒸密闭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或预期效果后,即可散气, 散气可采用自然通风散气或机械通风散气,散气应从仓房外部 开启门窗,先开启下风方向的门窗,后开启上风方向的门窗,
表1: 不同密闭时间、温度和虫种时设定磷化氢环 流熏蒸浓度的参照表(见下表)
单位:mL/m3
注:1、※温度:害虫发生部位最低粮温。
2、当有强抗性谷蠹集中发生并导致发热时,和有强抗性米象 和锈赤扁谷盗时,建议磷化氢浓度采用300mL/m3~500mL/m3。
虫种
温度※ (℃)
A组害虫, 如玉米 象、长头谷盗、杂 拟谷盗、及其它敏 感虫种
(六)磷化氢浓度检测、报警装置的准备
(1)检查磷化氢检测仪、报警仪是否能正常工作;电量是否 充足;并做好零位调节和校正工作。
(2)磷化氢气体浓度也可用磷化氢气体检测管进行检测;所 用检测管要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硝酸银检测管)
(3)打开仓外磷化氢检测箱,将抽气泵的吸气管分别接到各 气体取样阀口上,打开取样阀,启动抽气泵或检测仪,检查取 样管和回气管是否通畅。(检测仪工作异常或噪音)
三、磷化氢环流熏蒸操作流程
(一)制定熏蒸杀虫方案
1、调查、了解仓房和粮堆的基本情况。检查粮食 的种类、数量、水分、杂质、粮堆体积、“三温”、 “三湿”、害虫种类和虫态及可能的抗性等。
2、仓房或粮堆的密封要求、气体取样点的设置和气 密性的要求等。
《PH3环流熏蒸技术规程》中规定,平房仓仓内 气压从500Pa下降到250Pa半衰期时间不少于40s。重 庆市规定:散装仓由50mmH2O下降到5mmH2O的时 间不低于150s,包装粮堆不低于300s。
检测粮堆磷化氢浓度时,应注意先停止环流风机,排除取 样管内的残气。
2、检测次数及间隔时间
采用仓外磷化氢发生器或磷化氢与二氧化钢瓶混合气施 药方法时,在施药结束2~4h开始检测磷化氢浓度。膜下环流 熏蒸时,施药结束2 h开始检测粮堆中磷化氢气体浓度;整仓 环流时,施药结束10 h开始对环流管道和粮堆中磷化氢气体 浓度进行检测;采用自然潮解施药时,施药结束2天后开始磷 化氢气体浓度检测。其后每天检测1次浓度,并做好记录。当 发现仓内磷化氢浓度低于设定值时(指各检测点的最低浓度, 不能取平均浓度),应及时进行补充施药。
( 3 ) 在 熏 蒸 过 程 中 要 对 熏 蒸 现 场 及 周 围 设 置 警 戒 标 志 ( 20 米)。当环境中空气浓度超过0.2mL/m3以上时,应采取防护 措施;散气后仓内浓度下降到0.2mL/m3以下时,人员方可进 仓。
(4)必要时,应与当地公安、消防和医疗部门取得联系或配 合。
7、效果检查
3、检查墙身、屋顶是否有破损或裂缝,做好糊补 嵌缝。
4、膜下熏蒸或膜下环流熏蒸,对粮膜本身和粘合 处进行严格检查,是否有孔洞或裂缝,及时修补。
5、气密性的测定:已密封好的仓间或粮堆,经检 查确认后,用离心风机或环流风机向仓内正压打气 ( 膜 下 为 负 压 ) , 当 “ U” 形 压 力 计 水 压 上 升 到 550 Pa时,立即停止风机打压,迅速关闭阀门,用秒表从 500 Pa开始计时,从500 Pa下降到250 Pa的半衰期时 间:平房仓不少于40s,浅园仓、立筒仓不少于60s; 重庆市规定:散装仓由50mmH2O下降到5mmH2O的 时间不低于150s,包装粮堆不低于300s。
1、采用磷化氢发生器施药时,将磷化铝装入储药桶,控制投 药速度,使发生器中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磷化氢的质 量不大于2%,相当于每千克磷化铝片剂对应的二氧化碳用量不 少于17kg。投药开始前要用二氧化碳净化熏蒸管路5min以上。 施药过程中,二氧化碳钢瓶气应连续供应,不能发生冻堵。发 生器中磷化铝反应彻底后,用二氧化碳气体置换管路中气体, 然后方可撤机。
3、选择熏蒸方式和施药方法。
针对具体粮仓情况和条件选择或确定磷化氢熏蒸 方式。是整仓环流、膜下环流、局部环流等方式。方 法:是仓外发生器施药、钢瓶气施药、粮面或风道潮 解施药、布袋埋藏施药或聚乙烯塑料袋缓释施药等。
4、确定PH3气体浓度和密闭时间。磷化氢熏 蒸时要根据不同粮温、发生害虫的种类、害 虫对磷化氢的抗性程度等确定熏蒸过程应达 到的最低浓度和计划密闭时间。
2、采用磷化氢与二氧化碳钢瓶混合气施药时,施药量按照设 定浓度可参照环流熏蒸的施药量计算,可用机械磅秤计量或质 量流量计计量。按计算用药量施入混合气体,达到设定投药量 后,关闭磷化氢混合气钢瓶阀门,用二氧化碳气体置换管路中 气体。
3、采用磷化铝粮面投药时,磷化铝吸湿潮解比较慢,施药后
4~6h以后开始定时环流。
2、立筒仓和浅圆仓在环流管道上设置气体取样点,必要 时可在仓内空间或粮堆中设置气体取样点。
3、置于仓内或粮堆内的气体取样点编号要与仓外或粮堆 外的检测点编号相对应一致。
(三)仓房密封及气密性检测
1、检查门、窗有无严重变形或破损,是否完好,能否密 封;
2、对仓房门、窗及通风道口等工艺孔洞进行密封,仓门 处的槽管应安装在仓门内10cm处,打压时薄膜紧贴仓门, 可防止脱落。密封后检查气密程度。用塑料薄膜密封,可 用灯光透视法检查。
采用机械通风散气,散气时间一般为3~5天;采用自然通风 散气,散气时间一般为5~7天。
散气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护和防止外界害虫感染。散气开始要 及时到下风方向进行磷化氢毒气浓度检测,散气操作时一定要 注意人员的安全。其他工作人员要远离散气仓房。
散气后,仓内磷化氢浓度降到0.2mL/m3以下时,人员方可 进仓。
(1)在熏蒸前生虫部位随机取样1kg,在温度25℃、相对湿度 75%左右和防止外来害虫感染的条件下放置30d,检查是否出 现活虫。
(2)也可采用预置虫笼的方法,作为熏蒸过程中检查杀虫效 果的参考。
(二)风体取样点的设置
1、熏蒸密封粮堆或仓房之前,在粮堆或仓房的四角和中心 设置气体取样点,房式仓应不少于5个,气体取样点深度在粮 面下30~50cm,取样管内径为3~5mm的塑料管。在粮面投药 时气体取样点应设在粮堆下部,并注意上、中、下层的均匀分 布。必要时可在其他部位增设气体取样点。
设定浓度(ml/m3)
粮种
单位用药量
小麦
1~3
100~300
玉米
1.5~3
稻谷
2~3.5
根据设定的熏蒸浓度,并考虑粮堆吸附、仓房泄漏等因素, 按(表2)选定初次用药剂量。初次用药量为熏蒸环境内体积乘 以初次单位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