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二、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现实的材料都要经过处理与改变,结合 于儿童的认知结构之中。因此,皮亚杰 反对行为主义的S-R。
同化不会产生新的动作图式或认知结构, 不会使图式有质的变化,而只会使图式 在数量上有所扩展,就象气打进轮胎, 轮胎只会膨胀,而基本形状不会改变。 “气”可比作新的刺激。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一、生平和基本思想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从小喜爱软体动物,后来 进入大学研习生物学;
1918年,24岁时,在纳特沙尔大学 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是 《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
皮亚杰在求学时代就勤奋好学, 博览群书,博学精思,对哲学、 逻辑学、心理学发生浓厚的兴 趣。
二、皮杰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4、适应 皮亚杰将生物体物质层次上的适应功能,延伸至行为、
心理的层次,认为心理的功能就是对外界的适应,智慧 的本质就是适应。
皮亚杰所指的适应就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适 应功能主要表现在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
通过同化和顺应,有机体的动作图式和认知结构不 断丰富,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换言之,图式的进化 归因于同化和顺应,而不论何种水平的认知结构,都具 有同化和顺应功能,而同化能力和顺应方式都受到认知 结构水平的影响。反过来说,一定水平的同化和顺应这 两种机能同相应的认知结构相对应,也即以一定的认知 结构为基础的。
印度狼孩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但是,儿童智慧发展的顺序,即感知运动阶 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 运算阶段,是不会随教育环境改变的。这说明 社会环境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 条件。
因此,教育必须契合于儿童的认知结构;同 时,教育必须能够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 即教给学生的知识或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完全 超出学生认知结构水平,使学生完全不能同化, 导致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又不能使学生轻而易 举地同化新的知识,应该使儿童在对认知结构 作积极调整之后才能解决。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三)社会环境 主要是指社会生活、文化教育、 语言等。 皮亚杰认为,社会环境因素是 影响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儿童 所处的社会环境较好,则使儿童 从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向较高级的 发展阶段发展的速度加快,反之, 如果教育不良,则儿童一个发展 阶段向高级发展阶段的过渡的时 间就会推迟。 这说明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例如:5——6岁的儿童从经验中发现,一组物 体的总和同它们的空间排列位置无关,也和它 们被计数的次序无关(加法的交换性)
(2) 数理逻辑经验与物理经验的区别: 物理经验源于物体本身,而数理逻辑经验不 是从客体本身抽象出来的,而是从主体自己施 加于客体之上的动作中抽象出来的(即从主体 自身的动作中抽象出来的),数理逻辑经验不 存在于客体本身。
二、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三)顺应(accommodation) 1、含义
当人们不能用已有的图式来同化外部刺激时, 只能改变已有的图式来适应新的刺激.
例子:婴儿动作图式的发展(从吸吮到咀 嚼)
2、作用 通过顺应过程,图式在数量上增加了,有了 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图式,使图式越来越丰 富。
二、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如小孩子以前见过狗,在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 狗的图式,当他第一次看到牛时,他以为这是 一条狗,关于狗的图式是他头脑中所能用来同 化“牛”这一事物的最合适的图式.
1、含义
同化就是主体将新的刺激纳入已有的动作图 式或认知结构之中。
2、作用 同化是将已有的外在经验加以改变,来迁就 已有动作图式或认知结构。现实的材料都要经 过处理与改变来迁就已有动作图式或认知结构。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二)经验因素: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 辑经验。 1、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 出来的物体的特性:如大小、形状、重 量等。 物理经验的本质特点:它源于物体本 身,这些性质是物体本身固有的。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2、数理逻辑经验 (1)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从而理解动作
之间的协调的结果。
二、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一)图式(schema) 定义:是指动作或 心理运算所概括形成的抽象结
构。
注意图式本质上是一种动作结构,而不是知识 结构或经验结构。
例子:新生儿是吸吮动作为主,吸吮即一种动 作图式;到其学会吃饭时,咀嚼动作也是另一种 动作图式。
二、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 关系
2、发展:在人的一生中,图式是从少到多, 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的。新生儿的图 式只有一些先天的、遗传的无条件反射, 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然后在适应 外界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这 两种方式不断地发展出更多的、更为复 杂的结构,以适应外界的需要。因此, 儿童的图式比较泛化,不精确,而成人 的图式则较多,而且比较精确。
二、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二)同化(assimilation) 这一概念来自于生物学,
食物消化吸收即是同化之 一例.
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当 我们遇到客体时,第一反 应就是力图将其纳入已有 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 去把握它.
例子:刚出生不久的婴 儿,已有的动作图式是抓 握反射和吸吮反射,故你 无论把什么东西放到他嘴 里,他都去吸吮;你无论 放什么东西在他手上,他 都抓住不放.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四)平衡 皮亚杰认为,上述三种因素都是认知发展的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都不是心理发展 的决定因素。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支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四个,即成 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一)成熟:即生理的成熟,主要是指神经系统 的成熟。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起源于动作,而儿童 的某些动作行为模式的出现,有赖于相应的神经 通路和躯体结构的成熟。(格塞尔证明了动作的 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 皮亚杰认为,生理的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 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如果没有教育,计算 能力和思考能力是不要能随着生理的成熟自然而 然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