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旱地组抗旱性鉴定总结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旱地组抗旱性鉴定总结

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旱地组抗旱性鉴定试验总结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洛阳农林科学院一、试验目的为进一步在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旱棚试验)鉴定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试参试品种的抗旱性,及时、准确地鉴定出新育成(或引进)的小麦品种的抗旱性,筛选出适宜我国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为旱地生产、品种利用及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国家冬麦区小麦区试年会会议精神,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管理处的领导下,由我院负责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抗旱性鉴定工作。

二、参试品种2018-2019年度参试品种共48个,其中黄淮冬麦区旱肥A组参试品种13个,黄淮冬麦区旱肥B 组参试品种13个,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参试品种14个,均以晋麦47为统一对照种;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参试品种8个,以西峰20为统一对照种。

三、鉴定方法1.试验设计小麦品种的抗旱性鉴定方法主要采用旱棚鉴定法。

本年度的抗旱性鉴定试验在洛阳农林科学院自动折叠式干旱棚进行鉴定,试验分两个处理:干旱棚内全生育期水分胁迫试验和干旱棚外相邻地块水分非胁迫试验。

棚内、棚外两组试验均设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棚内试验小区长3.4m,行距0.2m,3行区;棚外小区长2m,宽1.6m,6行区。

棚内试验在小麦播种后进行全生育期干旱胁迫处理;棚外试验全生育期以自然降雨为主,在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进行补充灌溉。

2.鉴定指标以小区籽粒产量抗旱指数作为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指标。

抗旱指数计算公式:DI =GY S.T2·GY S.W-1·GY CK.W·(GY CK.T2)-1式中:DI --- 抗旱指数GY --- 待测品种棚内籽粒产量;GY S.W --- 待测品种棚外籽粒产量;GY CK.W --- 对照品种棚外籽粒产量;GY CK.T --- 对照品种棚内籽粒产量。

3.分级标准表1 小麦全生育期抗旱鉴定分级标准(旱棚鉴定法)抗旱级别 抗旱指数 抗旱评价1 ≥1.300 强2 1.100~1.299 较强3 0.900~1.099 中等4 0.700~0.899 较弱5 ≤0.699 弱四、试验概况试验地土质粘壤,前茬绿肥掩青。

2018年8月中旬人工整地,撒施二铵10kg/亩,同时每亩撒施3%锌硫磷5kg防治地下害虫。

2018年10月6日人工耧播,出苗后人工定苗,棚内、棚外基本苗均定为每亩15万。

4月12日喷施克蚜威、氧化乐果混合药液防治蚜虫,播种后遇雨推上干旱棚,全生育期进行干旱胁迫。

棚外试验于1月8日、3月6日补充灌溉,并追施尿素5kg/亩,其它管理措施以及调查记载,棚内、棚外均一致。

为充分发挥参试品种的性状及产量潜力,于小麦起身前在水分非胁迫区架设了防倒网。

棚内试验于5月27日收获,棚外试验于6月3日收获。

五、试验结果黄淮冬麦区旱地组2018-2019年度旱肥(A组)、旱肥(B组)区试对照种洛旱7号抗旱指数为0.949,抗旱级别为3级,抗旱性与抗旱对照种晋麦47相当。

北部冬麦区旱地组2018-2019年度区试对照种长6878抗旱指数为1.061,抗旱级别为3级,抗旱性与抗旱对照种西峰20相当。

(一)黄淮冬麦区旱肥(A组)参试品种中抗旱性与抗旱对照晋麦47相当并达到3级的有2个:分别是石14-6111、石114195;抗旱性较抗旱对照晋麦47较弱达到4级的品种有8个:分别是冀麦520、济麦60、冀麦825、泰科麦38、登海202、烟农679、济麦52、冀麦325;抗旱性较抗旱对照晋麦47弱达到5级的品种有2个:分别是SND184、ZH5169。

1.石14-6111:第一年参试,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18,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变化较大,千粒重变化相对稳定。

2.石114195:第二年参试,2017-2018年度抗旱指数0.826,抗旱级别4级;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18,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千粒重变化较稳3.冀麦520:第一年参试,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839,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穗粒数有所变化。

4.济麦60:第一年参试,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815,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穗粒数变化较大,株高有所变化。

5.冀麦825:第一年参试,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95,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千粒重变化较大。

6.泰科麦38:第一年参试,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93,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千粒重相对稳定,有效穗变化较大。

7.登海202:第二年参试,2017-2018年度抗旱指数0.784,抗旱级别4级;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61,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穗粒数变化较大,有效穗有所减少。

8.烟农679:第一年参试,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41,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千粒重变化较大。

9.济麦52:第一年参试,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18,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穗粒数变化较大,株高有所下降。

10.冀麦325:第二年参试,2017-2018年度抗旱指数0.862,抗旱级别4级;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12,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穗粒数有所变化,千粒重变化较大。

11.SND184:第一年参试,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619,抗旱级别5级,是抗旱性弱的旱地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变化较大,穗粒数有所减少。

12.ZH5169: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554,抗旱级别级,是抗旱性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穗粒数变化较大,千粒重变化较稳定。

(二)黄淮冬麦区旱肥(B组)参试品种中抗旱性与抗旱对照晋麦47相当并达到3级的有4个:分别是河农9204、秦农23、洛旱28、西农198;抗旱性较抗旱对照晋麦47较弱并达到4级的品种有8个:分别是品育8183、中麦570、衡H15-4229、圣麦127、衡14-K2-3、中信麦48、中麦132、徽研1515。

1.河农9204: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66,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变化较大,株高变化相对较小,千粒重变化较稳定。

2.秦农23: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60,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穗粒数、有效穗有所变化,千粒重变化相对较小。

3.洛旱28: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53,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千粒重较稳定,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大。

4.西农198: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33,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大,千粒重有所变化。

5.品育8183: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839,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穗粒数、千粒重变化较大,有效穗有所变化。

6.中麦570: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826,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变化较大,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小,千粒重变化较稳定。

7.衡H15-4229: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821,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穗粒数、千粒重变化较大。

8.圣麦127: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78,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千粒重、株高变化相对较小,有效穗变化较大。

9.衡14-K2-3: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68,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变化较大,千粒重有所下降。

10.中信麦48: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64,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千粒重变化较大,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小。

11.中麦132: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46,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变化较大,穗粒数、千粒重变化相对较小。

12.徽研1515:第一年参试,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721,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千粒重变化相对较大,穗粒数有所变化。

(三)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参试品种中抗旱性与抗旱对照晋麦47相当并达到3级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长5553、长9499、渭麦9号;抗旱性较抗旱对照较弱并达到4级的品种有10个,分别是长7080、邯115272、运旱1512、沧麦2015-19、品育8230、运旱139-2、秦农27、中麦35、临Y8167、中麦41。

1.长5553:第二年参试,2017-2018年度抗旱指数0.757,抗旱级别4级;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53,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变化相对较大,千粒重变化较稳定。

2.长9499:第二年参试,2017-2018年度抗旱指数0.783,抗旱级别4级;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32,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大,千粒重变化相对较小。

3.渭麦9号:第二年参试,2017-2018年度抗旱指数0.945,抗旱级别3级;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925,抗旱级别3级,是抗旱性中等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千粒重变化相对较大,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小。

4.长7080:第二年参试,2017-2018年度抗旱指数0.847,抗旱级别4级;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877,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有效穗变化相对较大,千粒重变化相对较小。

5.邯115272:第二年参试,2017-2018年度抗旱指数0.851,抗旱级别4级; 2018-2019年度抗旱指数0.860,抗旱级别4级,是抗旱性较弱的品种。

该品种干旱胁迫情况下,千粒重变化较小,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