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的时间去哪了

我们的时间去哪了

我们的时间去哪了?
随着高考季的再次到来,我们进入大学也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马上我们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学长学姐了!但是,回首过去的一年时间,我们可以在心里默默问自己:我们都干了什么?我们都学到了什么?我们内心是否觉得充实?
我们进入大学,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而我们刚刚从高中高压阶段脱离出来,这便很容易产生问题。

例如:在大学以前学习任务或计划都是由老师或家长制定,我们只需要服从就可以!然而到了大学,我们便会失去了压力和命令因而会变得彷徨和无措,就像找不到方向的麋鹿。

当我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我们要么会沉迷游戏,让自己变得秃废;要么整天无所事事,在寝室“躺尸”;要么让自己变得忙碌,却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便又变得更加空虚彷徨。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可以摆脱这种困境呢?除了找到自己的目标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呢?编者认为学会管理好你的时间是摆脱这个困境的最有效的
办法!学会管理时间,让自己的青春不迷茫!在此,编者找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先找到一位大三学长在知乎上的一个分享(因为有点长编者做了一些删减):我是一名大三大学生,以下是自己对时间管理实践练习以来的几点看法。

⌛寻找动力-早睡早起
假设每天比别人早起1.5小时,一个月将节省多少时间,那一年呢?
对于现在的校园生活,我早起几点感受
不用排队吃早餐
充分审视自我
静心计划清单
不被打扰的学习
开始的几天,早起的确很难受,不过想想一天能多做这么多事,能好好吃顿不用排队的早餐,能不被打扰的学习…你就会有动力起。

所以寻找一个动力,让自己在每一天都领先别人吧。

⌛追踪记录你的一天
很多人,也会列出计划,明确的指出哪个时间段做哪些事,一天安排满满的。

但是,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的一天怎么度过的,不知道何时浪费,何时高效率、何时疲惫,你还做什么计划呢?
所做的计划是适合自己的,符合自身生理心理状态,这样才可以发挥最大用处,认认真真追踪记录你的生活,你会发现你浪费的时间比你想象的多的多(比如我刷朋友圈微博看视频,一天下来会花4小时左右,我就关闭不看朋友圈不刷博,偶尔发动态证明自己还在)。

⌛列出ToDoList
待办事项清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ong-term list 一类是short-term list。

longterm list 可以以一周一个月一年来记录,也就是说你所有做的一切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你列出清单也是为了更好的审视自己是否完成是否偏离。

shortterm 这个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你生活琐事清单一类是你的目标清单生活琐事就如打电话买水果洗衣服等等目标清单就是朝着longtermlist 的一步步脚印。

⌛分解任务适当休息
很多工作没有办法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时,就会使人疲惫抑或放弃,所以懂得如何分解任务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我个人利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时间长短你可以调整,你可以延长专注也可缩短休息,但不可不休息,人的生理状态与记忆能力等都需要适当的缓冲而非持续工作。

⌛从整洁简洁开始
整洁即美,也是更好专注工作的基础。

就如面对你的电脑桌面,满屏杂乱文件,无分类,无顺序、影响你工作情绪,浪费大把寻找时间。

这是我最感触的一点,整洁的桌面,有序的文件、有序的笔记记录…一切整洁有序之后,生活自然规律。

⌛目标不可贪多
目标太多,什么事都做不好,做不全。

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直至放弃。

刚开始列出我的一周计划时候,满满的一张纸,看着这么多的目标,感觉自己真的很有激情,为自己每一刻都在努力而喜悦。

结果刚开始两天,就败下阵来。

后来试着删除简化我的目标清单,就会发现,目标瞄准一两件事后,越来越有自信并且越有工作状态,心有余力时,我再去想着给自己安排另外自己想做的事情。

推荐:利用类似四象限法思维进行思考,按照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与不重要不紧急分级安排事件。

(不过自己现在还没完全学会如何分类)
⌛定时回顾调整
回顾,即你在一段时间后做的复习工作,一方面是看看自己这段日子都做了些什么,另一方面为自己后续的工作生活做出合理安排。

这方面最好的方法,就是记录。

可以选择纸质可以电子记录。

我相信讲一大堆理论永远没有学长学姐实践出来的经验更加吸引人!如果大家想要更多或者更合适的方法可以去知乎上提问!并且编者在此向大家推荐一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时间的APP——
番茄土豆。

番茄土豆app,系统自动安排25分钟专注和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时间一到系统自动提醒,实在好用。

如果你无法专注,不出
几分钟就玩手机,推荐一款forest,每次专注开始,你将种下一棵树,专注期间玩手机,树就会枯死。

也就种不出forest。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可以得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此提前预祝大家摆脱迷茫,重新出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