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2016 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2016年5 月目录一、竞赛组织机构 (1)(一)竞赛组织委员会 (1)(二)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2)(三)竞赛试题组 (2)(四)竞赛裁判组 (3)(五)竞赛监审组 (3)(六)竞赛后勤组 (4)(七)竞赛宣传组 (4)二、竞赛安排 (5)(一)竞赛地点 (5)(二)竞赛日程安排 (5)(三)代表队及参赛选手 (5)(四)参赛须知 (5)三、竞赛内容与评分标准 (6)(一)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 (6)(二)天气预报与服务 (11)(三)技术保障 (11)(四)观测数据综合处理 (14)四、竞赛工作人员职责及工作纪律 (14)(一)赛场纪律 (14)(二)裁判长职责 (15)(三)裁判工作纪律 (15)(四)监考人员职责 (16)(五)评卷人员职责 (16)(六)计分人员职责 (16)(七)监审职责 (17)五、竞赛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17)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决策部署,以技能竞赛为导向,促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水平的提高,推动县级气象机构气象事业发展。
特制定第十一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如下。
一、竞赛组织机构(一)竞赛组织委员会1.人员组成主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副主任: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盛明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巡视员袁芳委员:综合观测司司长王劲松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预报与网络司司长顾建峰人事司司长胡鹏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宋云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曹晓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敬枫蓉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陈忠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竞赛处处长贾伟一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林业气象工作部部长刘季英2.工作职责负责竞赛重大事项决策、竞赛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审定。
(二)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1.人员组成主任:李昌兴综合观测司副司长成员:综合观测司地面处裴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人工影响天气处孙锐预报与网络司预报处黄卓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业务处雷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务处汤志亚四川省气象局办公室汪辉综合观测司地面处张帆2.工作职责竞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综合观测司),负责协调、落实、检查与竞赛相关各项目的执行情况;负责竞赛组委会的日常工作。
(三)竞赛试题组1.人员组成组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组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局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营林局中国民航局空管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成员:由竞赛试题组组长确定具体人选。
2.工作职责负责编制各项竞赛试题。
在竞赛过程中,负责对竞赛试题及答案进行技术解答,对试卷进行监管、保密;负责竞赛用设备的安装、调试、监管、布置、维护等。
(四)竞赛裁判组1.人员组成裁判长: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曹晓钟成员:由竞赛裁判组组长确定具体人选。
2.工作职责监考人员负责监督各考场竞赛纪律;阅卷人员负责各项竞赛答题的审阅、打分;记分人员负责将各项竞赛答题计分、记录、归总。
(五)竞赛监审组1.人员组成组长: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工会 成员:中国气象局人事司2.工作职责 负责监督裁判职责、监督考场秩序、监督违纪人员处理、监督竞 赛评卷计分; 负责竞赛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向组委会提出处理意 见。
(六)竞赛后勤组1. 人员组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工作职责 负责安排住宿、饮食、布置赛场等后勤及会务事项;负责获奖证 书的制作、管理;负责工作证、参赛资格证的制作、发放等;负责考 试用具的监管。
(七)竞赛宣传组1.人员组成组长: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洪兰江 副组长: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成员: 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林业气象部 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 朱长虹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刘为一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待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斌兵2.工作职责 负责竞赛工作宣传。
二、竞赛安排(一)竞赛地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跃南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 待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待定 郭彩丽(二)竞赛日程安排预计竞赛日期:2016年11月中旬,赛程3天。
(三)代表队及参赛选手1. 名额各省(区、市)气象局均组队参加竞赛,行业内相关单位可组队参加竞赛。
各代表队领队1 名、教练1 名、参赛选手3 名。
2. 参赛选手确定各省(区、市)气象局自行抽签确定参赛选手;行业内相关单位推荐三名选手组队参赛。
3. 参赛资格已参加过三届竞赛或取得个人全能前三名的不得再参加本届竞赛。
(四)参赛须知1. 报到注意事项各参赛代表队应按时报到。
报到时,领队、教练、参赛队员应出示本人身份证,确认后发给工作证、参赛资格证。
2. 机考注意事项本次竞赛所有科目均采用机考,由竞赛组织单位提供竞赛环境,包括电脑、键盘、鼠标和竞赛系统。
三、竞赛内容与评分标准竞赛内容包含四个竞赛科目: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天气预报与服务、技术保障、观测数据综合处理,满分400分。
表1竞赛科目及分值(一)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1. 竞赛内容考查气象灾害防御、预警信息发布、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风险业务和人工影响天气知识。
天气学基本概念及天气分析与预报的基本思路、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卫星气象应用基本知识、天气预报与气象灾害预警的业务规范。
综合观测基本知识、地面观测自动化相关知识及业务改革业务规定、气象观测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数据质量控制与气象资料应用。
表2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试题范围2. 竞赛形式和评分标准机考,闭卷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表3综合气象业务基础理论竞赛试题类型及评分标准注: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的不得分;(二)天气预报与服务1. 竞赛内容综合运用云天观测资料,以及自动气象站、探空、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结合指导预报产品完成辖区内的订正预报,并撰写相关气象服务材料。
2. 竞赛形式机考,闭卷考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 评分标准标准答案以裁判组的答案为准。
(三)技术保障1. 竞赛设备赛前设计制作40套竞赛平台,包括:(1)DZZ4型20套和DZZ5型20套,其中36套自动站供竞赛使用,其余4套备用;(2)DNQ1型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40套,其中36套供竞赛使用,其余4套备用;(3)DPZ1型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40套,其中36套供竞赛使用,其余4套备用。
观测要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能见度。
表4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设备配置清单设备名称| 配置(DZZ4型)| 配置(DZZ5型)2. 竞赛形式(1)现场闭卷机考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满分100分。
(2)竞赛参加选手共105人,分为三组,每组35人同时进行竞赛,每人1套设备,每组竞赛时间30分钟,两组竞赛之间15分钟为设备调校准备时间,竞赛结束后,选手不得再接触竞赛设备。
(3)裁判对选手的操作过程进行现场裁决并计时,同时使用摄像头对选手操作过程全程录像,竞赛现场设巡考人员。
(4)所有参赛选手需提前30分钟进入候考区。
3. 竞赛内容技术保障科目考试内容具体包括:观测设备的拆解与安装、调试、故障诊断等。
(1)观测设备拆装选手使用给定的设备,完成拆装与检查。
包括:传感器接线、传感器与防雷板连接、防雷板与采集器连接、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的连接、供电系统接线等。
要求正确完成观测设备拆装,操作规范,各类接线检查准确,完成安装后操作台整洁美观。
(2)观测设备调试选手使用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ISOS)完成观测设备现场调试。
包括:传感器相关参数读取和设置、采集器相关参数读取和设置、能见度传感器的应用与维护、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设置与维护等。
要求正确完成观测设备调试、测试软件相关读取和配置等操作,能够正常读取观测数据。
(3)观测设备故障诊断选手使用提供的工具对预先设置的自动气象站一种或几种故障进行故障诊断。
要求正确使用工具,判断故障具体位置,分析故障原因,更换相应备件后排除故障。
4. 评分标准根据考生提交试卷和现场操作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以竞赛裁判手册为准。
分数相同时,操作完成时间短的排名在前,但不影响个人全能排名和团体排名。
(四)观测数据综合处理1. 竞赛内容主要考查选手使用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I SOS)处理观测数据的能力。
2. 竞赛形式机考,闭卷考试,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3. 评分标准标准答案以裁判组的答案为准。
四、竞赛工作人员职责及工作纪律(一)赛场纪律1. 参赛队员必须听从指挥,服从裁判。
2. 应至少提前15 分钟进入赛场并对号入座。
入场时须佩戴参赛资格证,否则不得入场。
除规定的比赛用具外,手机、提包、书籍等与竞赛无关的其它物品一律不得带入赛场。
迟到30 分钟以上者禁止入场,取消本场竞赛资格。
3. 入场后,应认真听取监考人员宣布的有关注意事项。
4. 应保持赛场安静,不得在赛场内吸烟。
如竞赛系统运行异常,应举手示意,但与题意有关的内容监考人员不予解答。
5. 答题期间不准左顾右盼、交头接耳、传递纸条、抄袭他人答案或故意让他人抄袭。
一般不得离开赛场。
确需中途外出时应举手示意,经监考人员批准后方可离开,并由监考人员随行监督。
6. 每项竞赛结束前30 分钟和5 分钟时,监考人员各提示一次。
7. 参赛队员违反赛场纪律时,情节轻微的,第一次提出警告,第二次取消本场竞赛资格,该项成绩按零分处理;情节严重的,取消本场竞赛资格,该项成绩按零分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竞赛队员资格。
(二)裁判长职责1. 在竞赛组委会的领导下,负责竞赛裁判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2. 组织竞赛实施的各小组按时完成各自工作。
3. 负责制定竞赛工作流程、职责和纪律,并监督执行情况。
4. 负责竞赛试卷的监管。
5. 负责裁决竞赛中出现的技术争议。
6. 竞赛结束时,向组委会报告比赛成绩。
(三)裁判工作纪律1. 裁判人员在竞赛裁判工作中,要作风正派,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公正、公平原则,不得徇私舞弊。
2. 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保守竞赛秘密,不得泄漏竞赛试题和评卷、计分情况。
3. 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4. 服从领导听指挥。
遇有不同意见,共同协商,并服从裁判长的裁决。
(四)监考人员职责1. 监考人员应提前30 分钟到达赛场,检查赛场布置、设施等是否符合要求。
2. 参赛队员入场时,检查参赛队员资格证,收缴禁止带入赛场的物品,查验参赛队员座次。
3. 监督赛场纪律,作好监考记录,竞赛结束后交裁判长。
发现违纪现象时,按照赛场纪律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