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奇妙的水》教学设计主题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存在形式,认识水的物理属性及形态变化。

2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认识水对维持人和其他生命体生存以及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写小实验报告。

教学准备:1 准备一台地球仪或一张世界地图。

2 搜集水资源分布及水量的有关资料。

3 准备几种新鲜蔬菜或其他植物,一个量杯。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你了解水吗?”看图,谁来说说水在自然界中有哪几种形态?2 出示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你对地球有什么初步印象?(是啊,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水的世界,地球的表面绝大部分是水)二活动天地认识身边的水1 看图,说说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2 生自由回答。

3 师总结:水不仅存在于江河湖海中,而且存在于空气、冰川和土壤中,不仅有液态的水,还有固态和气态的水。

4 出示水循环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同座位互相交流水是怎么循环的,注意,交流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语言表达要简练、清楚。

指名交流、评议。

生命离不开水1 老师已提前布置你们记录自己每天的喝水量,并且让你们记录在表格中,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互相交流)2 你们设想一下,如果不喝水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3 挤压蔬菜,你们看,植物中也有水,植物体内的水都是从哪儿来的呢?(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需要消耗自然界大量的水)水利和水患1 看图:水也能给人类造成灾害甚至灾难。

你知道哪些水害事件,说给同学听听。

2 水在工农业生产中和人类生活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吗?(教师必要时讲解:发电厂需要用水产生水蒸气带动发电机运转,需要水来帮助冷却等)三活动拓展延伸1 取一小块冰放入量杯中,观察冰的变化,思考: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从哪里来的?四布置作业:1 查资料,了解在水里的某种动物或植物。

说说你所知道的水的故事。

2 有兴趣的同学可设计一个证明水有浮力的实验。

教学反思:《有限的淡水》教学设计主题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十分有限及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2 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利用已知的信息。

3 通过小组调查和交流活动,培养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

教学准备:1 分别从不同自然水体中采集几种水样。

2 收集长江、淮河、巢湖不同时期的水文资料。

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1 看示意图,你看到了什么?(虽然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水,可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十分小。

)二活动天地:淡水资源的短缺1 看第8页图并阅读文字资料,谈谈你的感想。

2 生交流。

3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已经意识到水资源的紧缺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下面就把你们的心里话写下来。

4 这是安徽水资源示意图,找出长江、淮河、巢湖的位置,还可以标出家乡附近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湖泊、水库等。

5 你觉得家乡还可以利用的主要水源有哪些?(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水资源的状况还是很紧张的)水的污染1 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你们了解巢湖和淮河目前受污染的状况,谁来给大家汇报?2 我这有几种从不同自然水体中采集出的水样,你们观察,哪种受到了污染?(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3 水污染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呢?我们在生活中哪些行为造成了水污染?师总结:水污染使淡水资源更加紧缺,全世界有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经水传染的疾病每年使1500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儿童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

三活动拓展:1 查资料,了解造成淡水短缺的原因,人类与淡水的密切关系。

2 了解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四布置作业:制订家庭减排污水的计划,并督促家人实施。

教学反思:《节约用水》教学设计主题目标:1 通过开展活动,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认识到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认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节水设施,初步掌握生活中的节水技能,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节约用水公益广告和宣传画。

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些有关节水工程的专题片。

2 收集有关“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你知道这些宣传画的意义吗?(指名说)二活动天地节水大家谈1 浪费水的现象在生活中较常见。

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 小组交流。

3 你能做个有心人,把自己生活周围浪费水的现象记录下来吗?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图片记录。

4 其实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各行各业都采取了不少节水方法,如: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很多地区采用滴灌的方式浇灌农作物。

你还知道哪些呢?节约用水,人人有责1 你们观察过吗,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个小时的滴水量是多少?算一算,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又是多少?多么浪费呀,这些水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呢?2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你有什么金点子呢?3 让我们写几条节水标语,画画节水宣传画,号召人们节约用水吧!三活动延伸:1 了解“世界水日”的相关知识。

2 在校园里开展一次节水宣传活动。

四布置作业:和父母制订家庭节水计划,并认真实施。

教学反思:《生活中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主题目标:1 通过研究自行车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不同交通工具性能和用途作比较,比较全面地认识各种交通工具。

3 能够辩证地看待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调查收集各种交通工具信息。

2 教师准备各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图片。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是我们常见的交通工具,你们对他有所了解吗?二活动天地:身边的交通工具1 这是一辆自行车,你能说出它各部件的名称吗?它们各有什么作用?2 师总结:自行车有车龙头(把握方向)、车闸、(紧急情况控制车闸可减速或停车)、车轮(行驶)、车链(自行车传动部分)、脚踏板(带动车轮行驶)。

交通工具小百科1 人们出行离不开交通工具。

不同的交通工具性能各不相同。

如果你要去不同的地方,你会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出行吗?为什么?2 交流交通工具与我们的生活1 说说交通工具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2 但是交通工具为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也让人们受到它的危害,能谈谈你的看法吗?三活动拓展:1 开展航模、车模制作比赛。

四布置作业:回家搜集交通工具图片,准备展览。

教学反思:《安全出行》教学设计主题目标:1 通过开展调查活动,能够认识一些基本的交通标识,并懂得其含义。

2 通过开展调查活动,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并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 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学会分析的生活能力。

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搜集各种交通标识。

2 教师准备有关交通安全录像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1 交通的快速发展,我们出行频率增加,交通安全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

你们知道怎样安全出行吗?二活动天地:交通标识大搜索1 交通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错,街巷纵横,道路边设立的各种路牌标识成为我们认识方位和道路的重要依据。

2 出示标识,你认识他们吗?3 总结:路牌分为2种,一类是指示道路方位的指示牌。

另一类是告诉我们在某一条道路上东西南北方向的路牌以及这条道路名称的指示牌。

交通安全我知道1 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不安全的交通行为?2 维护我们出行的交通措施有很多,仔细看图,找找他们的作用。

安全快乐出行1 分小组讨论乘车时我们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 独自出门,会遇到各种交通安全问题。

大家都来说说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三活动延伸1 自编一首交通安全儿歌。

2 设计一条从你家到学校最安全的路线。

四布置作业:出一期安全宣传小报。

教学反思:《未来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主题目标:1 通过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目前交通工具最新发展情况。

2 通过开展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学会分享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交通工具发展的最新图片资料。

2 学生课前观察身边的交通工具,寻找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活动中的设计提供第一手资料。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 交通工具的舒适、快捷、环保等因素一直是科学家们追求的目标。

你知道这些新型的交通工具吗?2 师介绍太阳能汽车、选磁浮列车、空客A308、豪华游艇。

二活动天地:畅想未来汽车1 未来的汽车到底是什么样子?科学家预测未来的汽车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出示文字)2 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描绘未来交通工具1 将你了解的某种交通工具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小组内作介绍。

2 将大家的介绍记录下来,整理后填在书上31页。

3 画出你心目中未来的交通工具,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的特点和性能。

三活动延伸:1 以“交通工具和环境的关系”为主题举行一次队会。

2 设想未来公交车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提一条治理“交通拥堵”的建议。

教学反思:主题目标:1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生活中常见节日的来历及相关的风俗习惯。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 4—6个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2 合作学习小组课前进行资料收集、整理。

3 教师课前收集部分与节日有关的书籍、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 看图,你知道这些节日吗?二活动天地:节日探寻1 你知道哪些中国节日和外国节日?2 它们分别是什么日期呢?3 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资料,你们知道这些节日是怎么来的?请把它记录在35页上。

4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它们都有什么习俗呢,能用线把它连一连吗?5 你知道哪些关于外国节日有意思的事呢?6 比较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活动延伸:1 了解家乡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2 收集节日祝福语。

四布置作业:1 记一次你亲身经历的节日活动。

2 说一个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故事。

教学反思:主题目标:1 了解、掌握我国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由来、习俗及文化内涵。

2 明白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

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需要。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1 了解学生在小组内的分工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2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等。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 你见过下面的画面吗?(出示图片)二活动天地:端午节1 说说端午和屈原的传说故事。

师总结:人们过端午节适于我国的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和我国古代大诗人屈原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