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共建美好家园陈东平(2007年3月3日)各位代表:本次会议是在行业改革不断推进,湖南中烟工业公司成功重组后,品牌整合与资源共享全面加速的形势下召开的。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工作,部署2007年工作,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进一步推动我厂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大会的主题是:构建和谐企业,共建美好家园。
下面,我代表厂部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2006年工作回顾2006年,我厂在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及常德卷烟总厂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行业“一流生产企业”目标,强力推行精细严实管理思想,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品牌整合、技改工程、“五定”后续竞岗三项重点工作,以及安全、稳定、质量、成本等核心目标任务全部圆满完成,生产经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构建和谐企业、建设美好家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三项重点工作为重心,年度目标任务全部顺利完成(一)品牌整合圆满结束,销售收入升幅较大。
2006年,我厂顺利完成24.5万箱生产计划任务。
其中,二类烟1.07万箱,同比增长193.9%;三类烟3.9万箱,同比增长330.4%;四类烟19.5万箱,同比下降18.1%。
实现销售收入(含税)11.69亿元,同比增长11.6%。
在生产计划同比减少8.6%的情况下,通过品牌互换等手段提高产品结构,确保了销售收入两位数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明显转好。
去年,红豆系列卷烟在完成2.4万箱生产任务后,于5月份正式停止生产;长沙卷烟厂的输入品牌白沙(软)在我厂全年共计生产4万箱,品牌均质化得到广泛认同。
(二)技改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技术装备焕然一新。
全体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三高”要求和工艺、装备、管理、效益、质量、环境的“六个一流”目标,与生产线紧密配合,狠抓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了生产、技改两不误。
去年初完成了制丝技改工程,7月底完成了卷包线更新与搬迁工作,11月份卷包条烟输送系统正式运行,物资成品仓库改造完成并交付使用,至此投资达2.65亿元的30万箱技改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一期工程的全面投产,不仅提升了我厂自动化生产程度和工艺制造水平,还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改后恢宏大气的厂房、绿化美化的环境为进一步增强我厂的综合竞争实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五定工作全面完成,激励机制逐步建立。
随着制丝车间、卷包车间、物业公司“五定”全员竞岗工作于10月底结束,为期一年多的“五定”竞岗工作平稳落幕,改革预期目标基本实现,激活了人力资源。
以推动“五定”改革为契机,我厂的竞争与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为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去年对专业技术人才重新进行了职务聘任,发放了专业技术津贴,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技术技能的主动性,促进了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四)成本控制得到加强,节约挖潜超额完成。
我们始终以控制各种物料消耗为重点强化成本控制取得成效,烟叶平均单箱消耗36.25Kg、卷烟纸3228.05米、嘴棒8361.5支,同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烟叶单耗下降0.65Kg。
单箱原煤消耗同比下降10%,节煤降耗工作创历史最好记录。
三新技术得到运用,去年8月份,除杂丙纤嘴棒在芙蓉(黄)品牌上推广使用,全年节约材料成本200多万元。
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年共节约降耗1993万元,超额完成了总厂年初下达的800万元节约挖潜任务。
(五)过程控制得到优化,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整合了质量管理体系。
对14个程序文件进行了换版,对150余个第三层次文件进行了修订,确保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二是以保证输入品牌均质化为重点,加强了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
根据生产装备变化,及时进行了工艺测试和参数优化,建立了新的工艺参数体系。
三是以设备控制为重点,通过对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过程进行规范和强化执行,确保了设备工艺保障能力。
全年产品外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六)安全维稳得到强化,企业大局安定和谐。
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建立健全了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和安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开展“四五”普法和消防安全“四进”等教育活动,通过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制度,通过加强观念引导、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约束,全年实现了安全稳定“六无”目标,企业和谐发展,员工安居乐业。
二、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管理基础得到夯实(一)强化制度建设,管理逐步规范。
过去的一年,是我厂强力推行制度体系建设的一年。
全年出台制度文件80余个,基本理顺了管理流程,明确了办事程序,促进了规范管理。
在此基础上,我们强调了制度的刚性执行,根据《综合考核规定》及考核细则,加强了对工作质量和制度执行的考核力度,全年调查处理各类事故20多起,2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受到了处理。
通过制度的刚性执行和严格考核,员工按章办事意识明显提升,执行力明显提高。
(二)“7S”管理初见成效,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
推行“7S”现场管理是落实精细严实管理思想的重要措施。
在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通过“7S”现场管理竞赛评比及“文明部室”竞赛活动引导,企业生产环境和办公环境都有了崭新变化,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全员“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
精细化管理思想深入人心,精益求精工作作风初步形成,企业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突出预算管理,提高运行质量。
围绕年度经济运行目标,遵循一切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思想,我们以预算为中心、以资金为重点、以成本为核心,全面推行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制订了各类计划目标和费用开支预算,建立台账,逐月考核,强化预算的刚性执行。
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改变过去拍脑袋、靠经验的决策方式,精心组织了每个季度的经济运行分析会,集思广益,找出症结,研究措施,科学决策,确保了各项预算准确完成,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四)推行绩效管理,激活工作效率。
过去的一年,绩效管理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受到各方面重视,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中层干部绩效考评办法》进一步修订完善,得到认真执行,通过月度绩效考核和年度综合评定,激发了干部创新管理的活力,提高了部门工作效率。
各部门从实际出发,也基本制定了相应的绩效考核方案和奖惩办法,与月奖、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充分体现了公平与业绩相结合的原则;同时,通过绩效评估、结果反馈、讨论分析、持续沟通,提高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部门管理成本,提升了部门管理水平。
(五)依托文化建设,促进人性化管理。
一年来,党群部门将人本管理思想积极融入文化整合工作,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党员身份意识竞赛、体育文化月、青年辩论赛、廉政文化与安全宣传周、离退员工参观生产区和精细管理大家谈等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释放了员工压力,凝聚了员工心智,转变了员工思想,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通过深入开展厂务公开、“网上民主接待日”等活动,主动接受员工监督,认真解决反映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问题,为广大员工排忧解难。
政工系统还积极收集、分析、处理各类员工思想动态信息,及时排解员工思想顾虑,有效解决员工思想观念问题,保证了企业大局稳定。
(六)严格内部监管,扩大厂务公开。
以“两项专项检查”为契机,加大了内部监督管理力度。
监督部门通过对工程技改、大宗物资采购推行资质认证、公开招标、比质比价制度,有效降低了成本费用。
通过全程参与监督竞争上岗,使三公原则得以全面贯彻,激活了人力资源。
通过坚持厂务公开制度和扩大厂务公开范围,自觉接受员工监督,维护了员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各部门建立民管小组,集体讨论二次分配,共同维护绩效考核,促进了收入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于监管工作成绩突出,我厂去年被评为全国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专卖检查、效能监察和同级审计也都得到了上级一致好评。
三、抓好五个关键要素,全力打造一流生产企业基本框架(一)全员整体素质提升。
为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我们采取了多种培训手段提高干部员工队伍素质。
一是干部学习制度化。
较好地坚持了干部每周例行学习,还组织部分干部和技术骨干到行业先进单位对口学习,转变了管理思想,更新了管理知识,激活了管理思路,拓宽了管理视野。
二是员工技能及业务学习更受重视。
主要是加强了技术技能的适应性培训,全年累计培训2083人次。
其中,内培1952人次,送培161人次,支出教育经费108万元;技改后上岗适应性培训542人次,支出培训经费24.69万元;职业技能鉴定14个工种180名员工,39人通过了高级工鉴定,94人通过了中级工鉴定,现有技师2人。
通过培训,干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创建一流生产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二)设备改造稳步推进。
在完成技改工程的同时,全年还完成了设备改造12项,完成设备购置20余项,完成设备大中(项)修5项,有效提高了我厂设备装备水平和工艺保证能力。
通过强化日常设备保养、规范操作,在线产品进柜时间及批次作业时间缩短,设备有效作业率稳中有升,卷接设备从85%提高到92%,高速包装设备从83%提高到85%。
技术改造后的设备,满足了品牌输入生产的需求,为创建一流生产企业打下了物质基础。
(三)原料物资供应顺畅。
物资部门建立了较完善的物流配送管理体系,优化了物资配送流程,保证了全年24.5万箱卷烟和输入品牌4万箱白沙(软)的正常生产。
全年投料烟叶抽检合格率99.5%以上,原辅材料供应及时率100%,卷烟调拨准确率100%,而且库存合理,减少了资金占用。
物资供应链关系基本理顺,物流通畅高效,为创建一流生产企业提供了物流保证。
(四)标准体系基本修订完善。
通过一年来的整合修订,我厂制度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得到了加强,基本体现了“精细严实”管理思想,提升了全厂员工的执行力。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外审没有出现不符合项,持续改进能力得到提升;“三标一体”完成了前期准备及程序文件编制工作,为融合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全员规范化行为习惯得到培养,各类标准“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创建一流生产企业提供了“法”的保障。
(五)工作生活环境改善。
我厂过去一年的软、硬环境改善有目共睹。
在总厂的关怀下,去年我厂在册员工及离退休人员收入继续保持增长,福利待遇进一步改善,改革成果得到共享,人心稳定,工作积极性高涨。
新的职工食堂年底投入正式使用后,员工就餐环境更加舒适。
多种经营企业年度经济目标顺利实现,九子龙印务与九子龙经贸公司技改项目顺利竣工,生存问题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