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语文作业一、[2019·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
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
“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构成“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古希腊对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美”的诉求。
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天人合一”之“一”就是“生”,即生命。
“生”有一个中间环节是“气”,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二气交感诞育万物,成为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
《周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社会人生,包括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善的统一体,也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艺术体现。
这种阴阳之道,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所不在,书法的黑白对比、绘画的线条曲折伸张、音乐戏曲的起承转合等无不是阴阳相生的体现。
“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太极图示”。
所谓“太极而无极”,即指太极无边无极,无所不在。
“太极”是一种阴阳相依、交互施受、互为本根的状态。
这是对于生命的产生与终止、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形态的现象描述,是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之所在,中国传统艺术均表现为一种圆柔的饱含生命张力的形态。
有学者将之视为艺术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圆形艺术思维使得艺术极富张力,如汉画像中两只拱背相向、蓄势待发的虎豹。
线型的艺术特征是“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
根据宗白华的论述,中国传统艺术是线型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而西方古代艺术总体上说是块的艺术、空间的艺术。
线型艺术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时间之美,一切艺术内容都在时间与线型中呈现,化空间为时间。
《清明上河图》在动态的多点透视中呈现了清明时节汴河两岸完整的风情画面;书法是时间之流中笔的生命之舞,最能反映线性艺术的特点。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传统的“生生美学”及其艺术呈现,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存与审美方式,是一种活着的有生命力的艺术与美学。
它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特别是当代生态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对发展当代美学,对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光明日报》2018年1月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与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决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B.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最终这一规律发展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
C.“太极图示”既描述了生命的形态,也呈现了“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
D.中国古代传统书画,通过线型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时间与空间相互转化的生命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基于审美的民族相异性,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生生美学”的基本特点。
B.文章通过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的具体事例,论证了美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C.为了论述“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文章先引述再阐释,最后举例,条理清晰。
D.末段强调了“生生美学”对当代生态美学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写作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生美学”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是因为中西方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不同。
B.不能理解“生生美学”的内涵,就难以感受中国传统书画和戏曲等艺术的魅力。
C.运用“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就能够创造出圆柔而饱含生命张力的艺术形象。
D.“生生美学”因为植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2019·广州高三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材料一:2016年谷歌机器人“阿尔法围棋”(AlphaGo)大比分击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
这场围棋人机大战让所有人都开始关注“人工智能”。
有人说它能为人类提供更卓越的服务,也有人说它将夺取人类的工作并最终战胜人类。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到了2020年,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科技发展的影响,超过500万份工作将会消失。
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的700万个岗位中,至少三分之二是行政与办公室类的白领工作岗位。
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
人工智能能够部分替代的职业有律师、翻译等,这些职业被替代的那部分工作处于计算机能够比较容易掌握的数据领域。
尽管机器可以模仿人类的大脑进行学习,但是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相比人类,机器欠缺了原创能力、互动能力和谈判能力。
因此,具备这三种要素的职业便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比如文创、科技和管理行业。
(摘编自匡文波《人工智能会取代记者吗?》) 材料二:在中国,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传统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他们之后,还有上百家创业公司正在人工智能的各个方向探索新技术。
另一方面,传统行业的公司也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以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
在多家中国科技企业积极研发的推动下,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国,中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
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的竞争,领先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
虽然中美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但相比美国,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企业量到融资量均不占优势,而且中美人工智能产业的侧重点也不同。
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对比图(单位:个)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融资分布对比图(单位:亿)【注】人工智能产业各领域分属三个层面:基础层(处理器/芯片),技术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技术平台),应用层(机器学习应用、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语音识别)。
(摘编自腾讯研究院报告《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材料三: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准备了3项提案,这些提案全都聚焦人工智能。
在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提交的议案中也特别提到,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领域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成为业界焦点,而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将人工智能议题推向高潮。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是需要培育壮大的新兴产业之一,要加快技术研发和转化。
这是“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在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国家最高顶层设计的视野。
不管是日常手机应用里的某个功能,还是大型企业里复杂庞大的数据处理系统,背后折射出的都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者们看来,这次中国没有像过去一样在高新技术发展前期“缺席”,而是实现了弯道超车,领跑世界。
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力支持下,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将成为人工智能行业全面升温、人工智能技术大面积“落地”、产业生态结构基本形成的一年。
然而,尽管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基础、技术水准等方面不输世界先进国家,但在实践经验、人才基础等方面,中国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也给人工智能的实际落地带来阻碍。
因此,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之战是突破应用瓶颈。
(摘编自《人工智能:全球竞赛中国领跑》,2017年3月11日《人民日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材料一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可知,任务越容易自动化、数据越容易获取的职业,受人工智能的影响越大。
B.通过中美人工智能各领域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数量多的领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
C.对比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企业数量会发现,中美两国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以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企业都较多。
D.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发展期,全球竞争激烈,国内科技企业是中国人工智能飞速发展、领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
6.人工智能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世界,中国应做好哪些准备?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题。
(15分)不速之客梁晓声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教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
只有半个月假。
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
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
我们一起去沧州……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
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
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
其实不尽然。
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他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
就是他。
人们都说我俩长得像双胞胎。
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一位“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
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
他父亲是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
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
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是可以叙叙父子情的。
队友们一一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
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
自然而然地,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
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最后交给我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