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4.3.2 操作数寻址方式
变址寻址方式:把CPU中某个变值寄存器的内容与偏移量D相加来形成操 作数的有效地址。 使用变址寻址方式的目的不在于扩大寻址空间,而在于实现程序块的规 律性变化。 块寻址方式:块寻址方式经常用在输入输出指令中,以实现外存储器或 外围设备同内存之间的数据块传送。块寻址方式在内存中还可用于数据 块搬家。 块寻址时,通常在指令中指出数据块的起始地址(首地址)和 数据块的长度(字数或字节数)。 如果数据块是变长的,可用三种方法指出它的长度: (1)指令中划出字段指出长度; (2)指令格式中指出数据块的首地址与末地址; (3)由块结束字符指出数据块长度。 操作码 首地址 标志位 末地址 段寻址方式:微型机中采用了段寻址方式,例如它们可以给定一个20位 的地址,从而有1M存储空间的直接寻址能力。为此将整个1M空间存储器 以64K为单位划分成若干段。在寻址一个内存具体单元时,由一个基地址 再加上某些寄存器提供的16位偏移量来形成实际的20位物理地址。这个 基地址就是CPU中的段寄存器。
4.3.3 寻址方式举例
PDP/11系列机寻址方式 PDP/11系列机指令字长为16位,虽然指令系统中有单操作数指令和 双操作数指令,但操作数字段即地址部分均由6位二进制构成。例 如双操作数指令为: 15 12 11 9 8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 寻址方式 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 寄存器号 |<-------源地址------>|<-------目标地址----->| 参阅表4.4PDP/11系列机的寻址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采用寄存器 寻址 Pent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的寻址方式。 Pentium的外部地址总线宽度是36位,但它也支持32位的物理地 址空间。其有效地址的寻址方式共有九种,参见表4.5 Pentium的 寻址方式
这也需要时间。第二种指令的执行时间不会等于第三种 指令,因为第三种指令虽然也访问存储器,但节省了 求有效地址运算的时间开销。 ⑶根据已知条件:MOV(OP)=001010,STA(OP) =011011,LDA(OP)=111100,将指令的十六进制 格式转换成二进制代码且比较后可知:①(F0F1)H (3CD2)H 指令代表LDA指令,编码正确,其含义是 把主存(13CD2)H 地址单元的内容取至15号寄存器。 ②(2856)H 指令代表MOV指令,编码正确,含义是把6 号源寄存器的内容传送至5号目标寄存器。 ③(6FD6)H 是单字长指令,一定是MOV指令,但编码 错误,可改正为(28D6)H ④(1C2)H 是单字长指令,代表MOV指令,但编码错误, 可改正为(28C2)H 。
要求: ⑴分析三种指令的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特点。 ⑵CPU完成哪一种操作所花时间最短?哪一种操作所 花时间最长?第二种指令的执行时间有时会等于第三种指 令的执行时间吗? ⑶下列情况下每个十六进制指令字分别代表什么操作? 其中如果有编码不正确,如何改正才能成为合法指令? ①(F0F1)H (3CD2)H ②(2856)H ③(6FD6)H ④(1C2)H [解]:⑴第一种指令是单字长二地址指令,RR型;第二种指 解 令是双字长二地址指令,RS型,其中S采用基址寻址或变 址寻址,R由源寄存器决定;第三种也是双字长二地址指 令,RS型,其中R由目标寄存器决定,S由20位地址(直 接寻址)决定。 ⑵处理机完成第一种指令所花时间最短,因为是RR型指 令,不需要访问存储器。第二种指令所花时间最长,因为 是RS型指令,需要访问存储器,同时要进行寻址方式的变 换运算(基址或变址),
1. 隐含寻址
在指令中不明显的给出而是隐含着操作数的地址。例如,单地址的指令 格式,没有在地址字段中指明第二操作数地址,而是规定累加寄存器AC 作为第二操作数地址,AC对单地址指令格式来说是隐含地址。
2. 立即寻址
指令的地址字段指出的不是操作数的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这种方式 的特点是指令执行时间很短,不需要访问内存取数。 例如:单地址的移位指令格式为 OP(移位 移位) OP(移位) F D 这里D不是地址,而是一个操作数。F为标志位,当F=1,操作数进行右 移;当F=0时,操作数进行左移。
4.3.2 操作数寻址方式
直接寻址:是一种基本的寻址方法,其特点是:在指令格式的地址字段中直接 指出操作数在内存的地址D。 采用直接寻址方式时,指令字中的形式地址D就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E,既E=D。 因此通常把形式地址D又称为直接地址。此时,由寻址模式给予指示。 如果用 S表示操作数,那么直接寻址的逻辑表达式为 S=(E)=(D) 间接寻址:是相对于直接寻址而言的,在间接寻址的情况下,指令地址字段中 的形式地址D不是操作数的真正地址,而是操作数地址的指示器,或者说D单元 的内容才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如果把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结合起来,指令有如下形式: 操作码 I D 寻址特征位I=0,表示直接寻址,这时有效地址E=D;I=1,表示间接寻址, 这时有效地址E=(D)。 间接寻址方式是早期计算机中经常采用的方式,但由于两次访存,影响指令执 行速度,现在已不大使用。
[例4] 某16位机器所使用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如下所示,该机有 例 两个20位基址寄存器,四个16位变址寄存器,十六个16位通用寄 存器,指令汇编格式中的S(源),D(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 M是主存中的一个单元。三种指令的操作码分别是MOV(OP)= (A)H ,STA(OP)=(1B)H ,LDA(OP)=(3C)H。 MOV是传送指令,STA为写数指令,LDA为读数指令。
4.4 堆栈寻址方式
堆栈是一组能存储和取出数据的暂时存储单元。 堆栈和其他形式的存储器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它们对数据的存取方法或寻址方法有所不同。
4.4.1 串联堆栈
串行堆栈是由CPU当中的一组专门的寄存器构成。串行堆栈的最大优点是速度快。
4.4.2 存储器堆栈
串行堆栈存的容量有限,为了突破这种限制,使用了存储器堆栈,其优点在于: 堆栈能够具有程序员要求的任意长度; 只要程序员喜欢,愿意建立多少堆栈,就能建立多少堆栈; 可以用对存储器寻址的任何一条指令来对堆栈中的数据进行寻址。 存储器堆栈使用CPU中的一个特殊寄存器作为堆栈指示器。 串联堆栈和存储器堆栈的操作方式不同,在串联堆栈中,移动的是数据,而在存储器堆栈 中,移动的是栈顶。这主要和两种堆栈的速度有关。 堆栈两种操作:进栈 、出栈
4.3.2 操作数寻址方式
寄存器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当操作数不放在内存中,而是 放在CPU的通用寄存器中时,可采用寄存器寻址方式。此时指令中给出的 操作数地址不是内存的地址单元号,而是通用寄存器的编号。 寄存器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的区别在于:指令中的寄存器内 容不是操作数,而是操作数的地址,该地址指明的操作数在内存中。 相对寻址:是把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加上指令格式中的形式地址D而形成 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程序计数器的内容就是当前指令的地址。“相对”寻址,就是相对于当 前的指令地址而言。 采用相对寻址方式的好处是程序员无须用指令的绝对地址编程,所编程 序可以放在内存任何地方。 此时形式地址D通常称为偏移量,其值可正 可负,相对于当前指令地址进行浮动。 基址寻址方式:将CPU中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加上指令格式中的形式地址而 形成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它的优点是可以扩大寻址能力。同形式地址相比,基址寄存器的位数可 以设置得很长,从而可以在较大的存储空间中寻址。
[例3] 例 一种二地址RS型指令的结构如下所示: 6位 4位 1位 2位 16位 OP ---通用寄存器 I X 偏移量D 通用寄存器 偏移量 其中I为间接寻址标志位,X为寻址模式字段,D位偏移量字段。通 过I,X,D的组合,可构成下表所示的寻址方式。 请写出六种寻 址方式的名称。 有效地址E算法 寻址方式 I X 有效地址 算法 说明 (1) 0 00 E=D (2) 0 01 E=(PC)+D PC为程序计数器 为程序计数器 (3) 0 10 E=(R2)+D R2为变址寄存器 (4) 1 11 E=(R3) (5) 1 00 E=(D) (6) 0 11 E=(R1)+D R1为基址寄存器 [解]: 解 ⑴直接寻址 ⑵相对寻址 ⑶变址寻址 ⑷寄存器间接寻址 ⑸间接寻址 ⑹基址寻址
1. 顺序寻址方式
指令地址在内存中按顺序安排,当执行一段程序时,通常是一条指令接一 指令地址在内存中按顺序安排,当执行一段程序时, 条指令的顺序执行。 条指令的顺序执行。 为此,必须使用程序计数器(又称指令指针寄存器)PC来计数指令的顺序 为此,必须使用程序计数器(又称指令指针寄存器)PC来计数指令的顺序 该顺序号就是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 号,该顺序号就是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
4.3 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操作数或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操作数或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某个操作数或某条指令存放在某个存储单 元时其存储单元的编号。 元时其存储单元的编号。 在存储器中,操作数或指令写入或读出的方式,有三种:地址指定方式、 在存储器中,操作数或指令写入或读出的方式,有三种:地址指定方式、相 堆栈存储方式。 联存储方式和 堆栈存储方式。 当采用地址指定方式时,形成操作数或指令地址的方式,称为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 当采用地址指定方式时,形成操作数或指令地址的方式,称为寻址方式。寻 址方式分为两类,即指令寻址方式和数据寻址方式。 址方式分为两类,即指令寻址方式和数据寻址方式。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顺序寻址方式,另一种是跳跃寻址方式。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顺序寻址方式,另一种是跳跃寻址方式。 4.3.1 指令的寻址方式
2. 跳跃寻址方式
当程序转移执行的顺序时,指令的寻址就采取跳跃寻址方式。所谓跳跃, 当程序转移执行的顺序时,指令的寻址就采取跳跃寻址方式。所谓跳跃,是 指下条指令的地址码不是由程序计数器给出,而是由本条指令给出。 指下条指令的地址码不是由程序计数器给出,而是由本条指令给出。程序跳 跃后,按新的指令地址开始顺序执行。 跃后,按新的指令地址开始顺序执行。
4.3.2 操作数寻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