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pptx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pptx


蓄冷 蓄 冷 水 池 的 蓄 冷 密 度 为 装置 7~11.6KW/M3。由于冰蓄冷的有效容积 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为 40~50KW/M3,约为水蓄冷 的蓄 较小,如果将安装蓄冰槽的房间用作 的 4~5 倍,但因其有效容积小,实际二者蓄冷能力 冷密 蓄冷水池,加上消防水池,其蓄冷量 近乎相当。
度 与冰蓄冷基本一致。
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关于水蓄冷与冰蓄冷的占地问题。通常在人们的心目 中,一说起水蓄冷,就有水池容积大,要占用大块地方。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产 生这一错觉的原因是:以为冰蓄冷利用的是水的潜热,而物态变化的热潜热是比 较大的(往往人们对凝固热不太熟悉,又经常与汽化热来衡量),认为蓄冰槽 内 冰的容积比例可为 1,因此,远远夸大了蓄冰槽蓄冷密度。而实际上蓄冰槽 的蓄 冷密度仅是蓄冷水池蓄冷密度的 5 倍左右,以目前使用最多的冰盘管为例 ,冰蓄 冷槽需要安装在室内,并要求有一定的安装距离。我们曾对某一冰蓄冷 系统与水 蓄冷系统进行比较,如果将蓄冰槽安装的场地全部空间改为蓄冷水池 ,再加上该 建筑物的消防水池,二者的蓄冷能力近乎相当。
冰蓄冷为降低造价,一般为
1/2

1/3
削峰,节省

电费少于水蓄冷系统。
冰蓄冷系统。
用电 属节能型空调,由于夜间蓄冷效率较 属耗能型空调,制冰时效率下降达 30,综合其夜 量(系 白天高,系统满负荷运行时间大幅增 统效 加,扣除蓄冷损失等不利因素,较一 间制冷、满负荷运行时间大幅增加等因素后,其较
一般常规空调多耗电 20左右。 率) 般常规空调节电约 10。
二、蓄冷技术简介 蓄冷技术原理,简而言之,是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荷电力继续运转制冷机
制冷,并通过介质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释放该冷量提供空调服务, 从而缓解空调争用高峰电力的矛盾。目前较为流行的蓄冷方式有三种,即水蓄冷、 冰蓄冷、优态盐蓄冷。
2.1 水蓄冷 以水作为蓄冷介质的水蓄冷系统是空调蓄冷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能源利用, 开源节流的形式之一。水蓄冷可利用室内外蓄水池或消防水池,用普通冷水机组 制冷,夜间制取 2~5℃的冷水蓄存起来供白天使用。为了提高蓄冷罐的蓄冷能力 并满足供冷负荷需求,应提高水蓄冷系统蓄冷效率,维持较大的蓄冷温差,并防 止储存冷水与回流热水的混合以减少能量损失。通常水蓄冷系统贮槽结构设计有 四种方式:自然分层蓄冷、复合贮槽蓄冷、迷宫式蓄冷和隔膜式蓄冷。其中自然 分层蓄冷系统简单,蓄冷效率较高、经济效益好,目前广为应用。
系统 装机
水蓄冷的蒸发温度与常规空调相差不 下的制冷能力系数 Cf 为 0.6~0.65(制冰温度为 大,且可采取并联供冷等方式使装机 -6℃时),其制冷能力比制冷机组在空调工况下低
容量 容量减小。
0.4~0.35。相同制冷量下,冰蓄冷的双工况制冷 机组容量要大于常规空调工况机组。
移峰
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水蓄冷系统一 般设计为全削峰,节省电费大大多于
1 蓄冷系统制冷机的容量 从冰蓄冷简介中知道:冰蓄冷制冷机组蓄冷工况下的制冷能力系数 Cf 为 0.6~ 0.65(制冰温度为-6℃时),其制冷能力比制冷机组在空调工况低了 0.4~0.35, 也就是说冰蓄冷在希望利用蓄冷系统减少制冷机组容量的愿望很难实现。而水蓄 冷就不存在这一问题。
2 蓄冷装置的蓄冷密度 从冰蓄冷与水蓄冷的简介中知道: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为(40~50kW /m3),蓄 冷水池的蓄冷密度为(7~11.6kW /m3)。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是蓄冷水池蓄冷 密度的 5 倍左右。
实际占用空间只略大于冰蓄冷。
蓄冷 蓄冷水池冬季可兼作蓄热水池,对于 装置 热泵运行的系统特别有用,但此时不 的兼 能作为消防水池。若单独作蓄冷水槽 蓄冰槽没有此功能。
容性 时可作为消防水池使用。
蓄冷 可置于绿化带下、停车场下或空地上
槽位 以及利用消防水池改造而成。
一般安装在室内,会占用正常机房面积。
3 蓄冷装置的兼容性 水蓄冷系统的蓄冷水池冬季可作为蓄热水池使用,这一点对于热泵运行的制冷系 统是特别有用的。而冰蓄冷系统蓄冰槽则没有此功能。
4 蓄冷系统的建设投资 冰蓄冷与水蓄冷相比,一般来说,水蓄冷系统基本建设投资不高于常规空调系统, 而冰蓄冷系统基本建设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高出 20%以上。
冰蓄冷的缺点:冰蓄冷的用电量高于常规空调 20%左右,水蓄冷则可节省 制冷用电 10%左右。水蓄冷储槽可实施夏季蓄冷,冬季蓄热,做到蓄冷、蓄热
速度
维护 易于维护,维护费用低。
难维护,维护费用高,通常同等蓄冷量的冰蓄冷系 统的维护费用是水蓄冷系统的 2~3 倍。
..........
1
.
.冷与冰蓄冷进行比较,这二种蓄冷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水蓄冷是利用水的 温度变化(显热变化)进行蓄冷,而冰蓄冷利用水的相态变化(相变所需的潜热 ) 进行蓄冷。因此,冰、水蓄冷系统在下列方面发生了变化。
..........
2
.
.
.
两用,而冰蓄冷不可能做到。冰蓄冷的投资比水蓄冷大很多,所以现在国内运行 的冰蓄冷系统基本上都采用约 1/2 削峰运行,否则,将大量增加工程造价,而我 公司开发的大温差水蓄冷一般采用全削峰运行。
冰蓄冷的优点:蓄冰槽占用的体积比蓄冷槽小,储蓄的冷量为水蓄冷的 80 倍,因此水蓄冷系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如绿化空地、停车坪、消防水池等) 来 安置蓄水设施。
蓄冷 相对较大,但因大温差蓄冷在一个蓄 相对较小,但因蓄冷一般在多个蓄冷槽内实现,设
槽占 冷槽内完成全部蓄冷和放冷过程,占 备间需留有检修通道及开盖距离,且冰槽内有乙二
用空间绝大部分是有效的蓄冷空间,
用空
醇及预留结冰时膨胀空间,故其有效空间只是实际
间 部分具体已投运的项目表明,水蓄冷 占用空间的一小部分。
.
.
.
八、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
水蓄冷
冰蓄冷
冰蓄冷需要的双工况制冷机组价格高,装机容量
同等蓄冷量的水蓄冷系统造价约为冰 大,增加了配电装置的费用,且冰槽的价格高,使
造价 蓄冷的一半或更低。
用有乙二醇数量多,价格贵,管路系统和控制系统
均较复杂,因此总造价高。
蓄冷
冰蓄冷工质的蒸发温度较低,制冷机组在蓄冰工况

适用 适合老用户空调系统蓄冷改造,也适 只适合新装用户,改造老用户需改造主机为双工况
性 合新装空调蓄冷系统建设。
机组等因素,一般难实现。
运行 运行简便,易于操作,放冷速度、大
状况 响应
小可依需冷负荷而定。可即需即供, 需溶冰,故放冷速度、大小受限制,需约 30 分钟
无时间延迟。
的时间延迟才可正常供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