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次课 第三章 精密磨削加工(1)

第5次课 第三章 精密磨削加工(1)

2)减小机床热变形的措施
(1)尽量减少机床中的热源。如机床主轴采用空气轴承代替液体静压轴承以减少发热量;使用发热量小的电动机;将发热器件放在机床床身以外。
(2)采用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制造机床部件。现在不少坐标测量机和超精密机床使用花岗岩、铟钢、陶瓷铟钢铸铁、低热膨胀系数的铸铁等做机床的关键部件。
(3)机床结构合理化。使在同样温度变化条件下机床的热变形最小。
(5)工艺性好,容易制造。
(6)微量进给机构应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即具有高的频率响应(简称频响)。
(7)微量进给机构应能实现微进给的自动控制。
4.机床的稳定性和减振隔振
1)对机床的稳定性要求对机床的稳定性要求有如下几方面:
(1)对机床轴稳定性要求各部件的尺寸稳定性好。采用尺寸稳定性好的材料制造机床部件,如用陶瓷、花岗岩、尺寸稳定性好的钢材、合金铸铁等;各部件经过消除应力的处理,如时效、冰冷处理、铸件缓慢冷却等方法使部件有高度的尺寸稳定性。
(7)磨削在切削加工中的比例日益增大。在工业发达国家磨床在机床总数中的比例已占到30%~40%,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3.1.2精密磨削加工的分类
精密磨削加工是利用细粒压的磨粒或微粉对黑色金属、硬脆材料等进行加工,得到高加工精度和小表面粗糙度值,它是用微小的多刃刀具削除细微切屑的一种加工方法。
1.固结磨具
超硬磨料砂轮磨削的特点是:①可用来加工各种高硬度、高脆性金属和非金属材料;②磨削能力强、耐磨性好、耐用度高,可较长时间保持切削性,修整次数少,易于保持粒度;易于控制加工尺寸及实现加工自动化;③磨削力小、磨削温度低;④磨削效率高;⑤加工综合成本低。
(2)磨料粒度及其选择。粒度的选择应根据加工要求、被加工材料、磨料材料等来决定。
(2)结构刚性高、变形小。当机床运动部件位置改变工件装卸或负载变化,受力作用变化等,均将造成变形,要求结构刚度高、变形量极小,基本不影响加工精度,各接触面和连接面的接触良好,接触刚度高,变形极小。
2)提高机床稳定性的措施
(1)各运动部件都经过精密动平衡,消灭或减少机床内部的振源。
(2)提高机床结构的抗振性。
(3)结合剂及其选择。结合剂的作用是将磨料黏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形状并有一定的强度。
(4)组织和浓度及其选择。普通磨具中磨料的含量用组织表示,它反映了磨料、结合剂和气孔三者之间体积的比例关系。超硬磨具中磨料的含量用质量浓度表示,它是指磨料层中每lcm3体积中所含超硬磨料的重量。浓度越高,其含量越高。
(3)在机床结构的易振动部分,人为地加入阻尼,减小振动。
(4)使用振动衰减能力强的材料制造机床的结构件。
(5)精密机床应尽量远离振源。
(6)精密机床采用单独地基、隔振沟、隔振墙等。
(7)使用空气隔振垫(也称空气弹簧)。
5.减少热变形和恒温控制
1)温度变化对精密机床加工误差的影响据统计,精密加工中机床热变形和工件温升引起的加工误差占总误差的40%~70%。在一般机械加工中,磨床润滑油和磨削液每日变化10℃是常见的现象,如磨削φ100的轴类零件,温度升高10℃将产生11μm的误差。精密加工铝合金零件长100mm时,温度变化1℃,将产生2.25μm的误差。若要求确保0.1μm的加工精度,环境温度就需要控制在±0.05℃范围内。从以上结果可看到要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变化。
教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执教者
科目
特种加工
班级
课题
第三章精密磨削加工(1)
课型
讲授
时间
地点
本班教室
教学目标
1.掌握精密磨削加工特点及应用场合;
2.了解精密磨削加工机床结构;
教学重点
精密磨削加工特点及应用场合
教学难点
精密磨削加工机床结构
学情分析
对于磨削加工比较陌生,尤其对于磨削加工机床结构更陌生,但因参加过车工实习,对于砂轮还不陌生,对于磨切加工有定的感性认识。
精密磨床应有高的几何精度,主要有砂轮主轴的回转精度和导轨的直线度,以保证工件的几何形状精度。
2.低速进给运动的稳定性
由于砂轮的修整导程要求10~15mm/min,因此工作台必须低速进给运动,要求无爬行和无冲击现象并能平稳工作。
3.减少振动
精密磨削时如果产生振动,会对加工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4.减少热变形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导入
新授
第3章精密磨削加工
3.1概述
3.1.1磨削的基本特点磨
削是一种常用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方法,砂轮是磨削的主要切削工具。磨削的基本特点如下。
(1)磨削除可以加工铸铁、碳钢、合金钢等一般结构材料外,还能加工一般刀具难以切削的高硬度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陶瓷和玻璃等。但不适宜加工塑性较大的有色金属工件。
1)滚动导轨
2)液体静压导轨
3)气浮导轨和空气静压导轨
3.微量进给装置
在精密加工中,为使机床微位移的分辨率进一步提高,便于进行机床和加工误差的在线补偿,以提高加工的形状精度,都需要使用微量进给装置。现在高精度微量进给装置分辨率可达0.001~0.01μm。
现在使用的微量进给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及多种工作原理,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类型:机械传动或液压传动式,弹性变形式,热变形式,流体膜变形式,磁致伸缩式,电致伸缩式。根据精密进给装置的要求,仅有弹性变形式和电致伸缩式微量进给机构比较适用,比较成熟。
(4)磨削温度高。磨削产生的切削热多,80%~90%传入工件(10%~15%传入砂轮,1%~10%由磨屑带走),加上砂轮的导热性很差,大量的磨削热在磨削区形成瞬时高温,容易造成工件表面烧伤和微裂纹。因此,磨削时应采用大量的切削液以降低磨削温度。
(5)砂轮有自锐作用。
(6)磨削加工的工艺范围广。磨削不仅可以加工外圆面、内圆面、平面、成形面、螺纹、齿形等各种表面,还常用于各种刀具的刃磨。
(4)使机床长期处于热平衡状态,使热变形量成为恒定。
(5)使用大量恒温液体喷淋,形成机床附近局部地区小环境的精密恒温状态。
讨论分析
回忆磨刀过程及部分细节
小结
作业
P73/1、2
1)对微量进给装置的要求
(1)精微进给和粗进给应严格分开,以提高微位移的精度、分辨率和稳定性。
(2)运动部分必须是低摩擦和高稳定度的,以便实现很高的重复精度。
(3)末级传动元件必须有很高的刚度。
(4)微量进给机构内部连接必须是可靠连接,尽量采用整体结构或刚性连接,否则微量进给机构很难实现很高的重复精度。
精密砂轮切削是利用精细修整粒度为60#~80#的砂轮进行磨削,其加工精度可达0.1~1μm、表面粗糙度值Ra可达0.2~0.25μm。超精密砂轮磨削是利用经过精细修整的粒度为W40~W50的砂轮进行磨削,可以获得加工精度为0.1μm,表面粗糙度Ra为0.025~0.008μm的加工表面。
(1)磨料及其选择。在精密和超精密磨削中,磨料除使用刚玉系和碳化物系外,还大量使用超硬磨料。超硬磨料在当前是指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及以它们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材料。
(2)磨削加工的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精度可达IT5及IT5以上;表面粗糙度值Ra为1.25~0.01μm,镜面磨削时Ra为0.04~0.01μm。
(3)磨削的径向磨削力FY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因此,在加工刚性较差的工件时(如磨削细长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因工件变形而影响加工精度。
3.3精密磨削加工的机床及其应用
3.3.1概述
精密机床是实现精密加工的首要基础条件,随着加工精度要求的提高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机床的精度不断提高,精密机床和超精密机床也在迅速地发展。
精密磨削加工要在相应的精密磨床上进行,可采用MG系列的磨床或将普通磨床进行改造,所用磨床应满足以下要求。
1.高几何精度
(5)硬度及其选择。普通磨具的硬度是指磨粒在外力作用下,磨粒自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磨具硬度低表示磨粒容易脱落。
(6)磨具的强度。磨具的强度是指磨具在高速回转时,抵抗因离心力的作用而自身破碎的能力,对各类磨具都有最高工作线速度的规定。
(7)磨具的形状和尺寸及其基体材料。根据机床规格和加工情况选择磨具的形状和尺寸。
精密磨削中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会达到总误差的50%,故机床和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已经成为实现精密磨削的主要障碍。
3.3.2精密磨削机床的结构及特点
1.精密主轴部件
精密主轴部件是精密机床保证加工精度的核心。现在大多使用液体静压轴承和空气静压轴承。
2.床身和精密导轨部件
对于床身导轨部件要求有很高的直线运动精度。并且能长期保持它的精度,要求直线运动时没有爬行现象。因此,在材料上改变过去的床身和导轨都用铸铁的情况,现在多数采用优质耐磨铸铁和花岗岩(包括人造花岗岩)。对机床导轨的耦合面,改变过去的摩擦接触而采用以下的方式:导轨表面用耐磨塑料层,导轨接触面强迫润滑,滚动导轨,液体静压导轨,气浮导轨,空气静压导轨。
2.涂覆磨具
涂覆磨具是将磨料用黏结剂均匀地涂覆在纸、布或其他复合材料基底上的磨具,又称涂敷磨具
(1)涂覆磨具分类、(2)磨料及粒度、(3)黏结剂。黏结剂又称为胶,黏结剂的种类有:动物胶、树脂、高分子化合物
(4)涂覆方法。涂覆方法是影响涂覆磨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不同品种的涂覆磨具可采用不同的涂覆方法,以满足使用要求。当前,涂覆磨具的制造方法有重力落砂法、涂敷法和静电植砂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