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方法:图文并茂、激趣朗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德国的风光图片,并讲解: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
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原来……(板书课题: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2、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三、学习课文,感知奇丽的景色。
1、季老先生在三十五年后重返德国,再次见到这样的景象,感慨万千!请你默读全文,迅速在文中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季老先生由衷的感叹?2、交流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象!多么奇特的民族!出示并齐读,什么词语首先跃入你的眼帘(抓“!”;“奇丽、奇特”)板书:奇丽奇特3、同学们,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课件出示)预设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是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景色美?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这种美丽神奇在哪里?预设二: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从哪些词语你体会到了景色的奇丽?(2)指导朗读。
四、点拨提升1、引语:我们沐浴在花的海洋里,看着花开,闻着花香,听着鸟语,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咱们现在就走进这花的海洋。
2、入情入境朗读。
3、走在这样的街上,如果是刚刚放学回家的你,心情会怎样留学在外的季先生,心情又会怎样4、导语:真是“人在街上走,如在花间游。
”带着这种享受的惬意读读这诗一般的文字。
5、再读体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
五、课堂总结1、看到这样的景色,谁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2、(板书)把奇丽的“”改成“!”,下节课继续讨论奇特的民族。
六、作业布置:摘抄描写花美的词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并从中受到教育。
2、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回顾内容1、听写:奇丽奇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境界耐人寻味宇宙人性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些什么?二、品读课文,感悟境界(一)品读“奇丽的景色”。
1、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想“丽”在哪里,“奇”在何处。
2、“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是什么让“我”感到“应接不暇”呢作者把花比作海洋,谁来说说海洋的特点整条街道上的花就像海洋一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让人应接不暇,真是既美丽又奇特。
难怪“我”禁不住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二)体会“奇特的民族”。
1、从哪些句段能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2、如果你跟随作者第一次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会是什么?3、课文中,作者用了两句简洁的话来概括自己看到的情景,请找出来。
4、谁能结合上下文,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5、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看到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景象,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三)朗读升华在德国,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鲜花绽放的清香,能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这奇丽的花,这奇特的民族,深深地打动了季老先生,所以他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读)正是这种“我为人人”的境界,让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他们“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学生接读第2自然段部分文字。
)正是这样奇特的民族,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走过任何一条街……(学生接读第3自然段写景部分。
)(四)理解“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四五十年前,季老先生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四五十年后,季老先生看到的还是这样的景象,这时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齐读第4自然段。
(课件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东西变了,什么还是没有改变”2、填空:四五十年后,我故地重游,发现_______变_______了;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_______,原来,_______始终没有变。
3、不错!花的美丽没有变。
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人的习惯没有变。
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的思想境界没有变。
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季老先生故地重游,他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他看到了什么(出示填空题: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梦见了_______;梦见了_______四、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词句。
2、课外阅读《留德十年》板书设计: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的景色!——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奇特的民族!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教学反思:26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小艇、船艄、保姆”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小艇的特点。
教学步骤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2、学生读题,交流对威尼斯的了解。
3、师简介威尼斯。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并理解。
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
三、直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1、学生画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
自由读这段话,说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2、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3、你能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威尼斯小艇吗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4、朗读,读出小艇的美。
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1、这小艇不仅样子美,坐在里面也很舒服,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引出第三自然段: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感悟。
朗读语段。
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五、小结。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的句子。
二、感受船夫“驾技之美”: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句子。
2、哪里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3、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拥挤的场面,船夫会怎么做?4、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技之美”。
三、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1、读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小艇做什么?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这一句式。
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
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
5、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四、总结: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生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五、说说从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物,要写出特点。
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有关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的称誉,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
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并理解。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为四方面:(1)象是泰国的国宝;(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4)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指导阅读。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①讨论交流。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③读后说话训练: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