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屐、扉”等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宿、疏、蝶”等3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古诗,能说出古诗大意。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屐、扉”等2个生字。
2.理解古诗,能说出古诗大意。
3.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1 / 14【教学过程】一、以诗会友,进入主题。
1.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到满头花白的老翁,谁都会吟诵韵味十足的古诗。
那么,我们就来“以诗会友”!我说上半句,你们接下半句。
“春眠不觉晓”——生:处处闻啼鸟。
“日出江花红似火”——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竹外桃花三两枝”——生: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知细叶谁裁出”——生:二月春风似剪刀。
2.我们刚才吟诵的诗句都和什么有关?生:春天。
今天,我们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再次去领略诱人的春景。
教师板书:游园不值。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诗中的美丽春色正等着你们去寻找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齐读) 2.谁来评一评刚才的朗读?3.老师请来了一位朗读高手,我们来“三听其声”,听听她怎样读的?(播放朗读资源)第一遍听字音(可让学生小声跟读)第二遍听节奏(注意2 / 14哪里该停顿,可用笔在本上划下来)第三遍听味道(注意哪个词读得短促,哪个词拖音稍长)。
4.再次放声地练习朗读!5.指名读,再评价。
6.认读“屐、扉”两个生字。
生:“屐”应读“jī”不要读成“zhī”。
生:“扉”应读“fēi”不要读成“fěi”。
三、品读古诗,感知诗意。
(一)知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你对他有多少了解?2.自由朗读全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3.值的意思是逢、遇到的意思。
不值:没有遇到。
游园不值是什么意思?生:游园不值: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二)抓字眼,明诗意策略:1.借助词意,和同桌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把学习成果和大家分享,大家认真倾听,可补充,也可提出自己的疑惑。
交流:1.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生汇报:生:应:应该。
3 / 14生:怜:爱惜。
生:屐齿:古人喜欢穿的一种皮面木底鞋,底下有二齿支撑,即两头突出部分。
生:印:本意指痕迹,本诗作动词用,踏坏。
生:苍苔:绿色的苔藓,丛生于人迹罕到的潮湿处。
生:小扣:轻轻地敲,缓缓地敲。
生:柴扉:柴门。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是什么意思?生: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青苔。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
(2)师补充:A.屐齿:古人喜欢穿的皮面木底鞋叫木屐,是中国汉服的一种,后来传入日本。
见过吗?底下有二齿支撑,叫屐齿。
(出示图)雨天便于在泥上行走,以防滑倒。
潮湿阴雨的南方,把木屐当雨鞋穿。
明末清初,成为生活中的便鞋。
叶绍翁穿着这样的鞋来游园,说明很悠闲呀!B.苍苔:绿色的苔藓。
(出示图)空气潮湿的时候会长出来,春雨过后也会贴着地面长出来。
如背着太阳的台阶上,茂密的树丛中,潮湿的小河边,是一种生命力很旺盛的小植物。
C.柴扉:(出示图)用柴和木棍编成的门,很简陋,古人管这样的门叫“光棍”。
D.诗句意思: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
可能是什么4 / 14原因呢?这两句诗的意思,还可以怎样说呢?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大概是因为园主人爱惜这里的景物,不想让我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青苔吧!诗人游园心切、然而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齐读这一句。
2.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生汇报:诗句意思: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伸出墙外来。
教师板书:春色满园(2)诗补充:红杏:早春二月就开,是一种很美丽的花,想看看吗?(出示图)每到早春二月,学生要进京赶考。
孔子就在杏树下给学生讲学,抬头看那红红的杏花,就是给他们的希望啊!所以,红杏也是一种给人带来希望的花。
唐朝王涯禁不住赞叹: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春游曲》叶绍翁好友陆游也爱杏花,他也这样夸赞: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叶绍翁也情不自禁地吟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师板书:赞美之情3.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满园的春色?(课件展示满园春色)4.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
5.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来游园没有遇到园主人,却遇到什么?5 / 14生:青苔和红杏。
齐读这首诗。
指导朗读:带着这份意外的喜悦读读全诗。
四、升华情感,体会意蕴,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同学们,是什么唤起了我们对满园春色的联想?再指导读《游园不值》最后两句。
其实,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在这节课里,我们读了诗歌、欣赏了美丽的画面,也说了自己对诗的理解,你们想写点什么?(学生自由写作,老师作一定的写作指导。
)2.我们对这首古诗已经有了这样深刻的理解,不知同学们能否背诵这首诗?(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背诵)3.叶绍翁是游园不值,我们这次的游园值吗?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屐齿(jī zhī)柴扉(fěi fēi)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怜:①怜悯、同情②爱③爱惜应怜.屐齿印苍苔。
()6 / 142.扣:①扣除②击打小扣.柴扉久不开。
()三、把古诗补充完整。
《游园不值》________屐齿印苍苔,________柴扉久不开。
春色________关不住,一枝红杏________来。
四、读古诗《游园不值》,根据诗句的意思,把诗句写在横线上。
1.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________2.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________参考答案:一、jī fēi二、③爱惜②击打三、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1.小扣柴扉久不开 2.春色满园关不住【板书设计】《游园不值》春色满园赞美之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田字格里的“宿、疏、蝶”等3个生字。
2.理解古诗,能说出古诗大意。
7 / 143.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1.这节古诗文吟诵课,老师先请同学们来背上节课学的古诗《游园不值》。
2.今天,我们来学习杨万里的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宿:住宿,过夜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什么?生: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4.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二、初读古诗,书写生字。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读一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再全班齐读。
3.指名读,同学们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名读。
4.他们读得真好,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
5.出示生字“宿、疏、蝶”指导书写。
8 / 14生:“宿”上下结构的字,宝盖要比下面宽一些。
生:“疏、蝶”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
三、逐句指导,感悟意境。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出示课件)小朋友,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行诗,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
生: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
生: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隔得很开。
生: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
生:小路,诗中的“一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
生: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
教师板书:篱落一径枝头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
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来把这种美读出来呢。
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朗读得好的同学带读;指导朗读:疏疏,要读得轻;深,要读得慢来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男女生赛读。
9 / 146.过渡: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边出示课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是什么样的画面?教师板书:儿童黄蝶生:是小孩子在追黄蝶。
那他们是怎么追的呢?生:飞快地跑。
是的,诗中“急走”就是飞快地跑的意思。
整句诗的是什么意思?生: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
2.现在你就是那个小朋友,你喜欢的黄蝶就在不远处,想抓到它吗?(想)那就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吧!3.指名读。
指导朗读:读这句诗时,要重读“急”和“追”。
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齐读。
师:看得出你追黄蝶跑得很快。
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黄蝶了。
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吗?生:没有。
6.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生:飞入菜花无处寻。
7.(看课件)为什么会无处寻?10 / 14生:黄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黄色的,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黄蝶飞进花丛中躲起来,所以没地方找到。
教师板书:菜花8.看着小朋友在这美好的春天追赶着黄蝶,诗人杨万里会是怎样的心情呢!生:高兴、喜爱。
教师板书:喜爱9.是呀,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又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他也不由得高兴起来,请你自己把这两句多读几遍,读出那种高兴的心情来!10.请想来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再四大组比赛读。
点评:你们读得真有趣呀!我听了也高兴起来。
四、诵读古诗,表现意境。
1.过渡:老师忍不住想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配乐朗读)2.老师读得怎么样?(出示课件)谁来说一说?(有感情)是的,老师读得有轻有重,还注意了停顿,你们想不想比老师还读得好呢?请你们分小组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练习感情地朗读古诗。
(老师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进行指导。
)3.现在谁来挑战老师。
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
(老师先肯定学生的勇气,再引导学生点评。
注意诗的节奏、轻重,有感情地朗读。
)听后再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老师点评。
5.古人经常用歌的方式把诗唱出来。
老师也给这首诗谱上了曲子,你们想听吗?老师唱诗。
6.你们想学唱这首歌吗?老师教唱诗歌。
11 / 1412 / 147.指导背诵,看图背诵,引背(篱落……树头……儿童……飞入……)10.同桌互背互听,全班齐诵古诗。
五、激发情趣,积累古诗。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