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处理工程变更

如何处理工程变更




列入合同的招标图纸仅作为承包商投标 报价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衡量变更的依 据,不能直接用于施工。 列入合同的投标图纸仅作为业主选择中 标人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检验承包商是 否按其投标内容进行施工的依据,亦不 能直接用于施工。
施工工程变更的判断基准


工程变更的判断基准:指施工图纸或承包商实 际履行的任务与施工招标时招标人提供的招标 文件以及施工合同相比,引起工程施工组织和 进度计划发生了实质性变动并影响其原定的价 格时的变化。 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合同主要是指招标文件中的 招标图纸、招标技术条款,包括通用合同条款、 专用合同条款以及技术条款,投标人投标期间 招标人提供的招标答疑文件,以及中标后签订 的合同文件等。


施工图纸:一类是由设计单位提供给业主的施 工图纸;另一类是由承包商自行负责编绘的施 工图纸。 第二类图纸一般是由施工中标单位根据自己的 施工能力、特点结合现场条件,以设计或合同 要求为前提进行的施工安装方案、施工组织方 面的图纸,包括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图、体形图 和配筋图以及合同规定由业主负责的细部设计 图、浇筑图和加工图等[1]。

应贯彻限额设计的理念,在初步设计批 复后进行的施工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 到批复的初步设计中所涵盖的设计项目、 内容、规模、标准、投资控制等要求, 从设计环节保证施工图纸与初步设计的 符合性。
施工期间变更的原因及控制



(1) 业主要求引起的变更 A:是业主为了其所代表的个人或单位的利益, 优先使用其掌握的施工资源、人力资源及物力 资源等,并未过多考虑控制投资、保证进度和 质量; B:二是业主的上级或行政主管机关的相关人 员要求业主作的变更; C:三是业主根据工程进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 合理化建议;
两个基本原则


有合同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无合同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有关各方 协商确定。 所有变更的处理均要通过合法的程序进 行。
工程图纸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建设程序 分为: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设计、 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 建设实施、 生产准备、 竣工验收、 后评价等阶段。 每个阶段均会有相应的设计图纸,招标设计阶段有招 标图纸和施工投标图纸,建设实施阶段有施工图纸


加强前期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变更进行 事前控制 确保招标文件(招标图纸、招标技术条 款、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是对变更进行 控制的首要条件。设计单位与招标代理 机构,双方应充分酝酿、协调上述文件, 必要时请监理图纸进行招标。 保证勘察测量的范围、精度、指标准确; 充分了解当地建筑材料的供应量、特性, 以及当地的人力生活状况、生活水平, 政策要求; 并分析可能的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


注意报审程序的完善,认真研究评审单 位及评审专家的意见,一定要及早暴露 问题解决问题; 将后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前期予以解决, 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方案考虑不周造成的 变更。


在技术条款中,招标人可能会根据施工 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管理的有关要求, 对工程量的计量与支付作了不同于概算 定额中项目组成的定义或要求。 工程量清单应与合同条款及技术条款的 要求相匹配,绝不能将概算工程量直接 作为招标工程量使用。

对于合情合理的变更要求予以完善。
建议的合理性: 施工工期与原方案有何变化, 投资按照施工单位的报价或监理可能核准的报 价分析有何变化, 工程质量是否有保证, 设计标准有无降低、 是否会引起设计、施工、监理各方与业主的合 同纠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 承包商提出的变更 一些中小承包商由于施工力量较弱,特别是业 主授意非法分包的施工单位,很容易会根据自 己的施工能力、施工条件提出一些设计变更要 求。 设计单位应该把握几个原则: 责任主体并不在设计单位 不影响施工质量的条件下,通过监理工程师 酌情予以调整。
如何处理工程变更
论文框架



几个定义与分类 1 工程图纸 2 施工工程变更 3 施工工程变更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控制 方法 4 已发生的工程变更的处理程序 5 关于重大设计变更
几个定义与分类



按提出的主体划分:业主提出的变更; 承包商提出的变更; 设计提出的变更; 监理提出的变更; 按照变更的性质和影响:重大设计变更; 一般设计变更; 施工图纸: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 由承包商负责编绘的施工图纸;
几个定义与分类

工程变更:均是指与施工招标时招标人 提供的招标文件(含招标图纸)以及施 工合同相比,引起工程施工组织和进度 计划发生实质性变动并影响其原定的价 格时的各种变化。
变更控制的主要方法


事前控制(编织招标文件、施工图纸阶 段)、 事中控制(工程实施阶段)、 事后控制(变更发生后的处理阶段)。


(3) 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变更 一般仅限于对由施工单位提供的设计方 案、施工组织方案、细部安装图纸等提 出变更,很少出现对设计提出的变更要 求。 对于由于设计明显不合理的,或者是不 符合设计合同规定的,要积极配合协商、 调整,其他情况要慎重对待
施工工程变更的判断指标




(1) 增加或减少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内容; (2) 增加或减少合同中关键项目的工程量超过专用合同 条款规定的百分比; (3) 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但被取消的工作不能转 由业主或其他承包商实施); (4) 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标准或性质; (5) 改变工程建筑物的形式、基线、标高、位置或尺寸 (6) 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程的完工日期或改变已批准 的施工顺序; (7) 追加为完成工程所需的任何额外工作。

上述7个方面内的变化是变更发生的必要 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只有当这种变化 引起工程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发生实质 性变动并影响其原定的价格时才能按照 变更处理。
施工工程变更发生的原因分析 及控制方法

设计原因造成的, 业主管理不当造成的 监理不力造成的 承包商的施工管理能力不足造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