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教学故事

一年级语文教学故事

期末工作总结
转眼间,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已经一学年了,记得刚接任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缺乏教学经验的我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让这些孩子们安静下来。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也只能笑那时的我是多么无能。

其实,摸清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再对症下药,一切也就变得简单多了。

一、课堂上应该有丰富的语言,多样的形式。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且极不稳定,持续时间不长,对于课堂40分钟时间难以坚持学习。

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

比如:教师说:“小眼睛”,学生答:“看黑板”;老师说“小手手”,学生说“放放好”;老师说“小脑袋”,学生说“多思考”;教师说:“对面的同学看过来!”,学生答:“这里的节目更精彩!”老师问:“谁最棒?”,学生答:“我最棒。

”等。

教师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

如:“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小手放桌上。

安静来听讲。

”(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

”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

”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坐好”时,都坐得很好了。

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

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

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称赞和奖励。

老师的一句“你真了不起”比奶奶买的糖还要甜,一句“你真是个讲卫生的乖孩子”比妈妈的声声叮嘱还要奏效,一面红旗、一颗五角星比爸爸买的玩具还要有吸引力。

教师画面红旗表示某一大组表现最好,画面黄旗表示某一大组某个小朋友表现不好。

……这些简单的画和符号胜过千言万语,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组织效果。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抓住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用适合他们的方法来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的兴趣,才是我们一年级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

卫华小学郭慧
2017年6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