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2016年1月1日实施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2016年1月1日实施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5项最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上年增加1.8万个,同比增速58%。

作为实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基本要素,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技术内容的统一和规范,是保证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

2015年12月底,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在京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

新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标准有何亮点?

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新标准有何意义???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指出,新标准对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为充电设施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确保了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避免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充电“孤岛”,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对促进电动汽车产业政策落地,增强购买使用电动汽车消费信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将会同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有关行业部门加强对新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加快推动产业政策引用新标准,推动充电设施产品认证与准入管理制度使用新标准,促进充电设施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按新标准组织生产,已建、在建充电设施要按新标准进行更新升级换代。

同时,国家标准委将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加强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充电站安全防范、运营服务等配套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充电设施管理、运营、维护等各环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指出,当前我国正处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广泛布局的初期,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避免因充电设施与车辆不兼容问题可能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方便电动汽车用户使用,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新标准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准入,把符合新国标作为充电设施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加强新标准的执行约束性和强制性。同时,国家能源局还将开展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活动,开展充电服务平台的信息互通标准研制,实现充电结算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促进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来源: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点击图片可查看原图)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概要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上年增加1.8万个,同比增速58%。 作为实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基本要素,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技术内容的统一和规范,是保证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 2015年12月底,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在京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标准有何亮点? 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 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新标准有何意义?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PGN=256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 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 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2、ID:180256F4(PGN=512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BMS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 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 BYTE1 BYTE2 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 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 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h,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 围:0~1000A·h BYTE5 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 围:0~750V BYTE7 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 BYTE9 BYTE10 BYTE11 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 BYTE13 BYTE14 BYTE15

最新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QCT841—2010)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术语与定义、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分类及功能定义、结构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2010-11-22发布,2011-03-01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费诺精密连接器(深圳)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多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春明、吴志新、贾俊国、孟祥峰、张建华、李庆、李磊、周光荣、王震坡、姜久春、尹家彤、辛明华、方运舟、刘桂彬、武斌、吴尚洁、左海清。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e coupler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的术语与定义、技术参数、充电模式、分类及功能定义、结构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充电接口,一种是为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能的接口,另一种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电能的接口。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的交流额定电压为220V和直流额定电压不超过750V 的充电电缆和电动汽车连接侧的传导式充电接口,充电电缆与非车载充电设备或交流供电设备之间的传导式充电接口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部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

新版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发布

新版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发布 2015年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出席会议并讲话。 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作为实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基本要素,其技术内容的统一和规范,是保证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充换电领域的影响力。 田世宏指出,新标准对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为充电设施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确保了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避免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充电“孤岛”,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对促进电动汽车产业政策落地,增强购买使用电动汽车消费信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将会同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有关行业部门加强对新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加快推动产业政策引用新标准,推动充电设施产品认证与准入管理制度使用新标准,促进充电设施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按新标准组织生产,已建、在建充电设施要按新标准进行更新升级换代。同时,国家标准委将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加强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充电站安全防范、运营服务等配套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充电设施管理、运营、维护等各环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郑栅洁指出,当前我国正处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广泛布局的初期,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避免因充电设施与车辆不兼容问题可能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方便电动汽车用户使用,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新标准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准入,把符合新国标作为充电设施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加强新标准的执行约束性和强制性。同时,国家能源局还将开展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活动,开展充电服务平台的信息互通标准研制,实现充电结算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促进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去年底增加1.8 万个,同比增速58%。 (来源:国家标准委)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 国标针对动力电池系统,建立了常规性能和功能要求——容量、能量、功率、效率、标准循环寿命、工况循环寿命、存储、荷电保持、容量恢复、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等,建立了安全防护要求——操作安全、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滥用防护、环境适应性、事故防护、用户手册和特殊说明等,范围覆盖了电芯、模组、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这4个层级,产品类型包括混合动力、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乘用车和商用车,已基本上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一、构建标准体系 电动汽车早期的发展过程中,GB或GB/T国家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仅依靠汽车行业的QC/T推荐标准作为一种参考,并不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要么茫无头绪,要么各行其是、各执一词,缺乏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随着2015年新版GB/T国家推荐标准的陆续发布,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围绕动力电池系统已基本上构建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形成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和优胜劣汰。 新国标在2015年5月颁布(部分标准将在10月份或年底颁布),与旧标准之间有一年的过渡期,从2016年开始,相关企业都将遵循新的标准进行相关检测。新国标与工信部2015年3月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一起,将 加速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提高行业集中度水平。序号 1新标准旧标准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QC/T743-2006电动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2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QC/T743-2006电动车用锂离子蓄电池3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QC/T743-2006电动车用锂离子蓄电池4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 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531467.2-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任务来源 为引导和规范我国电动客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水平,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符合电动客车特点的整车、电池、电机、高压线束等系统的安全条件及测试评价标准体系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年月启动了本强标的立项和编制工作。 、主要工作过程 根据有关部门对电动客车安全标准制定工作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组织成立“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系统开展电动客车安全要求标准的制定工作。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于年底完成立项(计划号),年月日在南充电动汽车整车标准工作组会议上组建了标准制定的核心工作组,启动了强标制定工作,并由起草组代表介绍了标准的背景、编制思路、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关系。 ()年月月,基于已开始执行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工信部装[]号,以下简称《条件》)的工作基础,工作组向电动客车行业主要企业、检测机构等家单位征求《条件》的实施情况反馈与强制性国标制定建议。 ()年月日,工作组在重庆组织召开标准制定讨论会,会议对《条件》制定情况进行了回顾,对收集到的《条件》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讨论结果,针对共性问题形成了专项征求意见表。 ()年月月,工作组根据重庆会议讨论结果向行业进行强标制定专项意见征求意见。 ()年月日,在株洲召开工作组会议,会议对专项征求意见期间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研究讨论。 ()年月月,工作组依据意见反馈情况和会议讨论结果进行标准调整。 ()年月日,在天津举行的电动汽车整车工作组第三届第七次工作会议上,对调整版本进行了通报,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草案。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全球标准介绍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全球标准介绍 电动汽车的发展正在推动汽车,电力及能源产业的变革。在这一新兴产业中,标准化的进程至关重要,比如关于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充电接口标准,就影响了不同车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之间如何快速,简便的进行电能的补充。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传导式充电接口系统有: IEC 62196-1,2:2012年1月发布,主要被欧洲国家所采用的交流充电标准。 IEC 62196-3:目前还在制定过程中,预计2014年制定完成。主要内容是对直流充电接口的定义。 SAE J1772:2010年1月发布,是最早实施的充电接口标准,被美国及日本广泛使用。其5芯的交流充电接口,在IEC 62196-2中被定义为type 1接口。 CHAdeMO:该协会于2010年3月15日成立,成员单位大多数来自日本,主旨为推进快速充电规格在日本的统一,因此主要被日本车厂所采用。 GB/T 20234.1,2,3-2011:2011年12月颁布,2012年3月实施,共三部分组成,形式接近于 IEC 62196-1,2,3。虽然目前是国标推荐标准,但解决了中国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电网公司,充电接口不统一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对标准进行介绍,下面先列举标准中常用的充电接口术语定义(图1)。

图1 标准中对充电接口各部分的术语定义 供电插座 socket-outlet:供电接口中和电源供电线缆或供电设备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安装的部分。 供电插头 plug:供电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车辆插座 vehicle inlet:车辆接口中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并通过电缆和车载充电机或车载动力蓄电池相互连接的部分。 车辆插头 vehicle connector:车辆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不同标准的车辆插座界面比较(图2) 图2 各国主要充电接口标准的比较 传导式充电采用的方式 在目前的电动汽车传导式电能补给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直流充电(DC)和交流充电(AC)。一般来说由于直流非车载充电机可以产生较高的功率(100kW以上),所以充电时间较短,多用于需要快速充电的场合。而交流充电一般直接采用民用的220V或110V电压通过车载充电机对电池进行电能补充,由于受到车载充电机体积和散热条件的限制,其功率通常在7kW以下,所以充电时间较长,因此常利用夜间峰谷电对电动汽车进行交流慢速充电。 交流充电 交流充电由于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电网系统的影响,在充电标准中对充电连接器电压和电流的要求也

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标准要求

充电接口技术要求 充电接口是指用于连接活动电缆和电动汽车的充电部件,由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两部分构成。其中,充电插头是在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插座的结构和电气进行耦合的充电部件,它与活动电缆装配连接或一体化集成组成充电电缆;充电插座是安装在电动汽车或供电设备上用于耦合充电插头的部件。 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过程中,充电接口的标准化至关重要。充电接口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结构要求 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易触及的表面应无毛刺、飞边及类似尖锐边缘;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应有配属的保护盖,这些保护盖与其配属的部件之间应有起固定连接作用的附件装置(如链、绳等),且不使用工具时应不能拆卸。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外壳上应标有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等信息。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的端子应用标志符号加以标注。充电插座在电动汽车上安装后,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标志应易于辨识。在充电插头的明显区域(如锁紧装置的控制按钮表面)应有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充电模式。 充电接口应有锁止功能,用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在锁止状态下施加2倍的规定插拔力的拔出外力时,连接不应断开,且锁止装置不得损坏。 充电电缆的导线宜采用铜或铜合金材料,导线的横截面积应按表1选择。 表1 充电电缆的导线规格要求 充电插头应装配电缆固定部件,使电缆与充电插头连接处受到外力时不会造成对端子的额外受力。充电接口内置的端子应以足够的接触压力将导线夹紧于金属表面之间,同时不造成导线的损坏。正确连接充电电缆后,不同极性端子之间或端子与其他金属部件之间不得有意外接触的危险。 充电接口可以使用助力装置,如果使用助力装置,则进行插入和拔出操作时,助力装置的操作力应满足上述条件。

电动汽车充电桩目前存在的五种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桩目前存在的五种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补贴标准政府在慢慢的落实,所以大家对于充电桩设备也更多在关注,但是市面上面的还没有同意的充电设施通讯标准,不过在未来的话,中国电动汽车会采用相同的交流慢速充电和直流快速充电系统进行充电,不过对于高成本的直流快速充电发展会相对落后交流慢速充电。 那针对市面目前存在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标准,守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大家梳理下: 1 chademo 快充插座 支持是日本日产及三菱汽车等,之中直流快充插座可以提供最大50KW的快充电量。 2 combo插座 可以允许电动车慢充和快充,是目前欧洲应用最广的插座类型,包括包括Audi、BMW、Chrysler、Daimler、Ford、GM、Porsche以及Volkswagen 都将来配置SAE所制定的充电界面。而且此类插座还可以和Mennekes类型兼容。 SAE的这套标准来自很多家大汽车制造商,因此它们的目标是希望这套快充装置的充电时间能够与加油时间不相上下,那就是在DC直流电下可以10分钟内完成充电。这就需要充电站可以提供电压500V最高到200A的电流。 3.Tesla插座 特斯拉公司号称是能在30分钟充满可跑300公里以上的电量,因此它的充电插座最高容量是可以达到120kw,最高电流可达80A。

4.Mennekes 快充插座 是交流快充插座,在欧盟是比较普遍,这种三相交流电的充电最高可支持44kw的容量。 5.CEE 标准充电 “联合充电系统”(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即“CCS”标准,几乎是应用的最广泛的电气插座,由欧美汽车公司主导推出。参加制定这一标准的汽车品牌包括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保时捷,7月9日活动当天,默克尔身后的奥迪A3 e-tron、宝马i3、大众e-up均属于“CCS”标准阵营。家庭和户外充电桩都可以使用此类12kw作用的可以提供最大32A 的交流充电插座作为慢充方式。 哪一张才可以作为标准呢!从国际上面的充电桩我们得出的经验是: 1.快充一般使用直流,慢充使用交流。 2.交流和直流未来使用统一接口标准是趋势。 3.快充一般在半小时左右最大也只能充到80%以保护电池。 4.无论何种充电方式,充电桩与电动车的电池之间的通讯与信息交换至关重要。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标准对比

[摘要]:电动汽车的发展正在推动汽车,电力及能源产业的变革。在这一新兴产业中,标准化的进程至关重要,比如关于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充电接口标准,就影响了不同车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之间如何快速,简便的进行电能的补充。 [编辑简介]:本文介绍了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采用的方式、组合式充电接口(Combined charging)的概念及相关标准。[关键词]: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 电动汽车的发展正在推动汽车,电力及能源产业的变革。在这一新兴产业中,标准化的进程至关重要,比如关于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充电接口标准,就影响了不同车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之间如何快速,简便的进行电能的补充。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传导式充电接口系统有: IEC 62196-1,2:2012年1月发布,主要被欧洲国家所采用的交流充电标准。 IEC 62196-3:目前还在制定过程中,预计2014年制定完成。主要内容是对直流充电接口的定义。 SAE J1772:2010年1月发布,是最早实施的充电接口标准,被美国及日本广泛使用。其5芯的交流充电接口,在IEC 62196-2中被定义为type 1接口。 CHAdeMO:该协会于2010年3月15日成立,成员单位大多数来自日本,主旨为推进快速充电规格在日本的统一,因此主要被日本车厂所采用。 GB/T 20234.1,2,3-2011:2011年12月颁布,2012年3月实施,共三部分组成,形式接近于IEC 62196-1,2,3。虽然目前是国标推荐标准,但解决了中国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电网公司,充电接口不统一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对标准进行介绍,下面先列举标准中常用的充电接口术语定义(图1)。

Q_CSG 11516.1-2010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stablishme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标准分享网 http://biz.doczj.com/doc/1c6286219.html, 免费下载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名词术语 (1) 4 总则 (2) 5 设计要求 (2) 5.1 充电站 (2) 5.2 充电桩 (3) 5.3 其他 (3) 6 功能要求 (3) 6.1 充电站 (3) 6.2 充电桩 (3) 7 技术要求 (4) 7.1 充电站 (4) 7.2 充电桩 (4) 8 环境与安全防护要求 (4) 8.1 环境条件 (4) 8.2 防雷与接地 (4) 8.3 防火与消防 (4) 8.4 安全防护、电击防护 (4) 8.5 图像监控 (5) 8.6 通风 (5) 8.7 照明 (5) 8.8 其他 (5) 9 标识与标志要求 (5) 10 工程验收要求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直流计量装置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交流计量装置 (8) I

II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延伸供电服务价值链,指导和规范南方电 网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目前包括以下标准: Q/CSG 11516.1-2010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 Q/CSG 11516.2-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Q/CSG 11516.3-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 Q/CSG 11516.4-2010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 Q/CSG 11516.5-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 Q/CSG 11516.6-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 Q/CSG 11516.7-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Q/CSG 11516.8-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验收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组织编写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供电局、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新能电力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南华、黄志伟、李飞、余兆荣、邱野、李锐、高新华、贾惠军、蒋浩、孙卫明、王晓毛、李涛、邓伟光、柯丽。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余建国、刘映尚、钟连宏、吴宇宁、丁钊、张志翔、殷承良、姜久春、韩晓东、张建华、王凤仁、张亚东、王磊、张建侠、杨家全。 标准分享网 http://biz.doczj.com/doc/1c6286219.html, 免费下载

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1)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中对交流充电装置技术指标的要求; (2)交流充电桩采用单桩单充式结构,每个充电接口提供AC220V/7kW的交流供电能力; (3)具备对充电桩运行状态的综合测控保护能力如运行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计量和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 (4)设置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器或触摸屏,显示运行状态; (5)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需的操作接口; (6)预留交流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表位,进行交流充电计量; (7)设置刷卡机,支持IC卡付费方式,并配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 (8)具备过/欠压报警、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判断、联锁等功能; (9)提供完善的通讯功能,采用GPRS及以太网接口,可根据需要上传交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参数,接受远程控制命令。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电动汽车技术标准: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 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电气技术标准: GB/T 17215.322-2008《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0.2S 级和 0.5S 级》 GB 17625.2-2007《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 17625.3-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GJB 3855-1999《智能充电机通用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标准: Q/GDW 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 Q/GDW 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最详细讲解读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最详解读 来源:第一电动网发布时间:2015-08-28 09:56 设置字体:大中小 关注度:4791 次 分享到: 摘要:国标针对动力电池系统,建立了常规性能和功能要求——容量、能量、功率、效率、标准循环寿命、工况循环寿命、存储、荷电保持、容量恢复、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等。 【高工锂电综合报道】国标针对动力电池系统,建立了常规性能和功能要求--容量、能量、功率、效率、标准循环寿命、工况循环寿命、存储、荷电保持、容量恢复、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等,建立了安全防护要求--操作安全、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滥用防护、环境适应性、事故防护、用户手册和特殊说明等,范围覆盖了电芯、模组、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这4个层级,产品类型包括混合动力、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乘用车和商用车,已基本上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构建标准体系 电动汽车早期的发展过程中,GB或GB/T国家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仅依靠汽车行业的QC/T推荐标准作为一种参考,并不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要么茫无头绪,要么各行其是、各执一词,缺乏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随着2015年新版GB/T国家推荐标准的陆续发布,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围绕动力电池系统已基本上构建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形成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和优胜劣汰。 新国标在2015年5月颁布(部分标准将在10月份或年底颁布),与旧标准之间有一年的过渡期,从2016年开始,相关企业都将遵循新的标准进行相关检测。新国标与工信部2015年3月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一起,将加速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提高行业集中度水平。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全球标准介绍修订版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全球标准介绍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全球标准介绍电动汽车的发展正在推动汽车,电力及能源产业的变革。在这一新兴产业中,标准化的进程至关重要,比如关于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充电接口标准,就影响了不同车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之间如何快速,简便的进行电能的补充。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传导式充电接口系统有: IEC62196-1,2:2012年1月发布,主要被欧洲国家所采用的交流充电标准。 IEC62196-3:目前还在制定过程中,预计2014年制定完成。主要内容是对直流充电接口的定义。 SAEJ1772:2010年1月发布,是最早实施的充电接口标准,被美国及日本广泛使用。其5芯的交流充电接口,在IEC62196-2中被定义为type1接口。 CHAdeMO:该协会于2010年3月15日成立,成员单位大多数来自日本,主旨为推进快速充电规格在日本的统一,因此主要被日本车厂所采用。 GB/T20234.1,2,3-2011:2011年12月颁布,2012年3月实施,共三部分组成,形式接近于IEC62196-1,2,3。虽然目前是国标推荐标准,但解决了中国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电网公司,充电接口不统一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对标准进行介绍,下面先列举标准中常用的充电接口术语定义(图1)。 图1 标准中对充电接口各部分的术语定义供电插座socket-outlet:供电接口中和电源供电线缆或供电设备连接在

一起且固定安装的部分。 供电插头plug:供电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车辆插座vehicleinlet:车辆接口中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并通过电缆和车载充电机或车载动力蓄电池相互连接的部分。 车辆插头vehicleconnector:车辆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不同标准的车辆插座界面比较(图2) 图2?各国主要充电接口标准的比较传导式充电采用的方式? 在目前的电动汽车传导式电能补给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直流充电(DC)和交流充电(AC)。一般来说由于直流非车载充电机可以产生较高的功率(100kW以上),所以充电时间较短,多用于需要快速充电的场合。而交流充电一般直接采用民用的220V或110V电压通过车载充电机对电池进行电能补充,由于受到车载充电机体积和散热条件的限制,其功率通常在7kW以下,所以充电时间较长,因此常利用夜间峰谷电对电动汽车进行交流慢速充电。 交流充电? 交流充电由于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电网系统的影响,在充电标准中对充电连接器电压和电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德国三相电的使用比较普遍,即使个人用户在民宅中也可以使用,因此在IEC62196-2标准中,定义了480V交流

UL-2580--电动汽车电池安规标准中文版

电池的安规标准——EV-UL2580 引言 1.适用范围 1.1这些要求包括在电池供电型的汽车中的镍、锂离子电池,还有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包被定义在这个标准中。 1.2该标准包括了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安全的承受模拟恶劣条件的能力。该标准包括了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包依据制造商要求的充放电参数。该标准不包括电池包与车辆内的其他控制系统的互相作用。 1.3该标准不包括这些装置的性能或可靠性。 2.计量单位 2.1要求数值后带括号。数值后的括号内容需要包含解释或近似(解释的)信息。 3参考资料和组成部分 3.1任何出现在本标准要求的未注明日期的代码和标准,均不得认定为是代码和标准的最新版本。 3.2本标准所包括的一个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符合该组成部分的要求。见附录A标准清单所包含的产品使用的一般组件。 4名词解释 4.1电池(battery)——或是在一个系列或是在一个并联结构中的一个单体电池组或连接在一起的电池模块的总称。 4.2电池包——准备使用在电池动力汽车中的电池,装在一个刚性保护罩中,这里面具有保护装置,冷却系统和检测电路。见图一。 4.3电动汽车——使用电池电力作为动力源的在道路行驶的汽车。

4.4额定容量(Cn)——指一个充满的电池以一个特定的放电率放电到一个特定的终止放电电压(E0DV)时的安时总数。 4.5壳体——直接将电池的电解质、阴极、阳极限制封装的容器。外壳也是为电池模块内部提供了一个保护壳。 4.6电芯(cell)——电化学的基本功能单元,包含了电极、电解质、外壳、端子、并且有时候有分隔器。它是一个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来源。 4.7电池模块——在具有或者不具有防护设备和检测电路的或是一个系列的或是一个并联结构的一组连接在一起的单体电芯(cell)的总称。一个电池模块是一个电池包的组成部分。见图1。 4.8电池块——一个或多个电芯(cell)的并联。 4.9恒流充电(CC)——充电电流保持不变,而充电电压可变的一种充电方式。 4.10恒压充电(CV)——充电电压保持不变,而充电电流可变的一种充电方式。 4.11死区金属件——电池包或系统的导电部分不是为了承载电流的部件。 4.12外壳——电池组的刚性防护外壳,能对电池内部提供机械保护。 4.13放电终止电压(EODV)——单体电池或电池放电结束时的负载电压。EODV也许会被生厂商特别指定,作为在终止电压放电情况下的典型的锂离子电化学过程。 4.14爆炸——当单体电池或电池组的内部发生剧烈反应,外壳被撕裂开或分裂分两块或更多片的一种情况。 4.15起火——火焰从单体电池或电池组中冒出的现象。 4.16完全充电——一个电池,已经达到由生产厂商规定的完全充电状态(SOC)。 4.17完全放电——一个电池,已经放电到由生产厂商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EODVZ)。 4.18漏液——当液体电解液从单体电池或电池组的破裂处或裂纹或其他在外壳处的意外的开口处泄露出来并从外部可见的一种情况。 4.19生产线制造测试——在生产商的设备上进行测试,以此来对他们生产制造进行测试。依靠这个测试,它或者可以做一个100%的生产测试,或者能对产品做定期或抽样检查。 4.20单模块电池——一个电池组的设计包括一个共同的压力容器的建造,一个单一的排气总成和共享的硬件。 4.21标准操作范围——一个在范围内的单体电池内部的电压、电流和温度能够使单体电池安全的在它的预期寿命中重复的进行充放电。电池生产商制定了这些值,然后使电池能安全的使用。 4.22主动防护部件——需要电能来操作设备提供预防危险的情况,主动控制的一个例子就是电池管理集成电路。 4.23被动防护部件——不需要电能来操作设备提供预防危险的情况,被动控制的一个例子就是保险丝熔断。 4.24室内环境——温度应该在25±5°C(77±41°F)的范围内。 4.25破裂——一个单体电池的机械故障状况或由内部或外部原因诱发的电池组附件问题,导致暴露或溢出,但没有内部物质喷出。 4.26测试电流(In)——测试电流定义如下:In(A)=Cn(Ah)/1h这里:Cn 是生产厂商给出的单体电池或电池组的额定容量。在Ah里n是Cn所定义的小时时间,并且这里 1.0X In的数值一直是等于Cn的数值。 4.27通风——当电池电解液变成蒸汽从设计的排口或气塞中排出的一种情况。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现状

.word格式.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现状 一、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现状 目前,各级政府和有关企业开展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标准化工作,已经发布了1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批准1项标准计划项目,目前正在编制中;在地方标准中,深圳市批准发布了9项标准,北京市正在组织开展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标准编制,已发布1项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已经批准发布了24项企业标准。此外,还有3项国家和6项行业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处于征求修改意见阶段。 在已经发布的标准中,涉及到充电设施的基础标准、充电设施标准、接口标准、充电站标准以及建设运行标准。其中: 充电设施基础标准4项:国家标准3项,深圳地方标准1项; 充电设施标准13项:能源行业标准2项,深圳地方标准3项,国家电网企业标准4项,南方电网企业标准4项; 充电接口标准12项:国家标准1项,能源行业标准1项,工信部行业标准2项,深圳地方标准2项,国家电网标准4项,南方电网2项; 充/换电站标准13项:工信部行业标准1项,深圳地方标准3项,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国家电网企业标准7项,南方电网企业标准1项; 充/换电站建设运行标准2项:国家电网公司1项,南方电网1项。

. 专业.专注.

. 专业.专注.

. 专业.专注.

2011 . 专业.专注.

正在征求修改意见标准: 二、目前中国推行的充电模式 根据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技术和使用特性,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充电方案的选择,现今普遍存在常规充电、快速充电和电池组快速更换系统三种模式。 1.常规充电 蓄电池在放电终止后,应立即充电(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超过24h),充电电流相当低,大小约为15A,这种充电叫做常规充电(普通充电)。常规蓄电池的充电方法都采用小电流的恒压或恒流充电,一般充电时间为5-8小时,甚至长达1O至20多个小时。 常规充电模式的优点为:尽管充电时间较长,但因为所用功率和电流的额定值并不关键,因此充电器和安装成本比较低;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可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常规充电模式的主要缺点为充电时间过长,当车辆有紧急运行需

国内电动汽车相关标准

已公布的国内外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国内电动汽车相关标准 GB/T 17938—1999 工业车辆电动车辆牵引用铅酸蓄电池优先选用的电压 GB 24155—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 全要求 GB/T 16318-1996 旋转牵引电机差不多试验方法 GB/T 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 18332.1—2009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GB/T 18332.1—2001 GB/T 18332.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GB/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85—2001

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 程试验方法 GB/T 18386—2001 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 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 30MHz GB/T 18387—2001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 18388—2001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操纵器第1 部分:技术条件 GB/T 18488.1—2001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操纵器第2 部分:试验方法 GB/T 18488.2—2001 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通用技术规范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通用技术规范(草案)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乘用车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和标识、公共平台监控。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建设的电动乘用车用公用充电基础设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GB/T 18487.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2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3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 27930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B31/T 845-2014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487.1和GB/T 19596中确立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public electrical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可为电动汽车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 4 技术要求 4.1 工作环境条件 工作环境温度-20℃~+50℃; 相对湿度5%~95%; 海拔高度≤2000m。 4.2 人机交互功能 4.2.1 充电方式

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列表

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列表 序 号 标准号标准名称参考或对应的标准 基础通用 1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ISO 6469-1:2000 2 GB/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ISO 6469-2:2000 3 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ISO 6469-3:2000 4 GB/T 4094.2-200 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ISO 2575:2000 5 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ISO 8713:2002 6 QC/T 837-201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 7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术语 8 QC/T 893-2011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故障分类及判断 整车-纯电动汽车 9 GB/T 24552-2009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10. GB/T 19836-2005 电动汽车用仪表IEC 784:1984 11 GB/T 28382-2012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12 QC/T 838-2010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13 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ISO 8715:2001 14 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ISO 8714:2002 15 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 带,9kHz~30MHz SAEJ 551-5 JAN2004 16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