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

四川省首次编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向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进发- 本报记者李秋怡杨晓从今年到2020年,我省将估算总投资10866亿元,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到2020年,全省力争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00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水运四级以上航道2381公里……这是昨(18)日正式出炉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披露的信息。

与以往只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单项规划不同,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次编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

届时,我省将基本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我省进出川通道仅有7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和1条水运航道,不仅量少而且区域分布也不合理,与周边省(区、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的运输通道还不通畅,“蜀道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据悉,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以成都主枢纽为中心,以区域性次级枢纽和节点城市为支撑,以出川大通道为纽带,完善枢纽功能,优化网络布局,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率,建成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09年全面大会战启动决战“7+2”、“5+3”今年,我省枢纽建设步伐前所未有。

铁路重点开工建设“7+2”项目,即成都-兰州、成都-贵阳、成都-西安客专、成都-重庆客专、成昆扩能成昆复线、川藏线成都-康定段、巴中-达州,达万电化工程和成都火车北站改造。

省内建设里程达2479公里,省内总投资2273亿元。

加快隆黄线叙永-织金段、昭通-攀枝花-丽江、川藏线康定至拉萨段、成都-格尔木、成都-西宁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公路重点开工建设“5+3”项目,即雅安-乐山、映秀-汶川、成都-自贡-泸州-赤水、成都-安岳-重庆、巴中-南部高速公路;争取开工建设成都-南部、达州-万州、攀枝花-丽江高速公路。

加快乐山-自贡、巴中-桃园、巴中-达州、洪雅-眉山-乐至-大英、汶川-马尔康、雅安-康定、绵阳-九寨沟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启动大件运输通道和国省干线改造及农村公路断头路建设。

水运重点开工建设岷江(乐山-宜宾段)航电综合开发、长江(宜宾-水富段)航道整治。

加快推进泸州港二期(续建)、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二期、岷江下游航道整治、乐山港老江坝作业区一期等项目前期工作。

民航重点开工建设成都区域管制中心项目、应急指挥和技术验证中心等成都航空枢纽项目,扩建南充机场,启动九黄机场三期工程,改造西昌机场。

加快成都终端区管制中心、亚丁机场、乐山机场、阿坝红原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成都第二机场前期工作。

2012年成都主枢纽基本形成7条铁路12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道出川到2012年,全省综合运输网总里程力争达到30.6万公里,其中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7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0公里以上,力争达到3800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50万标箱,水运四级以上航道1066公里。

进出川通道将达到21条,包括7条铁路、12条高速公路和2条水运航道,全省通航机场14个、直接通航城市108个、航线150条。

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8327公里,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成都主枢纽基本形成,直接引入67条铁路、11条高速公路,建成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

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2020年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形成1、4、8小时交通圈到2020年,全省综合运输网总里程力争达到37万公里,其中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8200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水运四级以上航道2381公里,其中长江川境段258公里航道达到二级,岷江乐山至宜宾段航道达到三级。

形成包括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和2条水运航道的41条进出川通道,全省通航机场17个、直接通航城市121个、航线185条。

成都主枢纽直接引入12条铁路、16条高速公路,建成成都第二机场。

形成成都至贵阳、西安、兰州等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至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8小时交通圈;省内形成成都至市(州)政府所在地的1小时、2小时和半日交通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

海陆空并驾打造东西南北大通道坐火车,4小时内到贵阳、西安、兰州等地;坐飞机,直通国内71个大中城市;自驾车,省内各城市半天到达……到2020年,四川综合运输通道将由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的进出川运输大通道构成,通过突出南向、加强东向、扩大北向、畅通西向,逐步建成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道,民用机场实现直接通航国内城市85个、国际城市及地区36个,形成全方位开放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

南向通道重点建设川滇、川黔之间的铁路和公路通道,连接珠三角、北部湾地区,打开西南出海大通道,形成连接泛亚大铁路的对外开放捷径。

连接泸州、宜宾、自贡、内江、乐山、攀枝花、雅安等区域性次级枢纽和眉山、西昌等节点城市,直接为川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中心、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和川南、攀西城市群服务。

铁路:已有成昆线、内昆线;在建隆黄线纳溪-叙永段,规划新建成都-贵阳客专、成昆复线、隆黄线叙永-织金段、昭通-攀枝花-丽江线等。

公路:已有成雅、内宜、宜水、隆纳、西昌-攀枝花、攀枝花-田房高速公路、国道108线、213线、321线;在建邛崃-名山、雅安-西昌、内江-遂宁、纳溪-贵州界高速公路;规划新建成都-自贡-泸州-赤水、攀枝花-丽江、西昌-昭通、宜宾-攀枝花、仁寿-井研-犍为-沐川、乐山-汉源等高速公路。

北向通道重点建设川陕、川甘之间的铁路和公路通道,连接环渤海地区和欧亚大陆桥,加强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的联系。

连接广元、南充、达州等区域性次级枢纽和绵阳、德阳、巴中等节点城市,直接为川东北天然气化工基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和川东北城市群服务。

铁路:已有宝成线、襄渝线;在建襄渝二线、兰渝线、成绵乐客专;规划新建成都-兰州线、成都-西安客专线等。

公路:已有成绵广高速公路、国道108线、210线、212线、213线;在建广元-陕西界、达州-陕西界、成绵复线、广元-南充、广元-甘肃界高速公路;规划新建成都-南部-巴中-陕西界、汶川-九寨沟-甘肃界、绵阳-九寨沟等高速公路。

东向通道重点建设川渝之间的铁路、公路和水运航道,连接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善与重庆、华中、华东地区的交通联系,形成通江达海的大通道。

连接遂宁、南充、广安、达州、内江、宜宾、泸州、乐山等区域性次级枢纽和资阳、巴中等节点城市,直接为川东北天然气化工基地、物流中心和川南、川东北城市群服务。

铁路:已有成渝线、达成线、达万线、遂渝线;在建达成线扩能、遂渝三线;规划新建成渝客专、达万线电化改造等。

公路:已有成渝、达渝、成南、南广邻、遂渝、南充-重庆、邻水-垫江高速公路、国道212线、318线、319线;在建宜宾-泸州-重庆高速公路;规划新建乐山-自贡,洪雅-眉山-资阳-乐至-大英、达州-万州、南充-大竹-梁平、成渝复线、巴中-达州等高速公路。

水运:全面改善长江川境段、加快推进岷江、嘉陵江等航道整治渠化,建成“一横两纵六线”航运网络。

西向通道重点建设川藏、川青之间的铁路和公路通道,改善与西北地区的交通联系。

连接雅安等区域性次级枢纽和康定、马尔康等节点城市,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铁路:规划新建川藏线成都-康定段、川藏线康定-拉萨段、川青线茂县-马尔康段、川青线马尔康-格尔木段、成都-西宁线等。

公路:已有国道317线、318线;规划新建乐山-雅安、川藏线汶川-马尔康-甘孜县段、雅安-康定等高速公路。

根据规划,2012年成都主枢纽基本形成,直接引入7条铁路11条高速公路,建成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昨日,全省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考察了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成都东客站等在建交通项目。

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编制完成了《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和9个配套专项规划,估算投资10866亿元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至2020年时将出川通道由现在的15条增加至41条。

3年后成都主枢纽基本形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化和完善成都主枢纽,把成都打造成中转顺畅、集散快捷、衔接紧密、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

这一任务大致在3年后可以完成———到2012年时,全省综合运输网总里程达到30.6万公里,成都主枢纽基本形成,直接引入7条铁路、11条高速公路,建成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

除成都主枢纽外,四川还规划布局了自贡、攀枝花、泸州、广元、遂宁、内江、乐山、雅安、南充、宜宾、广安、达州等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以及绵阳、德阳、巴中、眉山、资阳、马尔康、康定、西昌等8个交通节点城市,配合成都主枢纽扩大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在次级枢纽和节点城市间的互动、联运和有效衔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11年后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目前,四川进出川通道仅仅有15条,其中铁路7条、高速公路7条、水运航道1条,不仅数量少而且区域分布也不合理,与周边省(区、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的运输通道还不畅通。

按照规划的内容,四川将陆续投入10866亿元,加大铁路、公路、水运航道建设,力争2020年逐步建成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道,出川大通道由现在的15条增加到41条。

届时,全省综合运输网总里程达到37万公里,其中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8200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水运四级以上航道2381公里,其中长江川境段258公里航道达到二级,岷江乐山至宜宾段航道达到三级;全省通航机场17个,直接通航城市121个,航线185条。

成都主枢纽直接引入12条铁路、16条高速公路、建成成都第二机场,形成成都至贵阳、西安、兰州等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至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8小时交通圈;省内形成成都至市(州)政府所在地的1小时、2小时和半日交通圈。

至此,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

透视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1+9”规划 2009年05月19日07:53 四川日报本报记者杨晓李秋怡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四川志在必得!昨(18)日,四川省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工作会议召开之际,《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和9个配套专项规划(以下简称“1+9”规划)正式印发,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大会战全面打响。

镜头转回到2007年岁末省委九届四次全会。

作为四川在发展关键时刻的一次深刻内省,“区域的竞争,核心是枢纽之争”的全新理念振聋发聩,“枢纽”成为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着墨重点,其规划编制牵动人心。

规划编制硬杠杠:系统、科学、可操作“枢纽”该是什么样?规划编制和勘察设计人员殚精竭虑,在地图上延伸着每一寸铁轨、每一米高速公路、每一条河道走向、每一块湛蓝天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