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教学容选择: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容的要“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
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
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
相较于农业部分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
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帮助学生认识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容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
工业的区位选择是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姐妹篇。
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
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
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通过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可以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学生对身边的工业有一定的认识,这对理解本节容有一定的帮助。
高中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可以给出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获得新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来。
四、设计思路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技能。
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外,还应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学科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 学会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区位选择;3. 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4. 联系实际理解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5. 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不同工厂实例的了解,认识到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2. 通过对教材案例与阅读的学习,掌握工业的区位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用实例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2. 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六、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工业的区位选择(二)难点工业主导因素的判断七、教学方法课前学习(课前对教学容进行预习)案例教学法(以实例引出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分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归纳法(由个体的案例分析归纳出一般的区位选择方案)讲授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八、学法指导提前布置课程的学习容,让学生进行预习,对课堂教学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的扩散思维,挖掘深层次的知识以及在联系。
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提取有用信息,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更容易明白掌握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工业的区位选择。
九、教学准备PPT课件十、课型:新授课十一、课时:一课时十二、教学过程十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用时导入【讲述】上节课我们结束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与之相对应的“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上一章第一节中我们学习的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回忆前面的知识并作出回答。
以复习的方式作为导入,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前面有关农业区位选择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工业和农业的区位选择有一个对比。
过渡【讲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板书】工业的区位选择引入新课。
展开新课【提问】既然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工业的区位选择”,那首先请问大家,在你们的概念中什么叫做“工业”?【板书】一、工业【展示PPT】工业的概念【讲述】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自然资源开采就比如采矿业,而开采出来的资源就是采掘产品,比如这里的铁矿石,那对它加工就成为了钢材,然后再次加工便可以制成机械;农产品就是农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像这里的小麦,初次加工成为面粉,在加工就可以制成面包。
这也就是产品的加工和再加工过程。
【承转】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工业的分类【展示PPT】工业的分类【讲述】按照产品性质可以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那同学们觉得什么样的工业叫做轻工业,什么样的工业叫做重工业?轻工业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部门,如棉、毛、麻、丝的纺织及缝纫,皮革及其制品,食品制造等工业;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主要包括采掘采伐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
按照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这个我们将会在本章第三节具体学习。
按照生产对象又分为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
【承转】在了解了工业的概念和分类之后,我们来看看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展示PPT】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提问】请大家看PPT上的图或者教材图4.1,分析一下工业的投入有哪些,产出又有哪些?【讲述】在图中箭头指向工厂的就是投入要素,比如土地、资金、原料等,而箭头由工厂指出的就是产出要素了,除了工业产品外,还有“工业三废”。
思考回答。
积极配合老师回答问题。
读图思考。
让学生对工业的概念和分类有所了解这里展现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主要是为讲述工业的区位因素做准备。
14min【展示PPT】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讲述】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需要企业和政府进行思考和决策。
例如,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哪里的地价便宜,交通和市场如何等等。
如图中的这些要素就是今天要学习的重点之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板书】二、工业区位因素【展示PPT】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提问】A、B、C、D、E五个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讲述】(结合PPT确认学生的回答)不同的工业部门,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不一样,造成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承转】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工厂应该布局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所以工业的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展示PPT】中国制糖工业分布【提问】同学们观察这图片,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讲述】对,主要甜菜制糖厂基本上分布在甜菜集中种植区,而主要甘蔗之糖厂则基本分布在甘蔗集中分布区。
这是由于甜菜和甘蔗不便于长距离运输,那么我们把这种工业称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展示PPT】原料导向型工业【讲述】这类工业主要是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如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应接近原料产地。
【展示PPT】中国饮料制造工业分布【提问】同学们请看这中国饮料制造工业分布图,图中红色区域代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那么请观察主要的酒类饮料以及瓶装饮料制造工业布局在哪里?为什么?【讲述】这些饮料制造工业主要布局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是因为这里靠近市场有大量的消费者,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产品的运输距离,一个方面可以节省运输费用;另一个面也尽可能的避免了这些瓶装饮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我们把这种工业称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展示PPT】市场导向型工业【讲述】这类工业的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答案。
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分析工厂的区位选择,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发现现象,教师再稍作引导,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提取有用信息,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然后教师再做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的区位选择。
应接近市场。
【展示PPT】加拿大炼铝工业分布【提问】从这幅图中同学有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讲述】加拿大的炼铝工业基本上分布在火电站、水电站和核电站附近,因为有色金属的冶炼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靠近电站可以降低能源的成本。
这类工业就叫做动力导向型工业。
【展示PPT】动力导向型工业【讲述】是指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例如电解铝工业等,应接近电站。
【展示PPT】20世纪70年代纺织服装、电子装配从业人员占制造工业总人口的比重【讲述】地区、地区、国、新加坡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他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发展纺织服装、电子装配等加工工业,从而经济飞速发展。
那么这些地区发展这些加工工业的优势是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劳动力丰富并且相对较廉价,所以才依次聚集了大量的加工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类似这种的加工工业就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展示PPT】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讲述】这类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展示PPT】中关村海淀园主要高科技企业分布【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这幅图上看见了那些熟悉的名字了?【讲述】这里有许多我国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同时也布局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这是由于高科技企业对技术要求高,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旁,可以更快更便捷的获得最新技术。
这类高科技企业我们称之为技术导向型工业。
【展示PPT】技术导向型工业【讲述】这类工业技术要求高,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