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对比和缺陷
人性场
市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市场是人类追求利益的场所,追求 利益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动物为食物而 彼此争斗的习性,或许可以认为是人类 追求利益本性的渊源)。
人性场
情场
情场是人类追求情感的场所, 追求情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
动物的性本能、亲子行为、同类不 相食(不排除相食)的本能,或许可以 认为是人类追求情感本性的渊源。
超级悖论产生的根源
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初 在人性本善、本恶信念上 的差异,是导致中西方社 会后来两千多年历史的巨 大差异的真正心理根源。
人性场:官场、市场、情场
物质性能赖以表现的时、空、信 息场可分为:
重力场
电场
磁场
人类人性赖以表现的时、空、信 息场可分为:
官场
市场
情场
人性场
官场
官场是人类追求权力的场所, 追求权力是人类的本性之一(雄性 动物为争夺雌性动物而彼此角斗的 习性,或许可以认为是人类追求权 力本性的渊源)。
近代更是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代议 制、民主选举、言论出版和新闻自由。。。
中国 “性本善”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一直在人性本善的梦话中,期 盼明君贤相,自欺欺人,任专制主义的传 统源源流长。
人性本善的儒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编 织了一块既厚实又华丽的遮羞布,这块布 蒙住了中国人的眼睛竟长达两千多年,至 今人们对这块布华丽的“人文”仍赞不绝 口。
文艺复兴人文思想
新教领袖马丁路德:“人类全部本性就好象是一粒罪恶的种 子”。
启蒙时代西欧思想家
霍布斯:“人对人好象狼一样”; 黑格尔:“恶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原动力”。
西方 “性本恶”思想的影响
西方人信奉人性本恶,所以一开始就选择 了超越一切人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基督教时期,更创造了超越一切人的仲裁 者——上帝。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主 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 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
人性的本质
人性,应该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 善恶,应该限定为人的社会属性。
新生同胞兄弟吃奶的现象 鲁宾逊孤岛上的行为
人性的本质
人性的本质:自私。
自私是天 经地义的,非善非恶,就如树向上长, 水向下流。
只有当某人的自私妨碍了他人的自私,自私才是恶; 只有当某人的自私同时又尊重或有利于他人的自私, 自私才是善。
人性的本质、中西方 对比和缺陷
东西方人性差异
面对不明来物的处理方法 远洋渡轮上的不同行为
AA制 VS 满汉全席 我可以 VS 另选高明
先进管理理念如何才能落地生根
德鲁克 巴 菲 特 科特勒 戴 明 萨缪尔森 马斯洛
? 管理漏斗
管理绩效
管理漏斗
人性差异
所有制差异
行业差异 人力资源差异
都是人性惹的祸!
宋代理学
朱 熹: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
明代心学 王阳明 :“心之本体,性也,性无不 善”。
西方思想家们的“性本恶”思 想
古希腊罗马哲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柏拉图:“凡进入存在者必腐 败”。
基督教神学
《新约全书》:“我知道,我的肉体之中,没有良善” 。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给人类种下了原罪之根)
人性的原恶
懒惰
懒惰原恶实质上是对人类现实活力的抗 拒,是拒绝亲身去体验人类真正的生活。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人性的原恶
嫉妒
嫉妒原恶是来自竞争中的失落感而 丧失自信,实质上是因别人某方面优于 自己而产生恶意。
曹操与杨修
人的生命过程
精神
原 恶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 对人性原恶燃烧的 过程。火焰象征着 人类的精神,它引 人向上,向着真、 善、美。生命燃烧 得越完全,精神就 越美丽、越尊贵。
人性本善的祸害
孟子人性本善的根本错误,就是把人性的社会属性 “善”当成了人性的自然属性,他无视人性自私的本 质,让人误认为自私是恶,使人们不敢承认自私,结 果人 人都充当伪君子。
(小镇招待客人的美酒,长者生前与死后的差异)
性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必然导 致了人治社会。
人治社会的最大特征:最高统治者人是大善; 损人利己是恶,损人不利己或损己不利人是大恶。
人性的趋势:向善,向恶?
人性的本质:自私。
水性,易往低处流。人性,容易趋向恶。 对待人性就好比对待水,宜疏不宜堵。
水性因重力而善下,可以渠疏,可以 坝堵,疏堵得法,则水利无穷;
人性因自私而易恶,可道德疏导,可 法律限制,疏限得当,则创造力无限。
人
善?
性 恶?
关于中国人性思想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最 早谈到人性,他并没有给人性 明确的回答是善还是恶。“性 相近也,习相远也”。
关于中国人性思想
孟子(孟轲,战国时期孔子的孙 子的学生),中国第一个断言人性本 善的人,堪称中国一言堂堂主的始祖。
“恻隐之心(仁),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义),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礼),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智),人皆有之”
人性本恶:也是错!
荀子与孟子犯同样的错误,也是把人 性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相混淆,误认 为自私就是恶。
洪水泛滥 杀人放火
人性的原恶
原恶不是恶本身,不等于已经是恶,
或正在作恶,或将来一定会作恶,而是 指人与生俱来就有作恶的潜在心理因素 或动机。人类的原恶有三种:
任性
懒惰
嫉妒
人性的原恶
任性
任性原恶实质上是对人类文明的抗拒。 汉武帝与司马迁宫刑
人性场对人性原恶的影响
官场 市场 情场 制约 压迫 消 解 任性 懒惰 嫉妒
人性场的陷阱
权力最大化 官场的三大陷阱 权力私有化
现实世界的超级悖论
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 却让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造 成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的人治 社会;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 近500年来竟创造出了一个科 学、民主、自由、相对更富裕 更尊重人道的社会。
中国“圣贤”们的“性本善” 思想
春秋战国
孔 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两汉经学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关于中国人性思想
荀子(比孟子小10岁),中国第一 个断言人性本恶的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尧舜之所同也”。
“食色,性也”。
他认为这是人性的本质是恶,而把仁 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性的社会 属性。
人性向善的不同途径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主 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 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