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平台填表说明
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平台填表说明
⑴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 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⑵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 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⑶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教学进修
项目名称
时间(天)
地点
派岀部门
7.专业
7.2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
选择专业名称后,专业代码自动显示(注意,不需要填写具体班级) 若是同专业的合班课,则只填一条数据;若不同专业的合班课,则分开填写
专业名称
课程代码
选定课程名称后,课程代码自动显示。
课程名称输入方法:在单元格中输入课程名称的前两个字,即有相关课程下拉列表出现,从列表中选择 课程即可
公开岀版著作 与公开发表论 文
名称
请各教师据实填写,统计时间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
出版社与杂志社
岀版时间(年月)
作者顺序
一级条目
二级条目
填写项目
填写说明
6.师资队伍
6.3校外兼职教 师
6.4校外兼课教
师
聘任系部、姓名、性别、岀生年月、参加
工作时间、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等
如实填写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教工号
姓名
性质
所属系部
授课任务
课程类型
以人才培养方案安排为准。
注意:1、若课程类型为“纯理论课”,则“实践课时比例”以及“开设实训/实习项目”应该为空;
2、 若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课”,则“实践课时比例”以及“开设实训/实习项目”不能为空;
3、 若课程类型为“纯实践课”,则“实践课时比例”以及“开设实训/实习项目”不能为空
姓名
性别
岀生年月
学历
学位
专业领域
专业特长
行业、企业一线工作时间(年)
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要据实填写,统计时间段为教师到我院工作开始至2010年1月30日之间。
计算结果为数字,不足一年的以小数表示。
专业技术职务
(最高)
等级
请老师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核实、修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注意:此处填写为最高“职称”
主要考试/考核方法
开设实训/实习项目名称
注意:若“课程类型”为“纯理论课”,则此项为空;反之则不能为空
备注
若是合班上课,需在此填写“并行”
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平台填表说明
(教师个人数据部分)
一级条目
二级条目
填写项目
填写说明
6.师资队伍
6.1.1校内专任教
师基本情况
6.2.1校内兼课教
师基本情况
所属系部(任职部门)
请老师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核实、修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专业特长: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某一方面的优势和专长。
(如计算机专业,专业特长可写程序设计或网络管理等)
获奖名称
级别
是否主持
获技术专利(技 术发明)项目
获得时间(年月)
请各教师据实填写,统计时间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
名称
编号
是否主持
主持在研教学 改革课程
名称
填写还没有结题的项目
立项时间(年月)
来源及级别
至U款额度(元)
主持在研横向 技术开发(攻 关)课题
名称
立项时间(年月)
来源
至U款额度(元)
课程性质
课时数
课时数总和必须与表6.1.2中授课量的数据一致
若合班上课,课时数不累加,并且需要在最后的“备注”中填写“并行”
实践课时比例(%)
注意:若“课程类型”为“纯理论课”,则此项为空;反之则不能为空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
相关课程请咨询系主任
精品课程
国家级、省级、教指委级、院级精品课程,必须填写
一级条目
6.1.2校内专任教
师授课情况
6.2.2校内兼课教
师授课情况
所授课程名称
统计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期间数据(即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课程名称以 及授课量,请以教务处下发到各单位的“授课任务通知书”为准。请各老师在填写前,到各单位自行查 询,以免填错
注意:此处填写的授课名称必须与7.2表中的名称一致。授课量为7.2表中,教师所授课程的总和
时担任某一职务的情况
请各教师据实填写,统计时间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
岗位
时间(天)
派岀部门
社会兼职
单位名称
指教师在校外担任的职务(实职),有相关文件或聘书的
请各教师据实填写,统计时间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
时间(天)
获奖项目(包括
行政性奖励)
获奖时间(年月)
请各教师据实填写,统计时间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
当前专职工作
冃景
单位
学院以外的其他单位全称
职务
任职时间
本学年所授课程名称、授课时数
统计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期间数据(即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课程名称以 及授课量,请以教务处下发到各单位的“授课任务通知书”为准。请各老师在填写前,到各单位自行查 询,以免填错
注意:此处填写的授课名称必须与7.2表中的名称一致。授课量为7.2表中,教师所授课程的总和
名称
获取时间(年)
岗位
职业资格等级
(最高)
等级
请老师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核实、修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注意:此处填写的信息为最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非“职称”,若无则不填
发证单位
获取时间(年)
是否为专业带头人
以学校下文为准
是否为骨干教师
是否双师素质
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二级条目
填写项目
填写说明
7.专业
7.2课程设置
是否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教材名称
必须填写
版本时间(年)
必须填写
岀版社
必须填写
作者
必须填写
是否高职高专教材
必须填写
教材性质
必须填写
主要授课地点
注意:若“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课”或“纯实践课”,则授课地点不能为“教室”
主要授课方式
注意:若“课程类型”为“纯理论课”,则授课方式只能为“讲授”;若“课程类型”为“(理论+实践) 课”或“纯实践课”,则授课方式不能为“讲授”
授课量
一级条目
二级条目
填写项目
填写说明
6.师资队伍
6.1.3校内专任教
师其他情况
6.2.3校内兼课教
师其他情况
培训进修
项目名称
请各教师据实填写,统计时间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可包括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时间(天)
地点
派岀部门
挂职锻炼
单位
挂职锻炼是指受学校或上级部门委派,以提高某一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脱产一段时间,到其他单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