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文

浅谈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文

浅谈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文一、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自宁波市政府提出“科教兴市”,确立以科技为先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来,宁波高新技术产业总体上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良好势头表现在:1.初步构建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年来宁波相继出台了《宁波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宁波市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各类创新主体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初步构建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2.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宁波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等以政府投入引导为主,公益性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按照“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原则”予以滚动支持,引导平台不断提升开展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的水平。

3.大力培育优势企业群体。

宁波近年来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组织、指导和中介机构遴选、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组织认定工作顺利开展,走在全国前列。

4、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

自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提升的捷径。

为此,宁波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

[2]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不利的因素:1.产业层次偏低。

高新技术产业大而不强问题比较突出。

宁波大多数高新企业为小微企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相对不足。

因此,与竞争力强、资金雄厚、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国公司相比,宁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的弊病就充分显现出来了,这是制约宁波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科技投入不足。

科技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人员的数量偏少;二是研发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

宁波是商业氛围很浓的城市,“重营销、轻科技”“重模仿、轻创新”的特点十分明显。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创新需要大量投入,风险又大,而且又不能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因而不愿在科技创新上多花钱。

3.创新能力不强。

宁波是个沿海城市,容易受外来的文化和技术影响。

相对来说,模仿别人的东西,嫁接他人的技术简单容易,但是自己的创新,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就不多,直接影响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技术水平落后,引进技术消化不良。

代表宁波支柱产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打破产业升级、技术障碍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

5.国际化制约。

在欧债危机,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掉头下行的大背景下,宁波经济要想走出特立独行的发展路子是不可能的。

因此,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打击了宁波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二、金融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金融在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虽然发挥了不少作用,但是离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对金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相差甚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科技与金融相互脱节。

科技人员只在自己的专业驰骋,不懂市场,也不懂金融;金融领域也不知道科技领域的事,不懂的科技规律,不清楚科技人员在干什么,没有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造成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调的局面。

2.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同金融安全性的矛盾始终存在。

我们知道,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存在许多变数的,即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成功并存。

因此,金融资本如何为科技创新活动保驾护航,在承受科技创新活动风险的同时分享科技创新成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而就目前来说,金融资本游离于高科技产业之外,不能有效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由于缺乏金融资本的支持,不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往往胎死于企业创新活动启动之初。

3.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估值难。

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在起步阶段规模都比较小,有形资产不多,但就成长性而言,其技术含量高,发展势头迅猛,拥有不可低估的无形资产。

因此说,高新技术产业资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但是目前金融部门在发放贷款时,只认可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形资产,并不认可无形资产。

由于得不到金融资本的支持,许多成长性极好而有形资产偏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夭折。

[3]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在政府主导、民间资本推动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金融方面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造成金融资本不能有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1.宁波现有区域金融结构不甚合理。

这种不合理表现在:一是金融组织机构分布不均。

就金融组织机构来说,在区域内银行是老大,占据垄断地位,其他非银行金融往往是配角,发展相对滞后。

而就金融机构性质来说,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占据主导地位,非公金融机构少之又少,严重不足。

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呆板、单一。

高新技术企业筹措资金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通过股票、债券市场等筹措企业所需资金;间接融资是指通过向银行贷款方式筹措企业所需资金。

直接融资减少了企业筹资成本,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间接融资不仅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而且也增加了银行金融风险。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以直接融资为主,以间接融资为辅。

但是,由于宁波现有区域金融市场失衡,导致宁波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很少采用直接融资,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

2.银行信贷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投放不均衡。

银行向来有“嫌贫爱富”的传统,在向高新技术企业投放贷款问题上同样如此。

企业规模越大获得的贷款越多越容易,企业规模越小获得的贷款越少越难。

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金融部门支持就不易,而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就更加难上加难。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银行也是企业,企业的趋利性迫使它把资金投放在风险小、盈利能力强的产业和项目中去。

二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原因,如管理不规范、运作不到位、经营能力差等,使得金融机构不敢向其投放资金。

三是国有银行尤其是国有四大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门槛相对较高,标准不统一,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度。

3.金融创新不足。

一是面对众多新的金融需求,基层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几乎都是几项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包括发放贷款、汇票承兑、信用证等。

二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市场,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仍沿用老传统、老做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服务呆板,品种单一,从而制约了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支持,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4.风险投资供给匮乏。

目前风险投资在支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上虽已有一些进步,但仍存在资本结构单一、资金规模较小、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畅、专业人才匮乏等瓶颈。

5.金融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从国家整体的金融法律环境上看,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是宁波区域产业带内的市县协调需要一步改善。

目前缺乏必要的、统一的协调制度和组织形式,难以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

三是金融监管及金融保障需进一步改善。

三、提升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为了促进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区域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需要把握以下两个导向:一是金融支持与产业政策互动,为发展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服务。

二是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互动,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体系服务。

在宁波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要发挥作用。

一是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根据宁波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增长的情况,在创业投资方面要有一些孵化器,以便使高新技术的成果能够尽快的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三是创业投资要发挥作用。

四是风险投资。

对于风险投资的`机构,政府应当发挥很大的作用。

具体要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1.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作用。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保障作用。

一是政策性银行肩负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任,因此政策性银行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是责无旁贷的事,必须做好、做到位。

二是政策性银行应当为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专门账户,直接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做到专款专用,项目专项管理,高新企业资金可以与其他资金分开来单独核算。

三是明确资金投放方向,对成长性好的企业要重点扶持,有保有压,确保资金到位。

四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项目实行风险补偿和贴息贷款的,要严格实行,并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是积极为国家开发银行独有的、通过政府或国有金融机构的融资平台发放的低息或无息贷款。

这种贷款一般可用于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的资本或股本投入,有了该项贷款,高新技术企业就如虎添翼,增强发展后劲。

[4]2.进一步加大商业性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力度。

应积极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对市辖区内国家和省、市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优先安排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科技创新产品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企业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根据信贷、结算管理要求,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创新担保方式,拓宽自主创新主体的融资渠道。

针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主体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量特点,合理设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3.支持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

应该积极做到:明确第一批险种种类,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出口信用保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等6个险种。

4.开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

积极推动和发展“担保+信贷”融资模式,创新“保险+信贷”融资模式,推动和发展科技创新银团贷款。

5.加大对技术引进和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

积极开办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贷款业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增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6.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对纳入国家和浙江省、宁波市的各类技术创新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计划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积极提供信贷支持。

建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稳定的银企关系,对活力强的予以重点扶持。

推动各地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贷款和贷款担保予以一定的贴息和风险补偿。

[5]7.拓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参与推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

8.改进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

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组织开展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引导和督促金融业机构落实促进科技创新的信贷政策。

改进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外汇管理服务,充分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贸易用汇需求,进一步简化外汇账户管理、进出口核销等方面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企业使用外汇账户限额的灵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