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幼儿故事:;幼儿故事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故事是指神话,传说,童话,儿童故事等体裁的作品,即人们口头上常说的“神话故事”“传说故事”“童话故事”;狭义的故事是指本章要阐述的,是指适合幼儿欣赏的篇幅短小的各类叙事性作品。

2.幼儿动物故事:动物故事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

从动物故事反映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通过动物的行动,生活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动有趣地介绍各种动物的特征,习性等故事。

这类故事大多基于人类长期对一些动物的观察和了解,加上自己的想象,对它们的起源,习性,外部特征,性格作了了解有趣的解释和描绘。

另一类是借动物形象,间接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们对真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爱憎分明的观点。

3.幼儿民间故事:幼儿民间故事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属于口头文学,是口耳相传的文学,它的创作者不是个人而是集体。

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有鲜明的民族性,如普遍采用对照法,反复法,三段法等传统手法;常借助宝物,奇遇,仙兽等形象展开情节;故事结构完整,有头有尾,尽量有完满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比较固定的习惯用语,如‘从前’‘很久以前’等。

4.横式结构:把前后并无直接联系的生活场景或情节平列安排,从不同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即所谓’横式结构’。

这种方式一般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但所述事例生动有趣。

它有利于展现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和美好的内心世界,使故事更具有吸引力。

5.串连式结构:以人物或事件为线索,把几个可以相对独立而又内在联系的事件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所谓‘串联式结构’。

这种方式犹如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被串的‘珍珠’均可构成一个个小故事,串在一起,可以从几方面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同一特点。

这样,人物形象会更加丰满,特征会更突出,因此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二.论述
1.简述幼儿生活故事的特征。

(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幼儿文学各种题材样式中,生活故事最贴近幼儿生
活,是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内外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家创作幼儿生活故事的动因和意图,又往往缘于幼儿成长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较之童话和其他的幼儿故事,生活故事的现实针对性强得多,教育性也要明显的多。

例如杨福庆的《谁勇敢》:这篇作品写捅马蜂窝的小松在马蜂炸窝后狼狈而逃,不敢捅的小勇在紧急关头保护钢钢却被马蜂蜇肿了脸,痛的哭了。

两相对比,作品鲜明地划分出什么是莽撞什么是真正的勇敢,现实针对性很强。

而像小松的那样,即好强逞能,处处显示自己又惹祸之后的只顾自己溜之大吉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可以看到。

(二)故事单纯而又略有曲折。

幼儿生活故事靠的是引人入胜的情节,由于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难以集中和持久,那些平淡无味,平铺直叙的故事很难引起她们的兴趣,因而生活故事需要生动曲折的情节,要有悬念,有波澜。

但是,幼儿又有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生活经验不足的特点,因而生活故事有讲究线索单一。

例如;《一亮一暗的灯》先是‘一亮一暗’的灯造成悬念,‘悉悉沙沙’和‘扑托’声使悬念加深,这些都使故事情节紧张曲折,极具吸引力。

然而,故事线索并不复杂,全文不过是依据探寻灯‘一亮一暗’的原因来组织材料的,悬念始终在它籍以存在‘一亮一暗的灯’这条情节线索上,非常单纯。

(三)浓郁的幼儿生活情趣。

一个好的幼儿生活故事,不仅要有鲜明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和情节,还应当有浓郁的儿童情趣,让小朋友听了或读了以后,发出亲切的笑声,感动愉快。

如梅子涵的《东东西西打电话》作品谢了两孩子因家里装了电话而奔走相告互打电话的故事,以约定打电话开始,在等待中结束,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家庭生活的变化更是刻画了两个幼稚,快乐,想急切感受新生活的孩子形象,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幼儿情趣盎然。

幼儿生活故事的艺术特征除上述三个点还有一点需要提及那就是容许想象和幻想成分引人故事。

幼儿想象灵活多变,常将现实与幻想相互置换,并不着意区分其间的界限,可以随时把自己置身于幻想境界中。

所以,生活故事并非摒除想象与幻想,可以在故事中出现拟人化的人物和一些超乎现实的图景,如《新雨衣》。

2.为什么说生活故事是幼儿生活的一面镜子,能让幼儿关注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
答:幼儿世界丰富多彩,生活故事也色彩斑斓。

不管是表现幼儿积极向上,纯真美好的思想感情,还是展示幼儿性格行为,人际交往的缺点与不足,孩子们大多可以在这些生活化艺术化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某一方面的影子从而对照自己的思想行为,认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

例如《珍珍唱歌》珍珍和石娃两个孩子,一个腼腆,一个大方,孰是孰非,幼儿一听就明白,并很快会‘对号入座’,想到自
己在类似场合中的表现。

3.为什么说生活故事是幼儿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最直接的‘生活教科书’?答:幼儿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引导幼儿熟悉和了解社会,促进她们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

生活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幼儿世界的生活,却包含了做一个社会人所必备的基本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具有正义感和同情心,诚实善良等。

它既可以从正面褒扬优良品德和模范行为,引导幼儿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东西,也可以委婉地批评错误行为和缺点,启发幼儿迅速克服改正。

如任霞苓的《一亮一暗的灯》,故事写几个孩子在家里因胆小怕黑而引出的一件有趣事,触及的却是社会生活的题材。

它提醒幼儿遇事要勇敢,对幼儿认识生活,适应社会大有好处。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