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型: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多项选择题(20分);简答题(25分);计算题(25分)第一 章 绪 论1、测量学的概念是什么?研究对实体(包括地球整体、表面以及外层空间各种自然和人造的物体)中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
2、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那几个过程?天圆地方、地圆说、地扁说、梨形、大地水准面 、真实地球自然表面 3、测量学科的研究分类是什么?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1、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指什么?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 2、简述水准面的定义及其特性?静止水面形成一个重力等位面,这个面称为水准面,其特性:处处和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
3、什么叫大地水准面?由平均海水面代替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4、何谓绝对高程(海拔),何谓相对高程?某点到基准面的高度,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通常称之为绝对高程(海拔);距离一个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5、测绘工程的参考面和参考线是什么?参考椭球面和法线6、高斯投影如何分带,为什么要进行分带?7、若我国某处地面点A 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3234567.89米,Y=38432109.87米,问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而得的?A 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8、1956年和1980年国家高程基准分别是多少?72.289m ,72.260m9、已知A 点的高程为150.212m ,测得B 点至A 点点高差为0.212BA h m =-,则B 点的高程是多少?B 点的高程是150.424m10、测量工作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意义何在,其限度是多少?在半径为10km 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当面积P 为100km 2时,进行水平角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进行高程测量时,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11、什么叫地形图比例尺,它有哪几种形式?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有数字比例尺、图示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复式比例尺)、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12、地面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23.56m ,问在1:1000和1:2000的地形图上,它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长度分别是12.4厘米、24.7厘米13、什么叫比例尺的精度,它有什么实际意义,说明1:1000和1:5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各为多少?通常人眼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0.1mm ,因此,把地形图上0.1mm 所能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1:1000和1:5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各为100mm ,50mm 14、测绘工作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第三章 直线的丈量与定向1、测量一段距离往测长为500.262m ,返测长为500.248m ,则该段距离测量段相对误差是多少?2、何谓直线定向?3、方位角的定义是什么?方位角有那几种,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方位角是哪一种,该方位角有何特点?方位角:由基本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一方向的水平角,取值范围0-360。
4、正、反方位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相差±180。
5、如图3-1所示,3321836AB α'''=︒;求;AC AD αα。
ABCDMN10cmP'P图3-1875824AC AB αα'''=+ 1363628AD AB αα'''=+第四章 水准仪及其使用1、简述水准测量的原理,并绘图说明,若将水准仪立于A 、B 两点之间,在A 点的尺上读数a=1586,在B 点的尺上的读数b=0435,请计算高差h AB ,并说明A 、B 两点哪点高。
水准测量原理:利用水平视线来求得两点的高差 。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读数a 是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后视读数”;b 是在待求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前视读数”。
高差必须是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A B H a H b +=+A 、B 两点的高差等于两个标尺读数之差b a h AB -=如果A 为已知高程的点,B 为待求高程的点,则B 点的高程为:AB A B h H H +=2、何谓高差?高差的正负号的意义是什么?a b >时,0AB h >,B 点高于A 点;反之,a b <时,0AB h <,B 点低于A 点3、水准测量中是如何削弱地球曲率的影响 ?视距累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4、何谓视差,发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5、水准仪的等级大致是如何划分的,DS 3,DSZ 3 各字母表示的含义是什么?数字“3”表示的含义又是什么?• 一等水准测量 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 • 二等水准测量 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 •三等水准测量 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 四等水准测量 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6、已知A 点高程为101.325m ,当后视读数为1.154m ,前视读数为1.328m 时,问B 点高程是多少?()101.325+1.154-1.328=101.151 m B A H H a b =+-=7、设由A 点到B 点共测了两站:第一站,后视读数为2.506m ,前视读数为0.425m ;第二站,后视读数为0.567m ,前视读数为1.345m 。
试计算A 、B 两点高差,并绘图表示。
()()21=2.506-0.425+0.567-1.345= 1.303 m AB i i i h a b ==-∑()m41i i i i f S v S =-⋅=∑ ()()()()12220.0220.80.0221.5-0.0045 m ;-0.0085 m 3.9 3.90.02210.0220.6-0.0056 m ;- 0.0034 m 3.9 3.9v v v v -⋅-⋅====-⋅-⋅====(也可以先求每公里高差改正数()41-0.0056 m ii fS =-=∑,再求高差改正数) 各点高程改正数0511133.632 (m)V BM H H h '=+=20611131.770 (m)V BM i i H H h ='=+=∑ 30711=132.592 (m)V BM i i H H h ='=+∑3、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步骤是什么第六章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1、何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哪些统计特性?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固定量作多次观测,观测误差在正负号及量的大小上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为常数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固定量作多次观测,正负号及量的大小没有任何规律性 偶然误差的特性:1. 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2.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大;3.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其出现的可能性大;4. 当观测次数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
2、什么叫多余观测,多余观测有什么实际意义?3、衡量精度的指标有哪些?用中误差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有什么特点?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与真误差有何区别?衡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平均误差、或然误差、容许误差或极限误差 一组同精度的观测误差(1,2,,)i in ∆=中误差 []nm ∆∆±=其中,[]22221n ∆++∆+∆=∆∆ --------真误差的平方和中误差m 实际上是标准差σ的近似值,随着n 增大,m 将趋近于σ同精度观测值具有相同的中误差,但同精度观测值的真误差却彼此并不相同,有的差别还比较大。
4、何谓绝对误差,何谓相对误差,各在什么条件下被应用来描述观测值的精度? 相对中误差 中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结果之比,并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m D D m m K 1==5、什么叫容许误差,容许误差等于2倍或3倍中误差的理论根据是什么?6、在等精度观测中,已知三角形内角和之闭合差为:-2″, -5″,2″, 0″, 3″,-1″,求三角形内角和之中误差。
7、用同一台全站仪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两条直线,一条长550.00m,另一条长350.00m ,它们的中误差都为±10.0mm ,问这两条直线丈量的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相对精度不同8、在支水准路线水准测量中,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为±3.0mm ,若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要求中误差不大于2cm ,问最多设多少站?22400459s m n m ==9、测得一长方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5.02m 和20.66m ,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3.0mm 和±4.0mm ,求该长方形面积及其中误差。
10、等精度观测一个三角形的内角A 、B 、C ,已知测角中误差为±20″,求三角形角度闭合差的中误差,若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三个角上,求经改正后的三角形各内角的中误差?11、用钢尺对某段距离进行6次等精度丈量,其结果为:346.535m ,346.548m ,346.520m ,346.546m ,346.550m ,346.573m 。
请计算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距离的算术平均值:[]L x n=改正数:i i v x L =-用改正数求观测值中误差:xm =用改正数求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x m =12、何谓单位权?精度?权与精度的关系如何? 13、L 1,L 2,L 3为独立观测值,其中误差分别为123,,m m m ,求函数f的中误差fm 。
±1.0mm ,则至,设每公里观测高差(2)平差后BM2点的高程及其中误差。
第七章 经纬仪及角度观测1、什么是水平角?什么是垂直角?水平角:地面上某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铅垂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度,取值范围:0-360。
垂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地面某点至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视线间的夹角。
仰角: 0--90。
;俯角:0-- -90。
2、用方向法怎样观测水平角,测站上有哪些限差要求?半测回归零差;上下半测回同一方向的方向值之差;各测回方向差 3、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4、方向法水平角观测时“归零”的目的是什么?检验水平读盘位置在观测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动 5、何谓竖直角和竖盘指标差?竖直角: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