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基础练习题答案

电工基础练习题答案

电工基础判断题1、电桥平衡时,电桥电路可化简成简单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 √ )2、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时,所列出的方程个数等于支路数。

( √ )3、节点电压法是当回路数多于支路数时,采用这种方法。

( × )4、叠加原理适用于各种电路。

( × )5、戴维南定理用于求解各支路电流。

( × )6、半导体三极管中,内阻是很大的,接近于理想电流源。

( √ )7、在工程中,变电所的变压器和发电厂的内阻都很小,接近于理想电压源。

( √ )8、恒流源输出电流随它连接的外电路不同而异。

( × )9、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值变换,只能对外电路等值,对内电路则不等值。

( √ )10、Y-△等效变换是在保持对外电路等效的条件下可进行等效变换。

( √ )11、在复杂电路中,三个电阻元件首尾连接成闭合回路,形成星形电路。

( × )12、磁力线通过的路径称为磁路。

( √ )13、对比电路和磁路,可以认为电流对应于磁通,电动势对一个于磁通势,而电阻则对应于磁阻。

( √ )14、磁路欧姆定律适用于只有一种媒介质的磁路。

( × )15、磁路的磁阻与磁动势有关。

( × )16、磁路的欧姆定律一般用来对磁路做定性分析。

( √ )17、形成磁路的最好办法是利用铁磁材料,按照电器的结构要求做成各种形状的铁心,从而使磁通形成各自所需的闭合路径。

( √ )18、磁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0=Φ∑。

( √ )19、在交流电路中,阻抗包含电阻"R"和电抗"X"两部分,其中电抗"X"在数值上等于感抗与容抗的差值。

( √ )20、感抗为X L 的线圈与容抗为X C 的电容器相串联,其总电抗是X=X L +X C 。

( × )21、阻抗并联电路,等效复阻抗的倒数等于各支路复阻抗的倒数之和。

( √ )22、阻抗并联的电路,总复电流的倒数等于各支路复电流倒数之和。

( × )23、RLC 串联电路谐振时电流最小,阻抗最大。

( × )24、R-L-C 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时阻抗最大。

( × )25、R-L-C 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阻抗最大。

( √ )26、串联谐振在无线电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收音机的接收电路就是利用串联谐振来选择电台信号的。

( √ )27、串联谐振在无线电工程中应用广泛,利用谐振的选择性对所需频率的信号进行选择和放大,而对其它不需要的频率加以抑制。

( √ )28、在电力系统中,应避免发生串联谐振,防止过电压造成线圈和电容器烧损。

( √ )29、在无线电工程和电子技术中,常利用并联谐振时阻抗大的特点来选择信号或消除干扰。

( √ )30、RL 电路在过渡过程中换路定律是U L (0+)=U L (0-)。

( √ )31、复阻抗相等的三相负载,称为三相不对称负载。

( × )32、三相不对称负载是指三相负载的复阻抗不相等。

( √ )33、三相不对称负载电路有中线时,负载上的相电压也为不对称三相电压。

( × )34、三相不对称负载电路有中线时,中线电流等于三个负载电流的相量和。

( √ )35、不按正弦规律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或电压,称为非正弦周期电流或电压。

( √ )36、方波发生器,锯齿波发生器等脉冲信号源,输出的电压是正弦周期电压。

( × )37、不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统称为非正弦交流电。

( √ )电工基础单选题1、要使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提高,则( B )。

(A)改变电路中某些电阻的大小一定能实现(B)改变参考点的选择可能实现(C)增大电源的电动势一定能实现 (D)以上都不对2、下图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是( D )。

(A)10V (B)-10V (C)5V (D)-5V3、远距离输电,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那么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 D )。

(A)与输电电压成正比 (B)与输电电压成反比(C)与输电电压的二次方成正比 (D)与输电电压的二次方成反比4、对于两节点多支路的电路用( B )分析最简单。

(A)支路电流法(B)节点电压法(C)回路电流 (D)戴维南定理5、叠加定理适用于复杂电路中的( B )。

(A)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B)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C)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D)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6、电路的参数不随外加电压及通过其中的电流而变化的电路称为( A )。

(A)线性电路 (B)非线性电路 (C)等效电路 (D)电桥电路7、任何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都称为( A )。

(A)二端网络 (B)有源二端网络 (C)二端网孔 (D)有源二端网孔8、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化简成用一个具有等效电源和内阻的( B )。

(A)等效电路 (B)等效电源 (C)等效电阻 (D)等效阻抗9、将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去之后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称为等效电源的( B )。

(A)电阻 (B)内电阻 (C)外电阻 (D)阻值10、戴维南定理可将任一有源二端网络等效成一个有内阻的电压源,该等效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是( A )。

(A)由网络的参数和结构决定的 (B)由所接负载的大小和性质决定的(C)由网络结构和负载共同决定的 (D)由网络参数和负载共同决定的11、电路也称为( C )。

(A)电网(B)电源(C)网络(D)磁路12、电池和内阻串联来表示实际电源的一种模型称为( B )。

(A)电流源 (B)电压源 (C)电池 (D)发电机13、在一恒压的电路中,电阻R增大,电流随之( A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一定14、恒流源的特点是( C )。

(A)端电压不变 (B)输出功率不变(C)输出电流不变 (D)内部损耗不变15、恒流源的端电压不能由恒流源电流决定,只能由( B )决定。

(A)内电阻(B)外电阻 (C)负载电流 (D)负载电压16、关于等效变换说法正确的是( A )。

(A)等效变换只保证变换的外电路的各电压、电流不变(B)等效变换是说互换的电路部分一样(C)等效变换对变换电路内部等效(D)等效变换只对直流电路成立17、一电流源的内阻为2Ω,当把它等效变换成10V的电压源时,电流源的电流是( A )。

(A)5A (B)2A (C)10A (D)2.5A18、电路的三个电阻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为中点,另三端分别连接电路的三个节点,叫做( A )。

(A)星形连接 (B)角形连接(C)双星形连接 (D)星/角连接19、Y-△等效变换的条件是( B )。

(A)变换前后A 、B 、C 各点电压与通过A 、B 、C 三点的电流成正比(B)变换前后A 、B 、C 三点之间的电压和通过A 、B 、C 三点的电流保持不变(C)变换前后A 、B 、C 三点之间的电阻和通过A 、B 、C 三点的电流保持不变(D)变换前后A 、B 、C 三点之间的电压和通过A 、B 、C 三点的电流成反比20、Y-△等效变换时,当三个电阻相等时变换关系为( C )。

(A)R △=R Y (B)R Y =3R △ (C)R △=3R Y (D)R △=1/3R Y21、如图所示,线圈A 、B 与C 的同名端为( D )。

(A)1、3、5 (B)1、3、6 (C)1、4、6 (D)1、4、522、互感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极性总是保持一致的端子称为( C )。

(A)异名端 (B)同极性端 (C)同名端 (D)异极性端23、铁芯线圈的匝数与其通过的电流乘积,通常称为( D )。

(A)磁通 (B)磁阻 (C)磁位差 (D)磁通势24、一空心通电线圈插入铁芯后,其磁路中的磁通将( A )。

(A)大大增强 (B)略有增强 (C)不变 (D)减少25、磁路的欧姆定律可表示为( A )。

(A)S l NI μ=Φ (B)lSNI μ=Φ (C)l S NI μ=Φ (D)μl NIS =Φ 26、磁路的基尔霍夫磁路定律中,穿过闭合面的磁通的代数和必为( C )。

(A)正数 (B)负数 (C)零 (D)无穷大27、磁路的磁阻与磁路的长度( A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平方成正比28、磁路的欧姆定律一般用来对磁路作( A )分析。

(A)定性 (B)定量 (C)定性和定量 (D)系统29、在相同规格情况下,( D )材料的磁阻最大。

(A) 铁 (B) 镍 (C) 钴 (D)黄铜30、u=311sin(314t-15°)伏,则有效值相量•U =( D )伏。

(A)220∠-195° (B)220∠195° (C)311∠-15° (D)220∠-15° 31、已知:t(A)0-14.1sin10i π=,其电流有效值相量•I =( D )A 。

(A)14.1∠0° (B)14.1∠180° (C)10∠0° (D)10∠180°32、已知e=311sin(314t+5°)V ,其有效值相量•E =( B )。

(A)311∠5° (B)220∠5° (C)220∠+185° (D)220∠+175°33、下式中,正确的是( A )。

(A)L U j I ω••-= (B)L i u ω= (C)L j I U ω= (D)L X I U=••34、电路的复阻抗j Z -=2,则此电路属于( C )。

(A)阻性 (B)感性 (C)容性 (D)谐振电路35、交流电势V t U u m )sin(φω+=的复数式U=( D )V 。

(A)t U m ω∠ (B)︒∠0m U (C)t U ω∠ (D)φ∠U36、已知复电流I=6+j8安,f=50Hz ,其瞬时值表达式为i=( A )A 。

(A))1.53314sin(210︒+t (B))9.36314sin(210︒+t (C))54314sin(10︒+t (D)t 314sin 21037、两个阻抗并联的电路它的总阻抗为( C )。

(A)21Z Z Z += (B) 11Z Z = (C) 21111Z Z Z += (D) 21Z Z Z -= 38、R-L-C 串联及并联谐振电路所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D )。

(A) R Z =0,且最大 (B)I 0=U/R ,且最大 (C) U L =U C =QU (D)电路显电阻性,电流与电压同相39、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瞬间充、放电电流与( B )。

(A)电容器两端电压成正比 (B)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C)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成正比 (D)电容器两端电压无关40、下图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在t=0时,将开关S 闭合,电容上电压的初始值u C (0+)和稳态值u C (∞)分别为(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