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工程创优计划和措施[1].docx

建筑结构工程创优计划和措施[1].docx

创优质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一、工程概况苏州新时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五工程位于苏州吴中区旺山工业园友翔路,总建筑面积为 22896.74m2 ,办公区五层,车间三层,总高度 17.10 米,结构形式为桩基承台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

二、质量目标确保苏州市“市优质结构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优良率90 %以上三.主要材料的检验与控制3.1 根据我公司的质量保证程序文件,对进场的物资材料要进行全面的检验、试验和控制,对不合格品严格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3.2 建立好物资,材料的验证台账,对进场的各种物资、材料等手续要齐全,定期检查各种质量证明和复试报告,一定要真实有效,并切实做好台账。

始终保持受控状态。

3.3 检查的主要材料及项目:3.3.1 钢筋:a.钢筋进场必须有质保书,并按试验的有关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 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要加试化学成分检验。

3.3.2 焊剂:电渣压力焊使用的焊剂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四.工程的质量等级控制要创造精品,在施工过程中就要高标准严要求,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要精心施工,一定严格按《建筑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和评定。

4.1 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预控标准:(结构部分)4.1.1 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必须全部合格,其中60%及其以上的分部为优良,为结构创优打好基础,本工程所含的基础和结构分部必须优良。

4.1.2 质量保证资料应基本齐全4.1.3 观感质量的评定得分率必须达到85% 及其以上。

4.2 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预控标准:为争创优质结构,其所含分项应全部为优良。

4.3 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预控标准:4.3.1 其中的保证项目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检验标准的规定。

4.3.2 基本项目每项抽检的处(件)必须符合相应质量评定标准的合格规定,其中有50% 及其以上的处(件)符合优良规定,该项为优良项,而且优良数应占检验项数的 50% 及以上。

4.3.3 允许偏差项目抽检的点数中,有 90% 及其以上的实测值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4.4 质量目标分解图: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如下质量目标分解:序号分部工程名称计划目标所含分项工程名称计划目标桩基工程优良土方工程优良1基础优良模板工程优良钢筋工程优良混凝土工程优良回填土工程优良模板工程优良2主体工程优良钢筋工程优良混凝土工程优良根据以上的质量目标要求,在整体的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我项目部拟对以下分部分项工程的要点进行预控和检验。

钢筋分项:电渣压力焊、锚固、搭接长度、网片、受力筋的间距、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的就位。

模板分项:平整度、刚度及支撑、垂直度、模板拼缝、施工缝接头的处理等。

混凝土分项: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混凝土的养护。

其它分项:防水卷材的搭接长度、阴阳角的处理;回填土的含水率,回填厚度及干密度试验;测量放线的准确度和标高的控制等。

五.重点分项及重点部位质量的控制5.1 土方工程5.1.1 土方的保证项目必须合格a.填方的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施工中要对其进行全数的检查并填好基底处理记录。

b.基槽回填所用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c.基槽回填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密度,其合格率必须100% 。

5.1.2 土方工程允许偏差项目的检测与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允许偏差项目实测合格率不低于 95% 。

5.1.3 施工中应注意问题:在施工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应注意如下问题。

a.回填土干密度的测试要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明土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符合要求后在铺上层土。

b.回填土下沉,因土虚铺过厚,打夯未达到深度或夯实遍数不够。

c.管道下部夯填不实,回填上未按要求回填,漏夯或不实造成下面空虚使管道折断或渗漏。

5.2 钢筋工程:5.2.1 钢筋绑扎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5.2.1.1 绑扎钢筋的保证项目必须符合要求a.进场的钢筋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本工程采用Ⅰ级、Ⅱ级和Ⅲ级钢筋,进场必须有质保书和现场复试报告单。

b.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污染,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钢筋严禁使用。

c.焊接接头的钢筋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本工程使用的电渣压力焊必须做抗拉试验。

5.2.1.2 钢筋绑扎的基本项目必须优良,且优良率不低于80% 。

a.钢筋网片、骨架绑扎的控制:所有墙、板、柱、箍筋等钢筋交叉处必须全数绑扎,采用火烧丝绑扣,甩头一律朝里,底板下层筋向上。

b. 钢筋弯钩朝向的控制:下铁垂直向上,上铁垂直向下,墙筋接头筋弯钩水平向墙内,Ⅱ级钢筋做90o 弯钩,且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

梁箍筋垂直向下,柱箍筋水平。

接头的绑扎不少于 3 扣,当两绑扣之间大于 20cm 时需加绑扣,所有钢筋的描固长度不少于 33d ,搭接长度不少于 37d 。

c.同一截面钢筋搭接率控制:受拉区不大于 25% ,受压区不大于 50% ,两接头错开不少于 500mm ;梁、板接头部位:上部钢筋在跨中 1/3 跨度范围内,下部筋在靠支座1/3 跨度范围内。

d. 箍筋质量控制:数量、间距等符合设计要求,第一根箍筋距墙或柱的距离不大于50mm ;箍筋的弯勾角度135 °,平直长度10d ,箍筋尺寸以墙、柱、梁截面尺寸减去保护层尺寸计算。

5.2.1.3 钢筋绑扎的实测合格率控制在95% 以上。

5.2.1.4 钢筋绑扎的特殊控制:5.2.1.4 钢筋绑扎的特殊控制:a.板筋绑扎前,按图纸的设计间距先划线,后绑扎。

b. 墙体筋每根筋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5mm ,水平度误差不大于5mm 。

c.绑墙水平筋前必须安放定位梯子筋,并比所绑钢筋大一个直径等级,竖筋在混.凝土浇筑前上口安定位箍,每道墙均通长设置。

d. 所有垫块布置合理,间距不大于1000mm ,梅花形并绑扎牢固。

e.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对钢筋进行扶正,拉通轴线检查防止钢筋移位。

5.2.2 钢筋接头的质量控制:5.2.2.1 直螺纹接头的质量控制:a.使用的钢筋接头、钢套管必须符合机械连接的有关规定,同时进场的钢套筒必须有合格证。

b.钢筋端头不得有劈裂、翘曲、马蹄等缺陷,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下料要用切割机。

c.套丝加工操作人员要培训合格,加工的线头要符合规范要求,与牙形规吻合,底板使用Φ 25钢筋其完整牙数不少于 8 扣,并遂个检查。

d.加工好的螺纹端头要进行保护,防止碰坏,污染和锈蚀。

e.所有接头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检并填写检验记录。

而且每500 个接头取一组试件送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2.2.2 电渣压力焊接头的质量控制:a.使用的钢筋及必须符合钢筋焊接的有关规定。

而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b.钢筋的端头不得有马蹄形、压偏凹凸不平和弯曲等到缺陷。

c.接头的焊包要均匀,不得有裂缝,焊包四周凸出钢筋表面高度≥并且钢4mm 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d. 接头处上下两筋边肋应对齐,轴心位移偏差不大于0.1D ,且直径大于Φ 20钢筋,轴心位移偏差不大于2mm 。

e.所有接头必须遂个检查,并按规定不同直径的每300 个接头取一组试件送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2.3 质量通病的控制与注意事项:a.墙、柱钢筋位移:墙、柱钢筋应绑扎牢固,并在距板上10cm和50cm处各加一道定位箍筋,确保位置准确,板混凝土浇筑完毕、立即派专人拉通轴线找正,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钢筋扶正。

b. 露筋:加强保护层垫块的设置,其间距不得大于1000mm ,梅花形布置并要牢固。

优先使用塑料垫块。

c.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不够:加工计算要准确,按照搭接、锚固倍数算好下料长度;绑扎时向工人交底明确,最小搭接长度最小锚固长度必须符合03G101图集中的要求。

d. 钢筋保护层过大:按照板厚和钢筋直径计算好马凳高度,采用相应高度和厚度的塑料垫块和马凳,墙拉勾尺寸计算、加工要准确。

e.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安放施工人行走的脚手板,并垫起距负弯矩筋50~100mm ,随打混凝土随向后彻板,严禁踩踏负弯矩筋及弯起钢筋。

f.水、电预埋套管、暗盒等严禁随意割断钢筋,必须切断墙体钢筋时要按设计的要求增设加强筋。

5.3 模板工程:5.3.1 检查的保证项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工程采用的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退场。

5.3.2 模板检查的基本项目必须达到优良标准,其优良率控制在75% 以上。

a.拼缝宽度控制在 1mm 以内,模板底部与混凝土接触面用砂浆找平,但找平尺寸不得吃进墙或柱内,并再在上面贴海棉条防止漏浆。

b.模板拆除后立即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并要均匀厚度一致,无色差。

5.3.3模板检查的允许偏差实测合格率不低于 90% 。

5.3.4模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a.门口上平标高的控制:允许偏差+10 ,— 0 ;相邻两门上口标高不大于 5mm 。

b.使用的钢大模板小钢模和定型木模要经常检查,有无变形、平整度不应大于1mm 。

c.水电专业的预留预埋标高尺寸等要符合有关专业的规范规定。

5.3.5 质量通病的控制与注意事项:5.3.5.1 墙柱模板易产生的质量问题:a.断面过厚,原因是模板就位不认真,未附线,穿墙螺栓未上齐或不紧。

加强检查,模板就位必须附线,每个螺栓必须拧紧。

b. 墙柱上口过大:原因是上口卡具安装不到位,没有卡紧;每个部位遂个检查使卡具安装合理。

c.砼面粘连:原因是横板清理不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均,或模板拆模过早。

控制措施是模板拼装前必须逐块检查,合格方可就位。

拆模前观查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拆模。

d. 角模与大模板拼缝跑浆:原因是模板拼装缝隙过大,未粘贴海棉条或两模板固定措施不牢;施工中加强模板的检查,对缝隙过大的加海棉条。

e.门窗口变形:原因是加固支撑少,与模板固定不牢,预防措施是增加支撑提高刚度,组装时必须牢固的固定在模板上。

5.4 混凝土工程:要创优质结构,必须达到内坚外美,上下接岔不能有错台,阴阳角线条清晰,平直,门口位置、标高准确,砼面可直接刮腻子不抹灰。

5.4.1 凝土的保证项目必须全部合格a.使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及水必须符合施工规范,水泥、外加剂要三证齐全。

检测报告,复试报告必须合格。

b. 混凝土搅拌前必须有试验室出据的混凝土配比单,计量齐全准确、搅拌时间符合要求,现场施工缝处理符合要求。

c.在现场浇筑过程中,试验工必须按规定每层每段墙柱各取二组试块,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其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d. 混凝土墙脱模后必须立即刷养护剂或浇水养护,脱模剂涂脂刷要均匀,板面浇筑完毕视其强度的增长情况及时浇水养护,以防裂缝。

5.4.2 混凝土的基本项目必须达到优良标准,其优良率控制在85% 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