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城市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城市试题

第一、二单元《人口、城市》检测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回答1-2题。

1.关于该生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下图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3-4题。

3.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95-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4.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今年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国家包括中国、俄
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五个成员国。

5.金砖国家成员国有四个国家人口数超过1亿,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中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巴西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中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7.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右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回答第8题。

8.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 .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 .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 .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 .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9~10题。

国家 甲 乙 丙 丁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9. 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10.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表1
国家 种植面积
(万公
顷) 单位面积产量 (吨/公顷) 总产量
(万吨)
甲 4400 2.14 9416.00 乙 168 4.36 732.48 丙 2950 4.23 12478.50 丁
1036
1.80
1864.80
表格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右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11~12题。

1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13~15。

1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1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1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16.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17.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19.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0题。

20.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④ B. ①② C.①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

2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8分)
(2)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

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6分)
(3)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9分)
22.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

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

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

(7分)(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11分)23.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因素的影响。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吸引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

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