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学PPT课件

土壤学PPT课件


.
7
土壤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土壤学的内容:
❖2.土壤的组成物质、理化性质等:
(1)组成物质:分为二大部分 固体部分:矿物质重量占95% 有机质5% 孔隙部分:*液体
*气体
*土壤生物
❖ (2)理化性质:胶体、酸碱性、氧化还原反

.
8
土壤的组成
土壤三相体系满足了植物生长 对各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的需求, 使土壤区别于其它一切自然物质。 评级土壤质量的标准不同应用方 面有所不同,工程上要求孔隙度 (porosity)愈小愈好。但“理 想的”草地、园子或大田土壤中, 各种成分从体积而言大体比例是: 矿物质占45%,有机质5%,水 占25%,空气占25%。建立一 个概念:土壤孔隙占总体积一半。 评价土壤质量的指标之一—“固、 液、气三相比(容积比)”。
土壤又是珍贵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土壤是世代相传的 人类所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土壤虽能再生但也能破坏,世界范围内在土地资源利用 上出现的问题非常严重:
1 、乱占土地 2、土壤侵蚀 3、土壤沙化 4、土
壤盐碱化 5、土壤污染 6、土壤变质退化 等 ,对土
壤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
17
土壤?
.
土壤是这些技术措施的基础,任何措施都要考虑土壤的
性质,要“因土制宜”。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学习土壤学的原因。认识土壤了解土 壤才能更好地学好专业知识,让我们把所学的土壤学知 识应用到生产实践和专业研究中去,互相促进。
.
16
(3) 土壤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自然资源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不同于其他资 源,它在农业生产上发挥其资源作用是长期的,不受时 间限制。只要治之得宜,就能千古地力常新。
底层土壤ground layer of soil
从字型看,“二横”分别代表土壤的两个基本层次,即表层和底层。二横
的比例长短也有它的科学内涵,即表层和底层土壤比例。上层能生长植物的好
土占得比例要较少;下层是坚硬的不能生长植物底土或基岩,土壤位于岩面之
上,根系未能穿透底土层。
“丨竖”:直立显然表示植物。
耗,必须正确利用土壤,认真保护土壤,努力改造以土壤为
中心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对各种自然
灾害的抗逆能力,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
15
(2)土壤是制定农业技术措施的依据
农作物栽培的多项技术措施包括:耕作、施肥、灌水、 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种植密度、植物保护、农机具使 用以及日常田间管理等。
崔晓阳 方怀龙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5.土壤环境元素化学
王云、魏复盛等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5
土壤学专业刊物
1. 土壤学报 2. 土壤 3. 土壤肥料 4. 水土保持通报 5. 生态环境
.
6
土壤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土壤学的内容:
❖1.地学知识:包括矿物、岩石、 地质作用和地貌、风化、风化 产物等,内容多、面广。
土 壤 学
.
1
.
2
.
3
课堂教学 (38学时)
实验 (10个学时)
教学安排
(教学48学时)
野外实习
课程作业 (业余时间完成)
.4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安排❖ 参考书目: 1.地质学基础 宋青春、张振春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地貌学 严钦尚 曾昭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环境土壤学 牟树森、青长乐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4.城市绿地土壤及土壤管理
❖ 土壤学的内容:
❖4.土壤资源的调查、利用与保护,土 壤环境污染、净化与土壤生态优化。
.
12
土壤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 土壤学的学习方法: ❖ 1.野外观察 ❖ 2.实验和模拟实验 ❖ 3.历史比较法
.
13
绪论
作为人类的生存来说,什么是最根本的生存条件呢? ——恩格斯说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
9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固体土壤(约 占土壤总容积 的50%)
矿物质—来自岩石的风化,包括原生矿 物和次生矿物,约占固体重量的95%以上。
有机质—动物残体及其转化产物,约 占固体重量的5%以下。

粒间孔隙(约

占土壤总容积 的50%)
土壤空气—一部分由地上大气层进入,主 要为O2 、 N2 等,另一部分由土壤内部 产生,主要为CO2、水汽等。
18
土壤的基本概念
❖ 关于土壤概念核对土壤的认识,我国劳动人民造就有了比较深刻认识。从汉
字“土壤”二字的构型和读音上人们就能充分地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对土壤基 本
概念的认识。
植物体 plant

植物地上部分part of plant above s土oil壤表层 soil surface
植物根系 roots
说明土壤是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介质,土壤与岩石有很大区别。
.
19
人类对土壤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深化 的过程:
A.《说文解字》:
土者,吐也,能够生万物; 壤者,让也,即松软无块而宜于耕作之土。
B.前苏联的土壤学家威廉斯: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 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C.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侯光炯教授定义:
——空气、阳光、水、食物和土壤。
空气、阳光、水和食物:相对永恒的或可以循环再生的。 土壤是一种:有限的、难以循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资源。
土壤的这种有限的、难以循环再生、不可替代性正日益威 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土壤呢?
14
一、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壤水分—主要由地上进入土中,其中含 有溶质,包括离子、分子、胶体颗粒等, 实际上是浓度不同的溶液(土壤溶液)。
土壤生物体——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等。
•土壤是四(或五)种物质组成. 的三相多孔体
10
土壤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 土壤学的内容:
❖ 3.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我国主要土类。
.
11
土壤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土壤是兼具自动供肥机能和自动调节水、热、气、
肥的类生物体;土壤不像泥巴,泥巴是死的,而土
壤是活的,像生物一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
.
20
.
21
二、土壤和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陆地表层”说明土壤的位置,“疏松”指其物理状态, 经区别于坚硬整块的岩石。又分: 自然土壤——未经人类开垦自然形成的土壤。
农业生产全过程包括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
1、植物生产
2、动物生产
3、土壤管理
上述过程说明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
场地,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不仅给农业生产提供了
基地,也给人们提供了数量庞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要促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达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