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六年级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谈六年级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谈六年级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叶秀萍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福建厦门361022)
语文是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让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光想不“做”,光讲不“练”是不行的。

语文教材是学生最频繁最直接接触的语文材料。

挖掘教材的习作资源,巧妙地构筑习作训练场,学生必大有文章可为!现以人教版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的实践与体会。

一、巧借“读读背背”内容,记与写结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在每组课文之后都有个“积累·运用”,其中的“读读背背”分别安排了
三是模仿,如,选用《桂林山水》的句式或词语,选当地的一处风景,想想它有什么特点,然后写一段话;学习《荔枝》细节描写的精到之处,为妈妈做事或送礼物给她,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这样的练笔加强了由读到写的迁移训练,帮助学生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

四是感悟。

如,读了《桂林山水》《一夜的工作》《小抄写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情文并茂的文章后,吟一首诗或写几句话宣泄自己的情感。

这样的练笔,能引导学生学会有真情实感地表达。

五是说明。

如,为《开国大典》等课文的照片、插图配上文字说明。

六是评论。

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阅读积累,对文中的主要人物特点进行评价;或赏析某些精彩片断;或因不同意书中的某些内容或观点发表个人的一得之见。

由于小练笔不受篇幅、体裁限制,只要做到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就行,所以操练起来就容易多了。

几年来,我坚持让出每节课的5-10分钟,作为专门的练笔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踏踏实实地练笔,从从容容地表达。

学生在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后,动笔写写小文章,使阅读感悟与表达运用自然妥帖地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借“口语交际”话题,说与写结合
“口语交际”是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讨论或辩论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虽以听说训练为主要形式,但也是操练文笔的大好时机。

在口语交际之前,学生为了明确地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就必须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资料卡,拟写发言提纲或重要观点、例证。

在口语交际之时,为了应对和表达,就得在倾听的基础上,速记别人的主要见解,或随时调整自己的发言内容。

在口语交际之后,经历过的难忘的一幕一人一事一见解一感受都是鲜活的经验,此时,进行练笔就能达到言之有物、言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