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ppt]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
[ppt]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
⑤严重不良行为表现: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条:
严厉禁止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客留卖淫、嫖宿暗
娼,违者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
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构
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h任。
20
严重不良行为及相应法规条款规定:
⑥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多次偷窃。
• (入室、持枪、金融机构、交通工具、冒充军警、 特别物资、数额巨大、重伤死亡的加重处理)
h
27
案例:
2011年3月20日下午,被告人李某伙同他人持砍刀、 甩棍进行同学鲍某家中,采用持刀恐吓、语言威胁等手 段抢劫人民币1100元。次日,李某等两人又来到鲍某 家中,采取掐脖子、语言威胁等手段抢劫人民币100元。 之后不久,李某又在鲍某家的楼道内对其拦截,采用语 言威胁欲进入鲍某家中实施抢劫,因鲍某及时进屋并反 锁房门,李某未能入内,抢劫未遂。同年3月26日,李 某又在高区某篮球场附近,采用语言威胁等手段,抢劫 鲍某手机一部,后继续挟持鲍某前往鲍某家中实施抢劫, 被鲍某父亲制服。
青少年法制教育 讲座
山东凌云志律师事务所 隋晓宁 律师
h
1
一、遵纪守法的重大意义
二、什么是法律?怎么看待遵纪守法?
三、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做合格公民
1、从小事做起,做守法公民 2、如何做到遵纪守法 3、树立现代法制观念
h
2
一、遵纪守法的重大意义
• 1、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的必然要求 • 2、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 3、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 4、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
①严重不良行为表现: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
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 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 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 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的;
法的好公民。
h
8
案例:
• 周末某小区内,三位初中生在小区的绿化广 场上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到地上,重重地摔 了下去。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 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急救车拖走。 在这一案例中,我给同学们出二个思考题: 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 ②如果甲的行为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h
9
分析:
h
17
严重不良行为及相应法规条款规定:
②严重不良行为表现: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第(三)款: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
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③严重不良行为表现: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 的;
(四)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h
16
案例:
• 某中专二年级学生赵某,一个星期天,他宿 舍无事可做,一人在宿舍,无意之中翻弄电 话号码簿,看到火警电话“119”,即拨打 “119”称某商店起火。消防队火速赶到现场, 却发现该商店平安无事。事后,公安机关在 电信局的帮助下,查明是赵某所为。赵某谎 报火警,就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应受 到治安处罚。
h
26
恐吓取财---抢劫罪
•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 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 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 包括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 向他人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等。
•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金;有下列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 其次,如果司法鉴定机构确定乙为重伤,甲的行为还
触犯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犯罪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h
10
法律的作用:
• 教育 • 规范 • 警示 • 惩罚
h
11
三、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做合格公民
• 1、从小事做起,做守法公民 • 学习基本法律知识,主要介绍《治安管
理处罚法 》、《刑法》
• 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
h
12
A.青少年的不良行为:
•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携带管制刀具; ③打 架斗殴、辱骂他人;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⑤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⑥参与赌博或者变 相赌博;⑦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 品、读物等;⑧进入法律、法现规定未成年 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⑨其 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的最后底线 • 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道德是法律
的基础,是“锦上添花”,是低于法律层面的社会规范。
h
7
法律和纪律:
• 案例与分析:
• 18岁学生王某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嘻嘻哈哈,又说又 闹,扰乱课堂秩序。班长上前制止,他不仅不听,反 而拿起凳子向班长头部砸去,致使班长受重伤在被送 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h
13
B.青少年的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 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①纠集他人结伙滋 事,扰乱治安; 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③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④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⑤进行淫 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⑥多次偷窃;⑦参与 赌博,屡教不改; ⑧吸食、注射毒品; ⑨其他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 上网聊天,迷恋网络游戏,在广大青少年中,尤其是在校大、中 专学生中也是广为存在的。足以引起大家的警惕。
• 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过高,犯罪性质日趋 严重。
• 犯罪类型的复杂性和犯罪动机的恶劣性 。
• 主要形态或形式属于团伙犯罪。 • 女青少年犯罪人数激增,犯罪形式由“依附型”发展成“独立
h
5
法的实质:
•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这
是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 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整体意志,
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是上 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 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
• 主刑共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五种。
•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它既可随主刑 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附加刑有三种;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h
23
青少年犯罪之特点:
• 犯罪类型多为抢劫,盗窃,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强奸,引诱、 介绍卖淫,交通肇事等。特别是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作 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 首先,甲的行为造成了乙身体受到伤害,侵害了乙的 健康,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他要承担系列的民事赔 偿责任,包括乙住院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 照顾乙的人员的误工费、交通费,如果乙经过司法鉴 定构成了伤残,甲还要承担乙的人身损害赔偿金和适 当的精神抚慰金,甲是一名未成年人,由他的监护人 来承担赔偿责任。
重要体现 • 5、保护自己,利及他人
h
3
一、遵纪守法的重大意义
• 6、学习法律知识是学生知法守法的需要; • 7、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学生行使公民权利和履
行公民义务的需要。 • 8、学习法律知识是依法治国,实现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h
4
二、法律是什么
• 法律的内涵:法——“独角兽” • 律——“普遍划一” • 现代法律——日语中翻译来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四条第(三)款:
违反政府禁令,吸食鸦片、注射吗啡等毒品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h
21h22源自关于犯罪和刑罚:• 犯罪就是违反刑法并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 犯罪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 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特征
•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 从纪律方面看,王某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十分恶劣, 应受到纪律处分。从法律角度看.王某违反了我国刑 法的规定,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构成故意杀人罪, 最后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可见违反纪律和违反法律只有一步之遥。这就要求我
们青少年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修养,遵守纪律,养
成好习惯,做一名好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遵纪守
被告人李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h
28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被告人王某得知其干弟弟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遂 欲替其出气。2011年3月12日,王某伙同他人,在威海 高区某KTV门口遇到刘某等,双方发生了厮打,但没有 人受伤,之后被害人黄某等人持钢管、甩棍等工具又在 KTV门口等候王某等人,双方见面后又发生了厮打,王 某夺下黄某手中的甩棍追赶,并将黄某的头部和手部打 伤,且王某等人又将黄某带到某山后,王某再次持甩棍 将黄某手部打伤。经鉴定,黄某手部损伤构成轻伤,并 致残。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第(五)款:
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⑦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一)款: 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
处三干元以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⑧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吸食、注射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