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读书心得400字7篇
讲了作者林海音小时候因家庭贫困而买不起书,所以想尽了办法去书店窃读。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林海音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窃读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窃读记读后感1
月亮从东方悄悄露出笑脸,她像一个文静含羞的姑娘,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我坐在书桌旁,随手翻开语文书中的第1课《窃读记》,不禁细细地品味起来。
《窃读记》一文主要讲了林海音童年时代因无钱买书,所以只好在书店里窃读,窃读的滋味让林海音感到快乐、惧怕。
其中使我感动、深有体会的句子很多,下面就由我来和你们分享分享吧!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只饿狼,贪婪地读着……”林海音将满怀读书渴望的自我比作一只饿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林海音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看看作者,再想想自我,觉得十分惭愧。
有哪位同学能说,你要买对学习有帮忙的书而家长不一样意呢?没有。
家长一听,就会立刻去买,一分钟也不会耽误。
可我们有林海音那样热爱书籍、渴望读书吗?看书,不是走马观花,简简单单看一看,就是只看头、不读尾,还有的是书买回来后,连翻也不翻;甚至有时候是家长逼着看书。
看看吧!我们与林海音的差别多大啊!
记得有一次,我回到家,早早地做完作业,以飞快的速度跑到电脑前,将电脑打开,玩起了电脑游戏。
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丝毫不管书架上的那些书,白白浪费了时光,此刻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呀!朋友们,让我们记住课文中国文老师的一句话吧:“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是啊!吃饭能带给我们物质营养的,而读书是给我们带给精神营养的。
这两种营养都不能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窃读记读后感2
最让我难忘的课文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的《窃读记》。
每当想起这篇课文或读起这篇课文,心情就像平静的湖面一般,往里面扔一块石头一般,荡起无数条彩色的波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林海音从小就酷爱读书,仿佛书就是她的精神粮食。
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倾盆大雨,不管是腿酸脚麻还是饥肠辘辘,都坚持看书。
这种精神让我感动的流泪。
让作者和我相提并论,我真是羞愧啊!真想有个缝隙,让我钻进去。
记得那天,同学借几本书给我看,我原本很高兴,仿佛是宝贝一般捧在手里。
谁知我翻开几页,觉得不好看,便扔在一边不管。
刚放下,眼前便出现一副景象——林海音腿酸脚麻着看书。
我心有所感,便又拿起书认认真真着看了起来。
谁知这里的内容一下子吸引了我。
大千世界无所不用啊!世界上有一种牛奶树,只要刮一下,便有牛奶流出来,并且牛奶是优良的,比我们这里卖的蒙牛奶还要优良呢!你说这书是不是好东西啊?
于是从那时起,我便和书成为了朋友,并与书永不分开。
你们喜欢书吗?愿意和书交朋友吗?
窃读记读后感3
《窃读记》这篇*写得是,一个小女孩去书店窃读,从书中得到了很大乐趣的事。
《窃读记》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中,老师告诉我们,“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要;“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显
然老师强调的是后者,说明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窃读记》中有很多地方写了小女孩如饥似渴地读书:“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
这些句子或用形象的比喻,或用真实么描摹,把小女孩如饥似渴读书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读书条件要比那个时代好上多少倍,可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却相差很远。
因此,我们要向小女孩学习,让书籍伴随我们成长。
读书不仅仅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开启智慧,而且会使一个人成长起来。
阅读《窃读记》,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窃读”的滋味——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惧怕、雨天读书的快乐与兴奋、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而且领悟了读书的真谛。
同样年少的我们,应该向小女孩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不断成长。
窃读记读后感4
这篇文件主要叙述作者林海音小时候去书店偷偷读书的经历,也说明了林海音对读书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望。
因为他爱读书、想读书,所以总结了许多窃读的技巧,比如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借雨天读书等等。
虽然窃读又苦又累,可是林海音这种爱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敬佩。
是啊,“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是在哺育身体,而书则是在充实我们的生活。
当然我也十分喜爱读书,但喜爱程度确实无法与作者相提并论的。
我读书也时常忘记时间,忘记吃饭。
去年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要去三毛书城读书,从早上一直读到晚上,19:00左右才肯回家,也常常忘记吃午饭,因为读书读进去之后就不会觉的很饿。
有时一本书都要读上两三遍,偶尔抬头瞧瞧四周,左右的人都在入迷的读着,而在书架旁一本一本选书的人则挑的十分仔细,挨个挑生怕错过哪本精美的书。
书店从没有人喧哗,没有人吵闹,一片寂静。
从进门到出门;从天亮到天黑;从安静到喧闹,仿佛和店外是两个世界,两种生活。
读书真的是令人惬意、享受的事情,正如林海音那样,因为爱读书可以跑遍几家书店,也正如那个年代,他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想,那个年代生活不宽裕的人家读书很辛苦,脚麻了,腿酸了,但是可以窃读,读完了心里会十分轻松,那么我们何尝又珍惜现在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