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内科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章节题库(第4章 肾内科(1))【圣才出品】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内科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章节题库(第4章 肾内科(1))【圣才出品】

第4章肾内科(1)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蛋白尿的论述哪项正确?()
A.蛋白尿以溢出性蛋白尿为最常见
B.肾小管性蛋白尿一般为大分子蛋白尿
C.分泌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疾病
D.体位性蛋白尿是生理性蛋白尿
E.功能性蛋白尿是病理性蛋白尿
【答案】D
【解析】A项,病理性蛋白尿又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溢出性、分泌性、组织性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肾小球性,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或分子屏障受损所致。

B项,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小分子蛋白的能力下降所致,故肾小管性蛋白尿一般为β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

C项,溢出性蛋白尿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均正常,只是由于通过肾脏的血液中低分子的血红蛋白或本周蛋白等过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而“溢出”,随终尿排除体外。

D项,生理性蛋白尿是由于高热、剧烈运动、直立体位等原因,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出现轻度的、暂时的增加,一般<1g/d。

其中“直立体位”导致的是体位性蛋白尿。

E项,蛋白尿分为生理性、病理性和假性蛋白尿。

生理性属于功能性,而病理性则属于器质性。

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绝对或相对减少
B.铝负荷过重
C.活动性失血
D.铁缺乏
E.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答案】A
【解析】肾性贫血有多种因素参与,但主要原因是肾衰竭患者体内EPO(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绝对或相对减少。

3.下列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每日尿量<100ml为无尿
B.每日尿蛋白量持续>150mg为蛋白尿
C.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5×105为镜下血尿
D.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104为管型尿
E.12小时尿白细胞计数>10×106为白细胞尿
【答案】D
【解析】尿液检查:①尿量:正常成人每日尿量为1000~2000ml,每天多于2500ml 为多尿,每天少于400ml为少尿,每天少于100ml为无尿;②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量持续>150mg,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量>3.5g;③血尿:尿沉渣检查红细胞≥3个/HP,肉眼血尿:1L尿含1ml血,镜下血尿: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105或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5×105;④管型尿: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管型,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5000个或镜检时发现大量或其他类型管型时为管型尿;⑤白细胞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5个或1
小时新鲜尿液白细胞>4×105或12小时尿中白细胞>10×106称白细胞尿;⑥菌尿: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时称菌尿。

4.判断肾盂肾炎患者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通常以患者前次治疗停药后几周再发为依据?()
A.4周
B.5周
C.6周
D.7周
E.8周
【答案】C
【解析】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重新感染和复发。

前者是指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且菌株与上次不同。

复发则为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

5.慢性肾功能不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不正确的说法是()。

A.治疗靶目标为Hb 110~120g/L,不要超过130g/L;HCT 33%~36%
B.最有效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
C.成人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每周80~120U/kg,分为2~3次
D.治疗前应评估铁代谢情况
E.高血压是EPO治疗禁忌证
【答案】E
【解析】据K-DOQI 2007年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指南中表示高血压不是EPO治疗的禁忌证,但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治疗。

6.下列关于肾病综合征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膜性肾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B.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型肾病
C.老年人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
D.肾病综合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以肺血管血栓栓塞最常见
E.肾病综合征尿蛋白大于3.5g/24h
【答案】D
【解析】D项,肾病综合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

7.尿常规见红细胞及变形红细胞提示()。

A.肾小球病变
B.肾盂病变
C.肾小管病变
D.输尿管病变
E.膀胱病变
【答案】A
【解析】血尿根据来源分为肾小球源性与非肾小球源性,其区别在于: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见红细胞管型和变形红细胞,原因是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被挤压变形;而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等部位出血的红细胞不会受到挤压变形。

8.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脑出血
B.电解质紊乱
C.心力衰竭
D.动脉粥样硬化
E.心律失常
【答案】C
【解析】心力衰竭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随着肾功能不断恶化,心衰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至尿毒症期可达65%~70%。

9.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时关于铁剂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铁剂宜餐后口服
B.口服铁剂可以合并明显消化道症状,不能耐受者可静脉补充铁剂
C.静脉注射铁剂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铁、蔗糖铁,三者均存在变态反应
D.应用静脉铁剂时当转铁蛋白饱和度>50%和(或)铁蛋白>800μg/L时应停用静脉注射铁剂,暂停3个月
E.应用铁剂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转铁蛋白饱和度及血清铁蛋白
【答案】C
【解析】右旋糖酐铁会导致变态反应,典型表现为低血压、呼吸困难、背痛、面色潮红和焦虑不安,而葡萄糖酸铁和蔗糖铁不存在变态反应。

10.关于急性肾小管坏死与肾前性少尿的尿液诊断指标鉴别要点描述错误的是()。

A.尿沉渣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及少许红、白细胞等
B.尿比重低且较固定,多低于1.010
C.尿渗透压浓度低于350mmol/L,尿与血渗透压之比低于1.1
D.尿钠含量减低,多在20mmol/L以下
E.肾衰指数常大于1
【答案】D
【解析】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因小管重吸收钠发生障碍,尿钠明显上升,常在20mmol/L 之上。

11.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症状不明显,可采用低剂量抑菌疗法
B.急性发作时治疗同急性肾盂肾炎
C.联合应用有效药物使用2~4周
D.必须同时去除诱因
E.根据尿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答案】A
【解析】慢性肾盂肾炎单纯抗菌治疗不可能有明显的效果,必须同时去除引起反复感染的诱因。

抗菌药物可选用两种有效药物联合使用2~4周,仍有复发者换用其他两种药物继续治疗,如此轮换应用2~4个月,如症状不明显且尿菌阳性,可采用低剂量抗菌药物抑菌疗法,即每晚睡前排尿后服用一种抗菌药物、一次药量,连续半年到1年,可望消除菌尿。

而无症状型菌尿应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治疗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