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总复习知识点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首先通 过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 间发展规律,介绍了全世界城 市经过四个阶段实现了城市化,丰富和发展着城市 规划理论和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 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全世界城市化的过程 中按照发展方式的不同

划分为四个阶段。城市初期吸纳劳动力的聚集效应,使 城市容量外延扩大,完成城市化的 第一阶段。城市通过I再开发市中心,内涵式扩展完成了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郊区化和再 城市化发展了,外延 式和内涵式并存过程完成了城市化第三阶 段。目前的 泛城市化现象,

使世界进入城市化过 程的第四阶段。

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 都面临“城市化病”现象。但是不同的发 展历史呈现不同的现状。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面 临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泛 城市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 是

滞后城市化和超前 城市化。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出 现城市群;后者表现为城市 工业

化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 展动力;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 城市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技术、 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容量 又称城市空 间容量或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 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

口、静态物质(建筑 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 个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和经济地位 的。实际容量是一个城市某个阶段实际存在的城市空间容量。 般以人口密度衡量; 土地容量,表现为各种用地指标。城市容

理论容量与实际容量 间的关系:理论容量大于实际容量,城市 发展不充分、有发展潜

力或空间。理论容量 等于实际容量,城市处于发挥其机能的最 力。理论容量小于实 际容量,城市出现恶性膨胀,城市病出现

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 的四大功能布局和协调:居住、工作、游 憩、交通。城市规划的 期限:总体规划期限

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 5-10年。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 规划中的重要基数。 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 方法有产值推算法(劳 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统计分析递 推法,数理统计法,城市性质类比法。 一般都要

以一种方法为主,其 他方法辅助校核,再根据城市环境、最佳 经济效益规模决定。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物质要素在某一时段的 空间分布效应、外在形态和演化过程。 城市空间结构层次上 分为内部空间(城市各功能区)、外部空间(卫星城、郊区、飞地)、群 体空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空间结构内涵 用密度、布局和形态评价。

城市密度表现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强度,反映城市不 同地段经济活动聚集程

度。城市布局指城市地域的结构层次,城市内部各种功能用地 比例。城市形态指城市空间

结构的整体形式,是城市空间布局和密度而形成的城市三维形 状和外瞻的表现。

要调整城市容量密度、布局和形态的方法就是内涵式发展或者 外延式发展。我国目前 合容纳能力。理论容量是

、发展远景等因素综合确定 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一 量的计算方法。

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发展活

发展采用调整人口分布和产业布局、地面 用构建多功能中心的组团式结构,空间形 状),轴线带状(连片带 状、多极放射状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利 用开发规划期限比城市总体规划时间长, 城市总体规划期还与 城市总体规划相同,一般为 20

年;小城镇 城市规模 是指城市人 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 上所有设施、用地的 规模都取决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所以城市 表示。

城市化水平 指城市人 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水平是衡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重要指标。

2. 城市空间规划

城市空间的规划要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的发展,整合城市功能 ,统筹城市交通 、城市绿 地、城市居住区和城市 产业区的用地,经济使用土地 、创造安全舒 适的生活 环境。

城市规划原则 :整合 原则(处理协调各种关系 );经济原则(适用、经济、勤俭 );安 全原则(避灾、防灾 、减灾 );美学原则(整体美 、自然美 );社会原则(文明、和谐、发 展)。

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 的聚集规律;城市人口发展规律;城市产 业结构变化的规律。 城 市外部交通规划原

则:对外交通系统要和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连结;要尽量减少对城 市内部道路交通和环 境的干扰;交会站尽量安排在城市的外围 ;确定城市的出入口数量和 位置;充分利用现有 设备,节约投资和用地。

城市内部道路系统规 划基本原则: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 完整;联系各功能用地, 构建城市形态;符合 地形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利用 旧设施,减少拆迁,节约用地;协调 城市其他基础设施, 综合利用。城市道路基本路网格局类型有 棋盘式、放射式、环形放射 式、 棋盘环形式、棋 盘环形放射式。各种 道路网格局的优缺点 评价 。

城市用地与城市建设 用地的区别是后者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 用于建设的非农业生产 用地和一部分城市发

展控制用地,包括 9 大类用地(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市政公用 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 地、绿地、特殊用地 ),而前 者还要增加水域和其 它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 确定方法 是按照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 算用地数量,再用规划 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 标、规划建设用地结构指标校核城市建设 用地规模。

3.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本章介绍了补偿城市功能的地下空 间开发正趋向大型化综合化,城市地下空 间的城市功能、 地下适应性、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方法和城市地下空 间规划内容,重点介绍了从浅层至深层 的城市地下空 间规划要按照聚集 对应、等高线原理、计划协调、开发保护并重等布 局原则、 城市内部空间内涵式

城市外围空间发展采

蔓延式(同心圆、带 地式)等。 高空和地下空间三维发展;

态和空间构成上表现为连续

,跳跃组团式(星座式、飞

一般为 15 年,但是大 中

10〜15年。

施等规模的综合。实际 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

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

主要布局形 态和常用的布局方法,通过地下空间结构和布局实现城市整体规划的统一。

地下空间资源的特点 为:一、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无限性和制 约性。二、地下空间资源 开发的层次性和不可

逆性。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致密性和 稳定性。四、地下空间资源 开发不同于地面空间的环境特点。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主要任务是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 地下空间资源;制定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和预测城市 地下空间规模;选择城市地 下空间发展方向,协 调地面上下、地下设施之间关系,指导地 下空间布局;目标是拓展城 市空间容量,改善城 市功能和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是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预测;分析城市地下

措施和步骤。

可供开发的土层地下空间资源现状图 可供有效开 发的土层地下空间资源现状图

从这两张现状调查图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地方,说明了什么?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 局以用地功能组织为基本内容,以地下空 间规划结构为框架,根 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和 各种时期研究成果,将城市可利用的地下 空间按其不同功能要求有机 地组合起来,使城市 地下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联合整体。

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 是城市动态发展的体现,是城市地下空间 发展的动力;城市地下 空

间的结构是城市地 下空间的主体,是经济、社会、用地、资 源、基础设施等系统结构表 现;

城市地下空间形 态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的特征,是一种经 济、社会、文化现象和过程。 城市

地下空间的功能、结构和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市地下 空间发展的标志。功能的变 化是结

构变化的先导;结构一旦变化,就要求有新的功能与之 配合。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 规划原则:地下空间特性适应原则。上下 空间功能对应原则。开 空间现状,预测需求 规模;调查地质状况,分析发展条件;提 出地下空间开发战略;提出

发展规模;确定开发 功能;规定主要技术指标和控制要求;规 划开发层次、内容、期限;

确定空间布局,综合 平面和竖向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实施步骤 ;提出近期建设项目,实施

发计划协调原则。开 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城市生命线 系统原则。空间结构满足平

战结合原

则。

城市地下空间按照资源开发深度分类可以分成浅层空间、中层 空间和深层空间三类。 地下空间按功能用途分 9类。浅层空间:030m深度,商业、文娱、业务空间等。中层空 间:—30m~ — 100m深度,地下交通、公用设施。深层空间 :—100m以下,快速地下交通、 危险品仓库、冷库和 油库等贮存仓库。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有4项:地下空间现状及 发展预测(统计地下空间现状,预测需 求规

模;调查地质状况,分析发展条件);地下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发展规模;确定开 发功能; 主 要技术指标;控制 要求);确定空间布局(开发层次的内容、期限,规模、布局 ,综合平 面和 竖向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实施步骤(近期建设项目,实施措施和步骤 )。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深 度:

1. 地下空间总体布局: 地下空间的分类、分级、设置标准、规模 、布局、各类地下空间 的联系与协调,地下空间利用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

2. 地下公共设施的布局:确定地下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 生等设施的位置、规模

及相互关

系;地下工业仓储设施布 局:确定因工艺、安全需要和其他要求设 置的地下工业、仓储设

施类别、位置、规模;

4. 人民防空设施布局: 根据城市防护类别确定人民防空设施标准 、规模和布局,并提出

平战结合方

案.

5. '地下交通设施布局: 确定地下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的类型 、规模、分布以及与地

上道路交通系统的关系;

6.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规 戈U:确定地下工程管线综合管沟、变电站 、蓄水池、供热站等市

政基础设施的位置、规模和布局;

7. 近期建设规划:确定 建设项目、规模,进行投资估算,安排建 设时序;

8. 远景规划:确定城市 远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目标和设施布局 ;

9. 实施规划的措

地下空间现状图:标明城市现状建成区范围,城市主次干道, 各类现状地下空间的性

质、类别、位置、规模。

地下工程建设条件评 价图:标明城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矿

藏、文物分布、地下水

交通设施、公共设施、人民防空设施、工业仓储、市政设施、 文物古迹等的位置、规模及 与地上设施的关 系。

变电站政蓄用设施规划热站等标明工程置线综合沟的位置、走向、断 面及形式等;标明地下 近期建设规划图:标明地下空间近期建设项目及其开发规模和 时序。

远景规划图:标明地 下空间远景发展目标、方向和功能结构。

城市地下空间分布形 态设计方法 分为点状、辐射状、鱼刺状、 网格状、网络状。它们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总 图:标明规划建成区用地范围、用地布局 、道路系统,标明地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