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复议应诉情况通报

行政复议应诉情况通报

行政复议应诉情况通报篇一:2014年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总结2014年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工作总结法制办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同志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2014年目标责任制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复议案件审理工作(一)前6个月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7件。

其中立案受理的案件38件,已审结22件,纠错率比较高。

(其中作出维持决定的2件;作出撤销决定的5件;因被申请人自行撤销、申请人撤回申请、和解协调结案等作出终止决定的15件);正在审理或中止的16件(中止3件);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5件;作告知处理的6件;通知补正未补正的8件。

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100%。

总之,凡是符合条件的,积极予以受理。

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理申请数量有所上升。

二、应诉案件代理工作1-6月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13件。

其中一审案2件、二审案11件(睢县征地批复案、修武10名村民不服驳回复议申请一审案)。

全力以赴做好一、二审13件案件的应诉工作和与法院的联系工作。

法院已作出一审、二审判决或裁定的13件,胜诉率100%。

案件审结后注意向省政府写出专题结案报告。

与去年同期相比,应诉案件略有增加。

按照行政复议报告制度的要求,对2007年度的省本级行政复议工作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分别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报告,李克常务副省长作了重要批示,鼓励我办继续努力,取得新的成绩。

三、制度建设以下6项制度已经办领导批准执行:(一)行政复议申请接待制度;(二)案件定期统计及分析报告制度;(三)行政复议案件卷宗管理制度;(四)行政复议案件质证规则;(五)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规则;(六)行政复议调查程序规则。

除此而外,实行了周例会制度和行政复议接待值班制度。

四、行政复议指导(一)按照办领导的指示,为努力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起草了《行政复议目标考评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推动全省积极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深入分析2007年度全省行政复议受理案件数量下降的原因,上报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统计分析报告,国务院法制办信息网转发了我省的上述分析报告。

(三)协助完成国法办部署的行政复议统计信息制度软件推行工作,全省已普遍实行新的行政复议统计信息制度。

(四)会同省人事厅对推荐评选全国行政复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工作作出部署,下发了有关文件。

五、其他工作一是组成课题组,完成了国务院法制办复议司交办的《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方案》的初稿,已报领导审阅。

二是提供法制宣传信息稿件5篇,采用了4件,其中国务院法制办转发2件。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结合全年目标责任制确定的任务,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准确分析全省行政复议申请数量下降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建议,为上级领导决策做好服务。

(一)重点工作:一是依法办理好省政府的行政复议案件。

积极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努力实现当年省本级办理行政复议申请数量超过100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案件法定期限审结率达到100%,实现案件审理建议零出错率;提高办案质量,力求化解行政争议,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二是认真负责地做好省政府应诉案件的代理工作。

确保出庭应诉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争取行政应诉案件胜诉率100%,对可能败诉的案件做到事前有报告。

(二)日常工作:一是加强对全省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

1、要按照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完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报告制度的通知》(国法[2007]77号),抓好全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报告制度的落实工作,组织力量做好半年和年终统计工作。

2、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和行政复议目标考评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抓好2008年的考评工作,促进全省行政复议工作的巩固和发展。

3、开好年度行政复议工作研讨会,以会代训,提高复议人员的办案水平。

4、做好国务院法制办部署的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有关工作,抓住机遇,开拓推进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新局面。

二是完成国务院法制办交办的《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方案》课题项目。

力争9月初上报国务院法制办。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

年度内完成行政复议工作10项制度的汇编工作;完善行政复议案件评议、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职责和行政复议综合业务的考核目标体系;贯彻执行国法办《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国法函[2008]196号),完成行政复议及应诉文书电子文本标样的筛选和编撰工作。

四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理论研究和宣传。

及时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行政复议工作动态,加强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理论研究。

积极通过政府法制网站和《执法面对面》电视栏目等宣传阵地推动行政复议工作。

五是认真做好推荐评选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工作。

(三)继续加强廉洁自律,确保无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一是以作风建设作为支部建设的重点,结合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省政府全会精神,查摆不足,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人员素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打牢做好全年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行政复议工作纪律。

真正做到“关口前移”,预防各种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篇二:本溪市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报告2010年本溪市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统计分析报告按照国务院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关于修订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统计制度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办对全市2010年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行政复议案件基本情况1.复议机关案件受理情况今年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62件,其中,市政府受理行政复议申请88件,占受理总数的%;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受理7件,占%;县(区)政府受理53件,占%;县(区)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受理14件,占%。

2.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情况今年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中,申请人是公民的138件,占%;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24件,占%。

在162件行政复议申请中,被申请人是市政府部门的80件,占%;被申请人是(县)区政府部门的48件,占%;被申请人是县区政府的7件,占%;被申请人是乡镇政府的27件,占%。

3、申请事项分类情况162件行政复议申请中,申请复议事项为行政处罚的共计92件,占总数的%。

其中行政拘留25件,行政罚款57件,其他10件。

申请事项为行政强制措施的共计15件,占总数的%;申请事项为行政确权的29件,占%;申请复议为行政确认的20件,占%;申请事项为行政许可的2件,占%。

4、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情况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48件,未审结14件。

在已审结的案件中,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99件,占%;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或确认其违法的5件,占%;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1件,占%;调解的5件,占%;终止的38件(其中达成和解协议的3件,申请人自愿撤回申请的17件,被申请人改变后撤回申请的18件),占%。

二、行政应诉案件基本情况1.诉讼案件受理情况2010年,市中院和县区两级人民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38件(上年结转2件),同比下降29%。

其中市中院受理12件、县区法院受理26件。

其中未经复议直接诉讼的有10件,占受理总数%,经过复议后再诉讼的有26件,占受理总数%2.被告情况2010年,市级政府部门为被告参加行政应诉的14件,占受理总数37%,与去年同期相比(63%)明显下降。

其中市公安局2件,人社局10件。

县级政府部门为被告的16件,占受理总数42%,其中县公安局10件,县国土局、县水利局各1件,城建拆迁4件;乡镇政府为被告的8件(桓仁镇政府),占受理总数21%,与去年同期(29%)相比有所下降。

3.行政应诉案件审理情况在38件诉讼案件中,涉及行政处罚的12件,占受理总数的占32%;行政确认的12件,占受理总数的32%;行政确权的8件,占受理总数的21%;行政强拆决定2件,占受理总数的5%;其他类2件,占受理总数的5%。

受理的38件诉讼案件已全部审结。

判决维持或确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24件,占%;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1件,占%;判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7件,占%;经法院协调及行政机关自动纠错促使原告主动撤诉6件,占%。

三、我市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呈现的特点从2010年度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市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行政复议申请数量与同期相比明显下降。

2010年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62件,与2009年受理案件数(278件)相比受案量降低%。

从涉案类型来看仍然主要集中在公安机关确认的治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伤确认、林业、城建规划、房屋拆迁等涉及民生领域,如公安机关行政复议案件80件,占受理总数的%;工伤确认的19件,占%。

林地、土地确权类行政复议案件共39件,占24%,特别是两县居多,这类案件时间跨度长,取证难度大,矛盾双方积怨深,简单地作出处理决定,难以彻底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不能案结事了。

第二,调解、和解贯穿于行政复议活动的全过程。

在行政复议案件办理中一直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的办案机制,努力在立案和审理阶段实现案结事了。

例如某公安派出所在对一起治安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几个当事人都对各自受到的处罚不服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我们在审查中发现,申请人和第三人均为在校学生,虽然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并无不当,但双方当事人并未案结事了。

我们了解到复议申请人的诉求主要是想通过行政复议要求第三人方补偿一定数额医疗费用的心理,深入基层,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和说服教育,双方的矛盾得以化解,案件因双方和解撤回复议申请而终止,真正做到案结事了,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第三,始终坚持复议为民、严格执法的办案原则。

在立案环节就立足化解疑惑,避免诉累,对于不该、不必复议(诉讼)的案件,及时、耐心细致地开展法制宣传和说理梳导,化解当事人的心结和不满,使这些行政争议解决在立案前,在维护行政机关的执法权威的同时,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审理案件中积极开展争议化解和层级监督工作,在市政府法制办审结的81件复议案件中,决定撤销的2件,终止结案的26件。

在以终止形式结案的26件行政复议案件是我们通过审查发现具体行政行为存在法律适用错误、证据不足、程序不合法等问题,督促其自行撤销或改变后,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而结案。

第四,行政应诉案件数量有所下降。

2009年我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出庭应诉案件57件,2010年下降至38件,下降近33%。

2010年,政府部门的行政诉讼案件被判决撤销的有8 件,败诉率占受理总数的21%。

从行政复议案件数及行政诉讼案件数下降,特别是经过复议后再应诉的案件数量不断下降,可以看出我市行政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公民权益保障得到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制度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