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第5章 地震作用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第5章 地震作用


2. 地震能
一个7级地震,约相当于30枚2万吨TNT的原子弹爆炸所释放的能量。
地震规模增加1.0,则其释放能量增大31.6倍。 E2 / E1 = [1011.8+1.5(M+1)] / (1011.8+1.5M) = 101.5 = 31.6
地震规模与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之比较
地震规模 M
E=1011.8+1.5M
② Sa与阻尼比有关
③ Sa与地面运动( )有关
不同场地条件的地震反应谱图
不同震中条件的地震反应谱图
● 设计反应谱
用于设计应: ① ② ③
地震系数 考虑安全度等因素我国取
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水平
I:基本烈度(设防烈度)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超越概率为63%
小震烈度 = 基本烈度 - 1.5 超越概率为2~3% 大震烈度 = 基本烈度 + 1
6 惊慌失措,仓皇 损坏—个别砖 0~0.1 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 63
6
逃出
瓦掉落、墙体 微细裂缝
饱和沙层出现喷沙冒水。 (45~89) (5~9) 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
裂缝、掉头
7 大多数人仓皇逃 轻度破坏—局 0.11~ 河岸出现塌方,饱和沙 125
13

部破坏、开裂, 0.30 层常见喷沙冒水。松软 (90~177) (10~18)
vsm:场地土平均剪切波速 dov:场地土覆盖层厚度
竖向运动 水平地震力计算
剪切波速小于500m/s 的场地土覆盖层厚度
第二节 单质点体系地震作用
• 单质点体系
当结构的质量相对集中在某一个确定位置 时,可将结构处理成单质点体系。
单质点体系简图
• 单质点体系地震反应
质点上三种力:
惯性力 阻尼力 弹性力
8.1
8.91 1023
1000
9/19/1985墨西哥市地震
3. 烈度
定义: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人的感觉

1 无感 2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感觉 3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感觉
中国地震烈度表
一般房屋
大多数房屋 平均震 震害程度 害程度
其他现象
参考物理指标
水平加速度 水平速度 (cm/s2) (cm/s)
波 面波:瑞雷波(R波)、洛夫波(L波)
各种波特点
P波
S波
波速

较快Biblioteka 周期 振幅短较短

较小
R波和L波 慢 长 大
32
2. 地震地面运动
对于地面上的某一点,当地震体波到达该点或面波经过该点时,就会引起该点 往复运动,此即地震地面运动。
因波的折射,体波传播到地面时,其行进方向将近似与地面垂直。
P波 → 上下运动 S波 → 前后、左右运动 R波 → 上下、前后运动 L波 → 左右运动
槽形钢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 中间层 (第二层)的破坏
日本神户大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破坏
地震破坏的公路
在日本HigashiKobe 轮渡破坏的码头墙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北部海域9.0级地震
海啸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16
第一节 地震基本知识
一、地震的类型与成因 1. 地震类型
2. 中国地震分布
① 台湾地区 ② 喜马拉雅山地区 ③ 西北地区
④ 天山地区 ⑤ 华北地区
⑥ 东南沿海地区
三、震级与烈度 1. 震级
定义: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
里氏震级
A:距震中100km处的 最大水平地面位移(µm)
M<2 2<M<4 M>5 M>7 M>8
微震 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大地震 特大地震
11
12
严重破坏— 墙体龟裂、 局部倒塌, 复修困难
倒塌—大部 倒塌,不堪 修复
毁灭
0.51~0.70 0.71~0.90 0.91~1.0
干硬土上有许多地方 出现裂缝,基岩上可 能出现裂缝。滑坡、 塌方常见。砖烟囱出 现倒塌。
500 (354~707)
50 (36~71)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 1000
第5章 地震作用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地震基本知识 • 第二节 单质点体系地震作用 • 第三节 多质点体系地震作用
汶川地震
时间:08年5月12日14:28 震中:四川汶川县 震级:8.0级
3
学校 破坏
医院 破坏
厂房 破坏
道路 破坏
桥梁 破坏
紫坪铺大坝损坏
(据林皋,2008)
坝顶防浪墙震损
动力系数
根据场地条件和震中距将地震记录分类,计算
每一类记录β(T)和平均谱(T)
• 相近场地及相近震中距的规则化地震反应谱如图 (不同地震记录)
地震影响系数
场地条件 震中距
5Tg
同类地震记录的平均动力系数谱
● 设计地震作用的计算
场地土越软、场地土越厚、 震中距越大,Tg值越大。
第三节 多质点体系地震作用
门、窗轻微 作响
悬挂物微动
4 室内多数人感觉。室外少数 门、窗作响 人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悬挂物明显 摆动,器皿 作响
中国地震烈度表(续一)
5 室内普遍感觉。 门窗、屋顶、 室外多数人感觉。 屋架颤动作响, 多数人梦中惊醒。 灰土掉落,抹 灰出现微细裂 缝。
不稳定物翻倒
31 (22~44)
3 (2~4)
地震导致倾覆的城市高架道路 ( 1969年建成)
日本神户大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破坏
由于液化引起地面的下沉
桥梁钢筋混凝土墩的剪切破坏
日本神户大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破坏
日本Nishinomiya 港口桥震落的桥跨 由于柱的剪切破坏引起的铁路框架桥的坍塌
日本神户大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破坏
普通木结构房屋的典型破坏
● 多质点体系
多质点体系简图
● 多质点体系地震反应
Δ 运动方程
Δ 自由振动特性 特征方程: 特征值方程: 频率: 振型:
振型的正交性: Δ 地震反应的振型分解
振型参与系数
● 振型地震作用
地震影响系数
● 振型组合
Δ 各振型地震作用→振型最大反应 Δ 振型最大反应不在同一时刻发生 Δ 平方和开方法
层数影响系数
n = 1时,χ = 1; n > 1时, χ=0.75~0.90,可近似取χ=0.85。
Δ 地震作用分布 Δ 高阶振型影响
【例5-2】 已知一个三层剪切型结构,如图5-22所示。已知该结构的各阶周期
和振型为 T1 0.433s,T2 0.202s,T3 0.136s,
0.301
100
基岩上的拱桥破坏。 (708~1414) (72~141) 大多数砖烟囱从根部
破坏或倒塌。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 山崩常见。基岩上拱 桥破坏。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 改观
4. 烈度与震级的关系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将有不同的烈度。 震中烈度与震级关系:
烈度衰减关系:
∆:震中距
h:震源深度
下游坡面干砌石 块松动并伴有向 下滑移
5-8
隧道的破坏
衬砌厚度30-35cm
5-9
新县城
新北川中学滑坡
老县城
王家岩滑坡
北川滑坡与城市破坏
5-10
(据黄润秋,2008)
日本神户大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破坏
发生日期 : 1995年1月17日 震源深度 : 14 km 震级 : 7.2 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抵抗水平 地震力的剪切抗力不足
2
( 0.2 )0.9 0.202
0.16
0.159
3 0.16
T T
2 max 0.4 5 max
5Tg
[作业] 已知一个两层剪切型,如图所示,试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
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求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底部最大剪力和
顶部最大位移。已知设计反应谱的有关参数为:Tg=0.2s、
b=0.9、amax=0.16。
震中附近,体波成分较多,面波成分较少,随着震中距增加,体波成分减 少,面波成分增加。
3. 地面运动强度与烈度的关系
平均关系:
4. 影响地面运动频谱的主要因素
两个因素:震中距、场地条件
土层软弱程度 土层覆盖层厚度
周期短的波在有阻尼介质中传播较易衰减
周期长的波可能发生共振
水平运动
场地特征周期(或卓越周期):
1
0.648
0.676
2.47
1.000
2
0.601
3
2.57
,设计反应谱的有关参数为:
Tg
0.2s,
1.000
1.000
b 0.9, max 0.16 。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该三层剪切型结构在
地震作用下的底部最大剪力和顶部最大位移。
1
(Tg T1
)0.9
max
( 0.2 )0.9 0.16 0.0798 0.433
三向地面运动 上下运动:由P波和R波引起 前后运动:由S波和R波引起 左右运动:由S波和L波引起
5-34
地震地面运动的记录
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
地面运动三要素:强度、频谱、强震时间
强弱程度
频率成分
对结构反复作用次数
一般两个方向水平地面运动的强度相等,而竖向地面运动的 强度一般小于 水平地面运动的强度。
相当于广岛原子弹 (20KT TNT)之个数
附注
4.0
6.31 1017
-
5.0
2.00 10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