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Neurosurgery: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医脉通2013-04-07
近期发表于《神经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Neurosurgery 2013
Mar;72(3):317-25,附全文下载]表明,对于进行肿瘤全切术(GDP)且需接受低量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是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研究者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Jared Gan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随着多种实体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率提高,同时全脑放射治疗的神经认知功能副作用也显现出来。

重要的是要了解替代治疗方案,尤其是SRS作为转移性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的作用。


研究概述
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分析了14项研究,共626例患者,评估手术切除后仅实施辅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转移性颅内肿瘤的结局。

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4.3个月。

队列中单发转移灶发病率较高是唯一与总体生存率较高相关的特异性术前或患者因素。

平均83%的患者实现了肿瘤生长粗抑制,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

半数研究发现1年时的中位局部控制率为81%(平均85%)。

局部控制率与放疗后肿瘤体积较小和肿瘤全切(GDP)率独立相关。

49%的患者发生远处颅内复发(失败),29%需要挽救性WBRT,这是研究中最常见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粗局部控制率和中位总生存期均不受放射外科治疗边界范围大小的影响。

作者指出,在切除腔周围增加1mm~3mm放疗范围,对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期方面的优势仍存在争议。

作者写道,“大边界导致辐射相关的实质变化,虽然无症状,但有导致认知障碍的风险。

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如水肿,可能存在少报现象。


Gans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说,“有必要直接比较患者对WBRT和SRS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以充分比较每一种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研究还表明,目标肿瘤体积较小,放射治疗和全切除的疗效好,可增加局部控制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有些人,不闻不问不一定就是忘记了,但一定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沉默太久就会连主动的勇气也会消失。

有时候,我们明明原谅了亲人、好友、情人,却无法真正快乐起来,那是因为,原谅了别人,却忘了原谅自己。

不要在心情最糟糕的时候,用决绝的话语伤害爱你的人、至亲的家人,挚诚的朋友。

所以,请珍惜吧,比起人脉,至亲的亲情、挚诚的友情,其位置始终是放在前面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