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6的分解组合教案

幼儿园6的分解组合教案

幼儿园6的分解组合教案【篇一:学前班数学教案5的分解与组合】学前班数学教案5的分解与组合东津镇中心幼儿园朱桂荣设计意图:在这次教学实践中,我以幼儿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直观演示型、探究型的“ 凑十法”既为幼儿计算这类加法提供了简便的计算方法,又有效的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促进幼儿能力发展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

本节课通过操作学具、观察演示、口述计算过程、找朋友的游戏,逐步体现了“凑十法”的好处,让幼儿在学习“凑十法”的过程中充分参与,激起想要探究的欲望,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能用学具摆出9加几的“凑十”过程,会计算9加几。

2、通过操作、观察、计算,形成“凑十”的思想。

教学重点:1、.理解“凑十”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应变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算式卡桃子图片小棒圆片等教学过程:一、开火车复习10加几等于几10 + 6 10 + 3 10 + 9 10 + 5 10 + 710 + 8 10 + 4 10 + 2二、全班齐读“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并排走五五凑成十三、故事导入,激起幼儿兴趣一天,小猴子下山来玩,发现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它想我摘一些送给我的兄弟吃。

于是就爬上大树先摘了9个桃子,又摘了3个桃子,一共摘了几个桃子?想一想应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四、请幼儿列出算式9 + 3 = ?五、六、老师示范讲解9 + 3的凑十过程。

七、引导幼儿用摆圆片的方法计算9 + 4的凑十过程。

八、教师小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先把小数分成1和几,然后同大数9凑成10;再算10加几。

活动延伸:幼儿相互进行找朋友的游戏,根据算式卡找结果,看谁先找到自己的朋友。

【篇二:幼儿园教案-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幼儿园教案-4的分解与组成教案教案1活动目的:试将数量4、5的物体分成两份。

感知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讲述分合结果。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分合板5块,数量依次为1~5的小实物。

相关的数学书习题。

指导要点:师示范操作方法:每次按分合板上的数字拿出相应个数的小实物,分成两份分别放入分合板并列的两个格子里。

观察分解结果:看一看每种分法是否一样,把分法相同的一组去掉,试一试还有没有其他分法,鼓励幼儿积极交流并总结每个数字有几种分法。

讲述分合结果:分合结果可用“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5来表述。

教案2目标: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准备: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

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过程:一、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有几种分法?二、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幼儿每人四条小鱼,两个鱼缸。

边分边画圆圈记录。

2、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

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三、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

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四、游戏:出手指对数。

[有意识按顺序出]小朋友我问你:4可以分成1和几幼儿郭老师我告诉你4可以分成1和3五、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游戏。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教案3一、设计意图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

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

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七、活动过程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

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

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二)?手指动起来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三)?玩游戏:打保龄球1?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10 10 10 10 10∧∧∧∧∧1 92 83 74 65 59 1 8 2 7 3 6 4(五)结束活动: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

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篇三:学前班数学教案:6的分解与组合】学前班数学教案:6的分解与组合百手整理起驾为您一、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6,理解6所代表的意义。

2、掌握6的分解和组合。

3、喜欢做与数字有关的游戏,尝试用符号表征数字。

二、活动准备:1、每个小朋友两个纸折的篮子、六个用硬纸片制作的胡萝卜、一张纸、一套1至6的阿拉伯数字卡片。

2、一些可以表示6的图片,比如画有6件衣服、6个小朋友、6只小白兔的图片。

3、胶棒或胶水。

4、贴绒板。

三、活动过程:1、认识6的意义:老师出示图片,让小朋友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

让小朋友认识到6可以是6个小朋友、6件衣服、6只小白兔。

2、了解6的分解与组合:到这两个篮子里,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这只小白兔,你有几种办法?一会儿每个小朋友都要帮小白兔想办法。

”(2)老师先做示范:“如果老师在这个小篮子里只放一个萝卜,另外的小篮子需要放多少个萝卜?”和小朋友一起点数。

最后,老师在贴绒板上作记录,贴上1和5。

“老师想到一个办法,一个放1个萝卜,一个放5个萝卜。

一会儿小朋友想到办法也要像老师一样在老师发给你的纸上作记录。

”(3)让小组长帮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六个萝卜,两个小篮子,一张纸,一套1至6的阿拉伯数字卡片,每组小朋友一根胶棒或一瓶胶水。

3、老师帮助孩子总结,询问小朋友都有几种办法。

(1)如果时间充裕,孩子还有兴趣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分解组合。

(2)如果时间不充裕,逐个出示图片:一张是一个篮子放1个萝卜,另一个篮子放5个萝卜;一张是一个篮子放2个萝卜,另一篮子放4个萝卜;一张是两个篮子都是放3个萝卜,让孩子说出篮子里有几个萝卜,分别在贴绒板上作数字标记。

四、延伸活动:1、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存在的“6”。

2、回去试试如果是3个篮子,小白兔的6个萝卜可以怎么放。

3、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可以换个游戏方式继续进行认识数字7、8、9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