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错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这种说法把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他各种矛盾都受它的决定和制约。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都要受到这个主要矛盾的决定和制约。
由于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不是主要矛盾。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确)(1)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的任务,论述了处理经济、政治、中外关系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这篇讲话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八大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3..在党的"八大"上,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正确)(1)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上,他采纳了陈云提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的思想。
(2)这是对原有社会主义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极大突破。
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正确)毛泽东确定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1)在政治上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2)在经济工作中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3)在科学文化工作中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方面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5.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上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
(正确)(1)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探索过程,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2)1957年后的20年中,受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在这两大问题上一度发生严重失误,导致经济上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入歧途。
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错误)(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2)他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
(3)还应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中央与地方,国家、集体与个人等一系列关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错误)(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3)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正是基于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邓小平才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1)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正确)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也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10.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不完全正确)其中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是不正确的。
从前一句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
从后一句来看,当今世界,由于历史等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特别是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不富裕,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所以,后一句不准确。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同于过渡时期。
(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1949年到1 956年的改造时期。
从四个方面可以加以却别:①社会性质不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过渡时期是完成新民民主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②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③主要矛盾不同。
初级阶段主要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过渡时期主要是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④根本任务不同。
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而过渡时期主要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正确)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发展程度)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对词,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
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重要矛盾。
14..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错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
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1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生产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
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错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这种说法把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他各种矛盾都受它的决定和制约。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都要受到这个主要矛盾的决定和制约。
由于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不是主要矛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7.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
(正确)(1分)坚持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1分)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也不能离开改革开放抽象地谈论四项基本原则(1分)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的伟大实践。
(2分)18.."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社"和姓"资",只要为我所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