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一号文件试题及答案

中央一号文件试题及答案

中央一号文件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水是生命之源、( B )之要、生态之基。

A.生活 B.生产 C.生计 D.发展2.人多水少,(B)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A.洪涝干旱灾害频繁 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C.水污染形势严峻D.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3.洪涝灾害频繁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C )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A.水生态问题突出 B.农田水利建设滞后 C.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D.防灾减灾能力薄弱4.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B)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A.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薄弱 B.水利设施薄弱C.防灾减灾能力薄弱D.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滞后5.新形势下水利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 B )。

A.首要条件 B.基础支撑 C.保障系统 D.资源产业6.我国水利改革发展要努力走出一条( A )的道路。

A.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 B.人水和谐水利现代化 C.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化 D.科学发展水利现代化7.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D )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A.节水型社会建设 B.水利工程建设 C.水利信息化建设 D.严格水资源管理8.到( B )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A.2015 B.2020 C.2025 D.20309.要力争通过( B )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A.3年到5年 B.5年到10年 C.10年 D.10年到15年10.到2020年,全国年用水量力争控制在( A )亿立方米以内。

A.6700 B.7300 C.4000 D.450011.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A )水质明显改善。

A.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B.城镇供水水源地C.饮用水水源保护区D.地下水超采区12.到2020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要提高到( C )以上。

A.0.5 B.0.53? C.0.55 D.0.613.“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C )万亩。

A.3000 B.3500 C.4000 D.450014.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 C )。

A.东中西部水利协调发展 B.水利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C.民生水利新发展D.人水和谐15.发挥(B )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

A.货币政策 B.公共财政C.金融支持D.各级政府融资平台16.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 B )。

A.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B.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C.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D.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17.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包括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A )、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A.加快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B.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C.加快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D.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8.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C )相结合。

A.建设和预防 B.工程建设和社会管理 C.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D.监测与预警19.要加快推进西南等(A )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

A.工程性 B.资源性 C.管理性 D.水质性20.为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要着力推进( A )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

A.县乡两级B.市县两级C.城乡结合D.市县乡三级21.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要建立应对特大干旱、(C )的水源储备制度。

A.特大洪涝灾害 B.重大水污染 C.突发水安全事件 D.突发水生态事件22.要在( D)基本解决我国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

A.2013年 B.2020年C.2012年D.“十二五”期间23.要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应执行( A )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A.居民生活 B.工业 C.商业 D.服务业 24.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十二五”期间抓紧建设一批( B )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

A.区域防洪控制性B.流域防洪控制性C.区域综合控制性D.流域综合控制性25.要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高度重视( C )、微咸水利用。

A.中水B.洪水C.雨水D.地下水26.要在保护生态和( B )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A.社会利益 B.农民利益 C.国家利益 D.企业利益27.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 C )比2010年高出一倍。

A.水利建设贷款年平均规模 B.水利利用外资年平均规模 C.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 D.水资源费年均征收量28.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 B )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

A.5% B.10% C.15% D.20%29.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B )。

A.关键环节 B.重点领域 C.特定领域 D.一般领域30.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 B )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

A.国家开发银行 B.农业发展银行C.农业银行D.农村信用社31.在水资源管理中,要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A );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

A.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B.暂停审批建设项目取水 C.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D.限制审批建设项目取水32.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要求建立和完善( A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A.国家水权制度51.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 ABD )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

A.渠道防渗 B.管道输水 C.深松深耕 D.喷灌滴灌52.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 ABC )的河流及河段。

A.洪涝灾害易发 B.保护区人口密集 C.保护对象重要D.保护区经济总量聚集53.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BC )。

A.水资源管理水平 B.水资源调控水平 C.供水保障能力 D.水利工程管理能力54.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的措施包括( ABCD )等。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淤地坝建设C.坡耕地整治D.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55.进一步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以及( BD )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A.石羊河中下游B.西南石漠化地区C.雅鲁藏布江上中游D.东北黑土区56.合理开发水能资源,要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和搞好(ABD )建设。

A.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B.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C.水利基础设施D.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57.强化水文气象支撑能力,着力增强( ACD )的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A.重点地区 B.重要农村 C.重要城市 D.地下水超采区58.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 ABC )方面实现新突破。

A.水利重点领域B.水利关键环节C.水利核心技术D.水利科研经费59.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 AB )。

A.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B.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C.国家水利数据中心系统 D.水利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60.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采取(ABC )等措施。

A.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B.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 C.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D.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体制改革61.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主要渠道包括( ABCD )等。

A.国家固定资产投资B.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C.土地出让收益D.水利建设基金和水资源费62.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AC ),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

A.上市 B.私募融资 C.发行债券 D.海外融资63.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 AC )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A.多筹多补 B.先补后筹 C.多干多补 D.先补后干64.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的主要措施包括( ABCD )等。

A.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 B.完善农村水电增值税政策 C.完善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政策 D.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市场融资65.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ABCD )。

A.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B.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C.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D.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66.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的红线包括( ABC )。

A.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B.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C.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D.河湖排污总量红线67.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 ABC )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B.城市总体规划编制C.重大建设项目布局D.农村总体规划编制68.要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AD ),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

A.禁采范围B.可采范围C.超采范围D.限采范围69.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AC )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A.水资源开发利用 B.水利工程建设 C.水资源节约保护 D.水利工程保护70.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重点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AB )。

A.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B.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C.推进依法治水D.大力宣传国情水情71.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 ABCD )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A.城乡供水 B.水资源综合利用 C.水环境治理 D.防洪排涝72.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AB )。

A.基本支出B.维修养护经费C.水利建设基金D.城市建设维护税73.要建立健全(ABCD )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

A.职能明确 B.布局合理 C.队伍精干 D.服务到位74.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 ABCD )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