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方案模板
1. 编制依据
1.1.《设计图纸》
1.2.《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87》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含混凝土道路及水泥砖硬化、路灯基础等工
程,混凝土道路宽4米,路面面积为1244㎡,水泥砖硬化
面积787.18㎡,道路两侧安装120*350*800路牙石,素土夯
实300厚3:7灰土垫层,150厚C25混凝土,水泥砖硬化为
素土夯实300厚3:7灰土垫层,50厚彩色水泥砖。
路灯基础
为C25混凝土。
3.施工整体安排
本工程先安装道路及水泥砖硬化路牙石,路牙石安装完毕后铺
设水泥砖,最后在施工混凝土路面。
5. 混凝土路面施工
5.1. 路基层处理
由于道路基层低于原始地貌,因此对基层必须进行挖方平整
处理,并用压路机压实。
5.2. 3:7灰土基层
施工主要顺序如下:
工程砼路
路基上要求铺设300mm厚的3:7灰土层。
灰土层铺设方法为采用装载机拌合三七灰土,并进行摊铺,人工整平,一台20T 压路机配合压实。
5.3. 砼道路
道路砼路面为C25,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
5.4. 卸下的砼由人工进行摊铺。
5.5.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及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采用振动梁初步平
整再用铁滚筒进一步平整。
5.6. 采用抹光机进行砼表面抹光处理。
5.7. 人工抹压
为保证混凝土路面光洁平整,机械抹光后进行人工抹压,一般抹压2~3遍,压光时不可在路面上撒干水泥。
压光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初凝时间为4~5小时)进行,初凝后禁止再次抹压,以防表面起砂、脱皮。
5.8. 运用压纹机压制路面防滑线。
5.9. 在道路砼浇筑过程,若遇意外需留置施工缝,施工缝位置应与切
缝相吻合。
5.11. 养护
砼路面进行养护期间采用草袋覆盖,每天应均匀洒水。
经常保持潮湿状态进行养护。
养护期一般为14—21d。
养护期满方可将草袋清除,板面不许留有痕迹。
5.12. 路面切缝
当道路砼路面达到强度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道路横缝,切缝用水冷却时,应防止水渗入基层。
根据要求,横缝间距一般为5m,在道路末端或每天施工结束时,长度可作调整,可采用4.5—5.5米,最大不超过6 m。
6.水泥砖施工
6.1 工艺流程:
灰土垫层→找标高、拉线→马路牙子→铺砌路面砖→灌缝
6.2 灰土垫层:
在已夯实的基土上进行灰土垫层的分项操作,按设计要求的厚度分层进行,厚度不应小于100mm。
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的拌合料铺设,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3∶7(熟化石灰∶粘土),粘土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予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石灰,并按体积比与粘土拌合洒水堆放8h后使用。
灰土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并保持一定湿度。
灰土拌合料应分层随铺随夯,每层虚铺厚度宜为250~350mm,夯实干密度最低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6.3 找标高、拉线:
灰土垫层打完之后,根据建筑物已有标高和设计要求的路面标高,延路长进行砸木桩(或钢筋棍),用水准仪抄平后,拉水平线。
6.4 安马路牙子:
测量出路面宽度,在道路两侧根据已拉好的水平标高线,进行预制混凝土马路牙子安装。
先挖槽量好底标高,再进行埋设,上口找平、找直,灌缝后两侧培土掩实。
6.5 铺砌路面砖;
对进场的预制混凝土块进行挑选,将有裂缝、掉角、翘曲和表面上有缺陷的板块剔出,强度和品种不同的板块不得混杂使用。
拉水平线,根据路面场地面积大小可分段进行铺砌,先在每段的两端头各铺一排混凝土板块,以此作为标准进行码砌。
铺砌前将灰土垫层清理干净后,铺一层25mm厚的砂浆结合层(配合比按设计要求),不得铺的面积过大,随铺浆随砌,板块铺上时略高于面层水平线,然后用橡皮锤将板块敲实,使面层与水平线相平。
板块缝隙不宜大于6mm,要及时拉线检查缝格平直度,用2m靠尺检查板块的平整度。
预制混凝土板块或水泥方格砖铺砌后2d内,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材料(砂或砂浆)进行灌缝,填实灌满后将面层清理干净,待结合层达到强度后,方可上人行走。
夏季施工,面层要浇水养护。
7. 质量保证措施
7.1. 开工前充分熟悉图纸,进行施工交底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
现行道路施工验收和标准进行施工。
7.2. 所有用于本道路的材料必须具备材料质保单或经审定合格,签
字后方可使用。
7.3.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
及时填写自检
及施工隐蔽验收记录。
未经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5. 砼浇筑前要检查模板的标高,轴线,路面要求坡度是否满足设
计要求。
7.6. 砼路面浇筑必须连续进行,若需要留量施工缝必须与切缝相吻
合。
7.7. 应注意天气预报,如果有阵雨,应暂停施工,并对于刚浇筑完
未达到终凝的路面应用薄膜进行防护。
7.8. 严格按砼养护程序进行路面养护,并注意成品保护。
7.9. 路面砼搅拌严格按照配合比,严禁无量下料,超过初凝的砼不
得使用。
7.10. 整个路面的每条切缝必须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并成一线。
7.11. 施工过程必须遵循国家道路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易达到
优良标准。
8. 安全措施
8.1. 施工准备:
1)开工前,应合理布局临建和设备,做到既有利于施工作业,又符合防火、防盗、防雨、防触电等安全要求。
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员应随时检查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违反规定者不得上
岗。
3)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和设备应完好,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进场使用。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线路绝缘良好,无老化和破皮现象,电器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箱应加锁,手持电动工具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5)原材料和各种周转材料的堆放高度应符合要求。
6)食堂建筑、管理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炊事员必须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合格证。
7)工地宿舍内的用电必须按规范标准接线,严禁乱接、乱挂;用塑料布代替绝缘胶布包裹线头。
8)在道路建设作业区设立防护围栏、警告标志,并有专人监护,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9)所有分部、分项施工都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方法等编写。
10)抓好劳动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狠抓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
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等。
现场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
11)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思想。
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的惯例制度。